有點慚愧。自鳥季結束,人就有點懶散,總提不起勁行山。您說得對,若不是雀鳥能帶給我愉快的心情,根本就難以忍受坐枯禪地等待。現在這部機器卻真能帶給我攝影的樂趣。afonjones691122 wrote:afon 大,恭喜入...(恕刪)
小城古剎---大三巴哪咤廟澳門面積不大,僅有區區的廿多平方公里,但單在半島上已有不少廟齡過百的古剎。先來介紹這座位於旅客如鯽的大三巴牌坊旁數十米外的大三巴哪咤廟。01.這座佔地不不多的小廟雖在牌坊旁,但卻是門堪羅雀的清靜。02.這廟除了年代久遠之外,最有價值的是它左側的是小城現存古城牆的部分遺址。03.可惜小城所有官員包括主事旅遊的都是見樹不見林之流,雖然每年豪擲公帑搞所謂的宣傳,但自家深厚的文化旅遊資源卻不懂加以利用。04.加上廟內的管理人員的〝善意〞,在未有任何告示之下,一見我舉機就立即說不得攝影。05.在世遺景點,隨意阻止遊客(雖然我是假扮的)拍攝實就等同自毀長城。06.這就是城牆的遺址,穿過這個城門(?),是一條仍有民居的窄巷,城門一側是一間文物記念館。07.然而,這館實在小得離奇,最有看頭的就算是這座哪咤誕巡遊時放置神像用的專轎。afon
名符其實的觀音廟小城最有名的寺廟之一俗稱觀音堂的普濟禪院,曾被冠為澳門八景之一,所以來觀光遊客真是絡繹不絕,反觀與之相距兩三百米的另一座同樣供奉大士的觀音古廟香火就遠遠不及前者了。01.這座寺廟是名符其實的,不過就連我這個土生土長的澳門人也是首次參觀。02.或許與這廟建在一個高約兩米的平台上有關,廟前的空間異常狹窄,使路過的人容易錯過。03.廟內的觀音大士穿著白色長袍,莊嚴中不乏飄逸,可惜神像前有玻璃隔著,造成一些反光。04.雖說不及普濟禪院香火旺盛,但神壇旁都燒著不少拜祭用的塔香。05.蛇形的塔香構成特別的圖案。06.青煙冉冉上升,配合昏暗的環境,容易使人進入冥想世界中。07.一直都以為本地是沒有城隍廟的,原來與觀音古廟一牆之隔就是我們的城隍廟。08.由於兩廟之前空間很小,根本無法拍攝兩廟的全貌。09.忘了弄清楚城隍廟內供奉的是哪個神,不過光看神像的金身也知道是超顯貴的,難怪華人社會中有去城隍廟許願祈求的習慣。afon
蓮溪新廟與拍生態一樣,其實日常身邊有很多事物是很有趣的,只是〝見慣亦平常〞,加上生活節奏愈來愈急速,那來閒情對周遭事物注意。自從入手了富記相機,覺得很多東西可以重新一看。小城雖然地方細小,但有趣事物其實卻不少的。在拍這輯小城古剎以來,陸續探訪了不少廟宇,也看了一些相關的資料,感覺就兩個字:有趣。01.自己是第三代澳門人,所住區內有座古廟,但卻從未入內看過。02.這是蓮溪新廟,有新定有舊,那舊廟何在?原來的蓮溪廟建於兩百多年前,可惜落成幾十年後,毀於一場風災。後再重建新廟,故得此名。03.這廟並沒有宏偉的外觀,廟前更無寬廣的空間。然而,卻與小城其他只有窄小入口的小廟不同,原來廟內有多間廳堂。一如屋頂的瑞獸一樣,與細小的入口不成比例。04.這瑞獸有點像隻獅子,在比例上顯得非常搶眼。05.廟宇外牆有不少畫作,估計畫的是澳門最老的廟宇---媽閣廟。06.外牆還有大幅的浮雕,可惜由於比較低矮,管理者及文化部門又不作任何保護措施,致令下端已出現破損。07.廟內有個頗大的通天,這與本澳多座廟宇的格局有點不同。08.神壇上有個器具,廟名真是沒有〝新〞字的,而製造年份是光緒元年(即1874年)。09.雖然香火不很鼎盛,但仍掛著不少的巨型塔香。10.按建廟的原意,是希望供奉火神以消火災,但似乎在光緒二十四年已有供奉別的神明。afon
