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

X PRO 1 蓋大樓...


sunnyboy040508 wrote:
你確定第一名很好笑嗎...(恕刪)


你太嚴肅了,人家搞不好是認為那個描述的 測定限界越這樣的形容詞好笑
而不是懷疑 sigma DP的能力
不過我買過dp1 系列的兩台 都因為白平衡而出掉~
就我個人,我是覺得很難調,如果單看畫質,當然沒幾台能比,但一台好相機是各方面能力要均衡的,這是我出掉dp系列的原因了
富士pro-1是一台均衡、輕便、可換鏡的好相機
開箱照





15151515151515






tomcni wrote:
14mm Selan...(恕刪)
太魯閣




影子



更多照片請到我的Blog還有Flickr
剛結東馬祖四天四夜之戰地流浪之旅(東引,北竿,南竿).船去機回.一直在想要帶什麼鏡頭去,18-55,55-200,35 1.4 最後帶了18-55跟55-200,連腳架都沒帶(其實是忘了,哈),那就先分享第一天東引.拍的不好傷眼請見諒.

東引簡介:
面積:約3.8平方公里,相當台北市七十分之一,是馬祖列島最北端。
人口:約1,080人
適合主題行程:
東引偏處馬祖列島的東北端,也是台澎金馬最北端的領土,以東引及西引兩大島為主,總面積4.4平方公里,位處台灣基隆西北方約100海浬。全鄉地勢高聳陡峭,是馬祖唯一沒有沙灘的島嶼,海蝕地質景觀豐富,漁產貝類資源豐沛,生態植物繁多,更是黑尾鷗繁殖世界紀錄的最南端。東引及西引兩島已因國軍築路造堤而連為一體,島上軍事哨點密集,至今東引仍鎮守馬祖列島北疆,具重要戰略地位,戰地色彩仍濃。

東引昔稱東湧,因島周水深,急流洶湧,故而得名;民國45年更名為東引,並正式設鄉。據民間傳說,很早以前,福州東北方海面,一夜之間湧現一座小島,無以為名,遂名之「東湧島」。其實,在馬祖列島中,東引海域最深,船隻從南竿駛向東引,過了亮島(俗稱浪島),湧浪便轉大,因此,古人才以「湧」來稱呼。

東引「水深潮暢、群礁拱抱」是磯釣者的天堂,即便寒冬釣魚也甘之如飴,此外也是保育鳥類黑尾鷗的故鄉。而三級古蹟東湧燈塔則是人文愛好者懸念的景點,一線天、燕秀潮音等自然天險令人讚嘆大自然的巧奪天工,安東坑道及處處可見的軍營、碉堡、哨站,還有著迷彩服的阿兵哥,則為東引增添特殊的戰地風情。


可搭乘臺馬輪往返東引、南竿、基隆。東引沒有公車,以計程車以及機車為主要交通工具,機車可向民宿旅館洽租,因地勢較為平坦,亦可考慮以步行搭配計程車的方式。









1.第一天埔里>>台中>>基隆 天阿我真的瘋了



2.等船,在準備去馬祖前想破頭訂船票什麼是先馬後東,什麼是先東後馬,什麼是東馬東,後來理解了.


3.有抽到馬祖的新兵也在等船



4.等會要撘的台馬輪,蠻古老的.聽說明年有新船要入替了



5.哈哈今晚的頭等艙,雖然小但兩人一房,至少吐的時候不會影响別人.


6.船上拍基隆港夜景






7.在甲板上拍月亮



8.55-200拍月亮今天農歷14號


9.經過一夜的航行早上六點抵逹第一站東引的中柱港.原本想拍船上日出,結果雲太厚了沒拍到殘念.




10.東引島上唯一家小7,生意真是爆好


11.東引燈塔






12.遠眺中柱港


13.安東坑道,真的好長一條.








14.安東坑道內打鳥,黑尾鷗




15.國之北疆.來東引沒來這就說不過去了




16.三山據點,進來這要先經過一個哨所,看夕陽的好所在.但是據點內是不能拍的只能往外拍.







a631119 wrote:
剛結東馬祖四天四夜之...(恕刪)


拍得真美…
a631119 wrote:
剛結東馬祖四天四夜之戰地流浪之旅(東引,北竿,南竿).船去機回.一直在想要帶什麼鏡頭去,18-55,55-200,35 1.4 最後帶了18-55跟55-200,連腳架都沒帶(其實是忘了,哈),那就先分享第一天東引.拍的不好傷眼請見諒.

