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有人知道為什麼當初富士為什麼會用D200機身來做S5Pro單眼嗎?


胖獅 wrote:
小弟覺得fuji沒做...(恕刪)

我也覺得不錯,目前走鏡頭小型化的路線的確很方便,復古機身也能吸引不少注意力!
DSLR做的再好也很難突破CN屏障,富士當初要是砸錢研發DSLR機身肯定
跟Minolta一樣下場,DSLR市場規模不足以支撐數位化後如此頻繁更新
週期,微單這塊處女市場對小眾比較有生存空間
DSLR目前只剩Canon,Nikon,Pentax,Sony有持續生產,前些時候Pentax
又被Hoya甩了,再度易主Ricoh,有CN這兩堵牆擋住,頂多流出20%給反骨份子
發揮,也難怪廠商脆心一個接一個不玩了
很簡單阿,因為nikon只願意給d200機身阿
AVCHD wrote:
DSLR做的再好也很難突破CN屏障,富士當初要是砸錢研發DSLR機身肯定
跟Minolta一樣下場,DSLR市場規模不足以支撐數位化後如此頻繁更新
週期,微單這塊處女市場對小眾比較有生存空間
DSLR目前只剩4家有持續生產,前些時候Pentax又被Hoya甩了,再度易主
Ricoh,有CN這兩堵牆擋住,頂多流出20%給反骨份子發揮,也難怪廠商脆心

非常同意
看看C/N之外,推出過 DSLR 的廠商至今有何下場:

Contax N Digital:世界第一台全幅 DSLR,但母公司 Kyocera 在2005年把整個相機產品線收掉;新一代玩家搞不好連 Contax 都沒聽過
Fujifilm Sx Pro:不再跟 Nikon 買機身,改推自家微單與鏡頭
Kodak DCS Pro SLR:產品線很早就停產,公司也玩不下去了
Konica Minolta:玩不下去,被 Sony 收購
Leica S:2008年推出一台大片幅之後就沒下文;更早的R系列則從未數位化,繼續以高價的M系列 RF 相機支撐
Olympus E:4/3 系統幾乎可以確認被自家放棄;轉戰 M4/3 成績斐然
Panasonic L:同 Olympus
Pentax K:傳統 DSLR 大廠裡唯一還有推出新機與 C/N 對抗的品牌,但也刻意推出一些特色(防水、換殼等等)以做出市場區隔,反而是不怎麼微的微單 K-01 失利
Samsung GX:拿 Pentax 機身但用自家電子零件,類似 Fujifilm 拿 Nikon 機身,但也只推出兩台後就停止產品線,也是改推自家微單與鏡頭
Sigma SD:雖然鏡頭做很大,Foveon X3 的畫質也無可取代,但差勁的電子性能讓市場一直做不大
Sony:收購 Konica Minolta 之後雖繼續推出了幾台,但目前也不再生產新的 DSLR,而以 DSLT 與 NEX 微單取代;而 Sony 能穩坐第三名,很大一部分與它在消費電子產業的知名度與技術力有關
貓,鐵道,cosplay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ormcat

dormcat wrote:
非常同意看看C/N之...(恕刪)

還有一個Leica DMR
現在R系統已沒甚麼發展,倒是數位M還有在做
覺得文章有小幫助請不吝給分吧!

Tony愛運動 wrote:
沒那麼誇張吧?現在的...(恕刪)

目前市場事實確實如此,否則FUJI何必看人臉色,至於EVIL系統,那是完全砍掉重練新系統是不一樣背景與問題與不同面對客戶族群。





說簡單一些,像目前SONY繼承MINOLTA系統DSLR系統DSLR市場狀況作為標竿。
FUJI如果創立自家DSLR系統,那鏡頭更新需要多少時間,這些產品銷售與成本等各方面,需要多少時間才可以達到?


SONY為何要往DSLT方向,也是在於DSLR市場與技術,若是靠原本架構,賺的錢填補不了研發燒的錢。



講白一點,即使現在NIKON又重新創立一個新大片幅EVIL系統也無太大差別,因為本來EVIL歷史極短,而用戶能購買鏡頭也不會太多,也就是鏡頭周邊擴張也有限。







diffusionless wrote:
目前市場事實確實如此...(恕刪)

當年發展DSLR的條件和現在不同,我倒覺得富士累積不少DC經驗,覺得切入開始茁壯的EVIL機身市場是好選擇.DSLR畢竟市場還是比較小,而且要打進CN已經鞏固的市場也不容易.相對於DSLR,EVIL因為對焦能力也增加很多,市場也還在一片混沌,要切進去比DSLR簡單.

然而富士有EVIL的經驗,機身性能不至於像SIGMA那麼慘,而且SIGMA定價實在是貴,這兩點都不像是富士進軍DSLR會重覆做的事.

鏡頭相對之下會是大麻煩沒錯.

狄拉克 wrote:
這種合作方式倒是滿少見的


相反的 .....這種合作方式很常見
特別是 Kodak, Fuji 這種努力實驗數位影像商業化的底片公司 以及一些你比較沒聽過的廠商

你可以網路找一下數位相機商品化開始的那些年.....
或許這樣另闢戰場的方式對富士才是最好的......可是我還是想要S6Pro啊
S(?) pro (+1)

Fuji color + Nikon body + Creative lighting system == Dream machine!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