澳門古老大宅之高家大屋澳門是個很小的地方,一直都以賭博為經濟支柱。在何姓賭王之前,在這行偏門生意上有幾位大佬級人馬,當中一位叫高可寧。為配合身份,高先生拋重金蓋了一幢豪宅(相信一百年後的今天仍當之無愧)。01.在澳門能稱上X家大屋的,大概只有3幢,屬西式的就唯這高家大屋而已。02.令人遺憾的是,3幢大宅中,兩幢中式的均開放予公眾參觀,唯獨這高家大屋仍是私人物業。03.或許只有約百年歷史,這大宅保存得就如新的一樣。04.想像當年出入這大宅的必定是達官貴人。05.牆壁及簷底都有華麗的雕飾。06.記得60年代,本地建築仍多只是兩層式的,可知這3層樓真是不簡單。07.再欣賞大宅的外觀細節。08.在我記憶中,這大宅一直都是重門深鎖的。據悉這樓已被列為澳門文物,即是以公帑維修保養的,但卻完全不對公眾開放。09.從對面馬路看,樓的左側還有較矮的部分,但風格卻截然不同,估計是後來加建的。10.由於街道狹窄,又不能站在馬路上拍攝,再加上其他障礙物,難以欣賞到其全貌。11.這輯是分兩天共用了兩台機拍攝,既有X100S,又有X-M1拍的。12.至於鏡頭方面,X100S的當然是等效35mm的,而後者則是16-50mm及14mm。12.在這種環境拍大景,14mm真是利器。14.最後的是大宅的側背面,可見三樓有列長長的陽台。afon
澳門古老大宅之盧家大屋本澳以姓氏為名的古老大宅大概只有三幢,除了上次介紹的高家大屋是西式建築外,其餘的兩幢都是中式的。以下的是其中的盧家大屋。01.屋主盧先生是澳門當年的社會精英,本澳現有的一座名為盧園的市政公園,建築風格屬蘇州園林式的,也是盧先生當年的物業。02.大屋位於大三巴牌坊延續的舊城區,步行不需10分鐘即達。兒時曾在與此巷相鄰的另一條小巷內的小學就讀,記得當時這屋尚是民居,共住了十多伙人家。現在這區差不多都經營與旅遊有關的服務,像大屋對面就有多家賣小吃(咖哩魚蛋、牛雜等等)的店。03.或許就因為曾租給多伙人家,當時應有不少的改動,現在屋內已沒有甚麼可觀性,最有看頭的可算是剛進大門的這座土地神雕刻。04.不過個人倒懷疑這是否後補的仿製品。05.所謂的青磚就是這樣的,木造的窗戶也很獨特。06.室內的窗子及門楣半月形浮雕也非常精緻。07.在未有電力之前,室內照明是個問題。一些大宅都會有俗稱〝天井〞的開口,既可採光,又能增加空氣流通。08.大屋為兩層式建築,可惜拍攝當日第二層不對外開放。09.由於天井會有雨水,這樣的木製裝飾就任日照及風雨的侵蝕,所以應是仿製品。10.大屋室內雖有強光燈照明,但光線仍較昏暗,而天井又是陽光甚猛,所以光暗對比超強烈。11.作為世遺景點,這大屋確有點...然而,有總比沒有強。最近官方猛吹,內地一項網上投票活動,主題是國內最美濕地,澳門竟然有超過一百萬張票。報道當日,投票尚未結束,但說澳門已比某幾個有名的濕地得票還要多。孰真孰假?afon
繁華的一面在非本澳居民看來,澳門這個小城真是十全十美的。這裡有位於亞洲前列位置的人均GDP,每年政府對每位居民發放8千澳門元的現金津貼,失業率低至約1.8%...然而,超強的貧富懸殊,政府施政極度向商人傾斜,工資過低但物價房價卻高得不合理等等。再加上官員們種種作為或不作為,公帑像被五鬼運財般不翼而飛。自己外遊時,見到當地五光十色的景物也稱讚不已。01.賭業未引入競爭時,本澳就只有這家賭場一枝獨大。傳聞賭坊主人頗信風水之說,右側建築是舊賭場主樓,外觀就像個鳥籠。試想賭客變了籠中鳥會怎樣?02.開放賭權後,小城就有3個持牌者(後竟再生3個副牌,主事官員令庫房白白損失數以億計的收益),這家賭場再蓋座新建築。03.雖然金光燦爛,但近地面的突出物卻像一柄柄向下砍的尖刀。平情而論,這建築物毫無美感,但我們的官員對這項目卻照批如儀。04.與剛才那個銷金窩相距約兩百米就是旅遊熱點的舊城區,這座是小城的郵政局。05.這是一個步行區,地面是葡國風格的碎石嵌飾,兩旁都是些充滿南歐風情的建築物。06.廣場上有個以彩燈照明的噴水池,背景的是旅遊局。07.這座白色的是登記局的一個辦公地點。08.此外,其他建築物都被零售業進駐。09.這座是聖玫瑰教堂,屬本澳的一個世遺景點。有了可翻顯示屏,以這種角度拍攝可說易如翻屏。10.受惠於賭業,一些世界知名的品牌也來澳開店。11.