東引簡介:
面積:約3.8平方公里,相當台北市七十分之一,是馬祖列島最北端。
人口:約1,080人
適合主題行程:
東引偏處馬祖列島的東北端,也是台澎金馬最北端的領土,以東引及西引兩大島為主,總面積4.4平方公里,位處台灣基隆西北方約100海浬。全鄉地勢高聳陡峭,是馬祖唯一沒有沙灘的島嶼,海蝕地質景觀豐富,漁產貝類資源豐沛,生態植物繁多,更是黑尾鷗繁殖世界紀錄的最南端。東引及西引兩島已因國軍築路造堤而連為一體,島上軍事哨點密集,至今東引仍鎮守馬祖列島北疆,具重要戰略地位,戰地色彩仍濃。

東引昔稱東湧,因島周水深,急流洶湧,故而得名;民國45年更名為東引,並正式設鄉。據民間傳說,很早以前,福州東北方海面,一夜之間湧現一座小島,無以為名,遂名之「東湧島」。其實,在馬祖列島中,東引海域最深,船隻從南竿駛向東引,過了亮島(俗稱浪島),湧浪便轉大,因此,古人才以「湧」來稱呼。

東引「水深潮暢、群礁拱抱」是磯釣者的天堂,即便寒冬釣魚也甘之如飴,此外也是保育鳥類黑尾鷗的故鄉。而三級古蹟東湧燈塔則是人文愛好者懸念的景點,一線天、燕秀潮音等自然天險令人讚嘆大自然的巧奪天工,安東坑道及處處可見的軍營、碉堡、哨站,還有著迷彩服的阿兵哥,則為東引增添特殊的戰地風情。


可搭乘臺馬輪往返東引、南竿、基隆。東引沒有公車,以計程車以及機車為主要交通工具,機車可向民宿旅館洽租,因地勢較為平坦,亦可考慮以步行搭配計程車的方式。









1.第一天埔里>>台中>>基隆 天阿我真的瘋了



2.等船,在準備去馬祖前想破頭訂船票什麼是先馬後東,什麼是先東後馬,什麼是東馬東,後來理解了.


3.有抽到馬祖的新兵也在等船
...(恕刪)


拍的好美,請問有修圖嗎?
顏色好棒

jeff01070 wrote:
拍的好美,請問有修圖...(恕刪)


完全沒有修,JPG直出.買富士就是不想再修圖了.
a631119 wrote:
剛結東馬祖四天四夜之...(恕刪)


漂亮 可以另外再開一串了!
北竿篇

一大早淩晨四點半就被民宿老闆娘挖起床了,不是看日出,而是要準備去中柱港等船往南竿了.再會了東引,明年有時間一定會再來.今天的目的地是北竿所以只會在南竿轉船.拍的不好傷眼請見諒.


北竿面積:約8.94平方公里,相當台北市三十五分之一
人口:約1,795人:
北竿鄉位於行政中心南竿的東北方,相距約3000公尺,面積和人口均居馬祖第二大,離島也最多,並包含了馬祖燕鷗保護區8座島礁中的5座,以及至今仍為國軍駐防,充滿神秘色彩的高登與亮島。北竿開發於元、宋期間,但由於明清時期的三次「遷界」,島嶼數度荒蕪,直到明國初年,仍常成為海盜出沒之處,由於附近海域漁產豐富,吸引了大陸福建省沿海居民入遷定居、捕魚。

北竿地形狹長、島小山高,馬祖第一高峰壁山(298公尺)便位在島上,全島地勢起伏劇烈。此外沙灘多、離島多也是北竿鄉的地理特色,且澳口林立,型塑了豐富多變的旅遊風貌。最後,最為引人入勝的景點則在芹壁,保存完整的傍山面海的而立的馬祖傳統聚落建築,石頭屋的顏色隨著陽光昇落而幻變,在這裡看海、賞夕陽、觀星能令人忘卻塵世的憂煩。


1.大約二個小時台馬輪就會到南竿了,一入眼的就是四個大字



2.在福澳港下船了.今天有一大群的馬祖戰鬥營的小朋友來到南竿.


3.不過今天的行程不是南竿是北竿,直接買票往北竿(一個小時一班)


4.今天往北竿的人真多,不過都是要去打鷗的


5.橋仔港民宿一角


6.可惜了,聽民宿老闆說在我們的前二天有出現藍色的眼淚


7.路上還蠻多阿兵哥的


8.塘后沙灘


9.有紅綠燈真神奇


10.不知真的還假的


11.亂亂拍了




12.大胆據點


13.


14.有測速照呢,真神奇.速限40


15.北竿唯一家小7,生意還是很好.


16.來北竿必定要來朝聖的地方芹壁村> <|||


























17.壁山






18.坂里












19.大退潮的芹壁






  • 20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