步行區的精華在不遠的斜坡頂的大三巴牌坊,斜坡下的是旅遊文化活動中心。12.由於時間尚早,照明仍未啟動,僅靠路燈拍了這張。13.稍後,照明正常了,照片效果也有改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開於了賭業,小城這幾年確實不同了。然而,不懂居安思危,獨沽一味地依賴賭業肯定存在風險。從前,傳統社團及報章統一口徑地抨擊管治的葡國官員上下其手及不作為。現在罵人的所謂自己人來管理,卻重複洋人的路。不論洋官華官,勤政愛民的便是好官。只會喊陽光政府、依法行政甚麼的又如何?afon
小城古剎---兩座特別的廟那天拍完沙梨頭土地廟之後,一個影像忽然浮現出來。記憶中,逛土地廟倚傍的鳳凰山(即白鴿巢公園)時,曾在某處俯視山崗下是有座廟的,但從建築式樣看,肯定不是土地廟。沿著超窄的小巷尋找,竟然找不到印象中的那座廟,莫非...01.試著從山腳的另一邊搜索,原來近在咫尺,只是兩廟所在的小巷是互不相通的。02.這廟的用色非常豐富,在這個牌匾旁有座雕像,一看就知是孫行者。03.整座廟宇是依山建造的,除了這個石竈之外,其他的部分都是新建築。04.澳門的廟宇所供奉的神像真是五花八門,不過在拍攝過的之中,以這座尤為厲害,包括有褔德祠、如來殿、月老殿、大聖殿、財神殿、達摩殿。此外,還有座泰國的四面佛。05.這屋頂上的雙龍戲珠就是我在公園看到的景像。06.本地的廟宇都是老房子,入口門楣掛著廟名的牌匾,但這廟雖有多個殿名,但均是一個供有神像的神壇,再在其上加個小小的上蓋而已。最奇特的是,找遍了也不見廟的名稱。07.在重陽期間,本澳有座安放往生者靈位的禪院竟然因工程而將部分靈位亂放。搞得沸沸揚湯就是這座俗稱〝藥山〞的藥王禪院。08.參觀過本澳大部分廟宇後,唯獨在這裡竟然沒有發現其他廟宇必有的香燭等物。09.從資料得知,這廟藏有很多騷人墨客的真蹟,不過現場卻沒有發現。經工作人員解釋,由於工程緣故,所以暫時將這些珍寶妥為收藏。afon
美食乎?自己雖未算是苦學生,但平常飲食就是超普通的,絕少有餘錢在外消費。加上從前澳門也沒有甚麼像樣的食肆,記憶中首次吃自助餐已是開始工作那時了。隨著年紀漸長,食量就愈低,既然吃得不多,當然更注重食物的質量。由於開放賭權,本地的賭場就遍地開花。除了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之外,也可令市民能嚐到各地的美食,當中又以自助餐最受歡迎。自問已過了那種囫圇吞棗的年齡,所以很少會去賭場附設的餐廳吃自助餐。早前為了去拍一賭場附近的夜景,順道就去了一家有著大皇冠的賭場吃自助餐。01.餐廳名為御廚(...),裝飾也相當不錯。02.同伴與我最早到場,既然食不是自己最大目的,所以就趁機拍攝食物最完整的面貌。03.海產類有青口、螺、本地俗稱〝瀨尿蝦〞的蝦蛄,以及...04.長腳蟹和另一種不知名的(完隻)蟹。05.壽司的賣相真是非常吸引。06.這裡食物品種不多,地方也不大,未計食物的味道之前,感覺是中上的。07.食物的顏色配搭恰到好處,簡直像向客人招手似的。08.自己一直不太喜愛甜品,但看到這個角落,今晚真要嚐嚐。09.西式糕點外觀是非常重要的。10.拍了一輪,終於開始品嚐,可惜味道就如之前幾次同類型餐廳的一樣---味同嚼蠟。估計是食材冷藏過度,早已喪失其味道。這也是本地很多事物一樣,徒具外觀無內涵。11.另一天在內地中山一家極有名氣的餐廳點了這個菜,食物賣相一流,但食味卻...此外,除了兩隻螯有少量蟹肉之外,那個放在麵上的蟹蓋內就只有一點點蟹皇,預期中的大量蟹肉就不翼而飛。其實現在澳門各個賭場內的自助餐收費絕不便宜,但食材就...最糟是時而傳出客人光顧後拉肚子的新聞,不過在澳門今天這個和.諧的社會,您是絕不會得悉出事的究竟是哪一家餐廳?af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