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l640707 wrote:大好人,按個讚!
同意
喜歡底片那拍底片就好了
Ki mim大如果不甘心想再AB test 一次
小弟有可以自動上片的富士相機可以出借
不用怕沒上到片
另外富士這個混合觀景窗的OVF用起來跟RF無關,沒有疊影手動對焦是完全不一樣的,比較像Contax G系統這類非TTL取景的AF底片機,X100之前用了幾年一直很欣賞富士對這個混合觀景窗投注的心力,不過X-Pro3應該是無緣了,只能期待新的X100不要這麼雞婆。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下一代,只要多個轉軸(恕刪)
底片機的機背螢幕通常是加裝的資料機背,就是在底片上印資料的那種,我只記得Nikon F6有內建的單色液晶螢幕,功能或許比較多,沒用過不太確定。
回到這台機身,我想表達的是吸引使用者去享受混合式觀景窗比用推的會來得好,Pull跟Push是不一樣的,老實講富士機身的復古外觀跟做工對我沒什麼吸引力,徠卡好多了。但是混合式觀景窗、底片模擬的影像詮釋、價格不會太離譜而且品質不錯的鏡頭群都是很有吸引力的。
XerXes wrote:
底片機沒有LV也...(恕刪)
記得這小螢幕可以顯示類似XH1,
機頂螢幕的內容,
我現場玩沒試出來,
不確定它到底能做到什麼地步,
能叫出這張圖示的話,
會比單純底片模式實用許多,
這部分功能、操作,
看了許多開箱評測好像都沒介紹,
連富士自家的型錄也沒提到......

不過我試用Pro 3時,
是用X100的習慣,選單大都在EVF內解決,
按鈕位置差不多,完全可複製過往習慣,
用記憶去摸功能鍵、十字鍵位置,
操作上眼睛不太需要離開觀景窗,
還多了很方便的對焦點選擇搖桿。
坦白說個人務實上EVF較常用,
OVF是當天拍攝比較隨性時,
增加趣味感會用用,
也可以設定OVF拍完自動變EVF顯示成果,
拍出來是不是自己要的效果可以馬上知道,
看完輕按快門就回到OVF,
想要張張即時檢視的人可以如此設定。
而且OVF也有半透明的資訊框,
右下角也可以叫出迷你EVF,
可作為即時色彩對照參考,
或是OVF模式下,
手動對焦時迷你EVF顯示放大輔助對焦,
這讓OVF增添了不少實用性、便利性。
OVF最好玩的莫過於,
可以看見取景框外正在發生的動態,
可進行一些動態捕捉,
或是預知主體即將走入框內,
或是預知有干擾物正在靠近等等。


觀景窗中資訊量基本上很充足了,
按鈕旋鈕也多安排在機身表面,
要去翻選單的機會並不多其實,
真要翻也可以直接在EVF,
叫出Q鈕或是Menu,
眼睛不用離開觀景窗啊,
大多數無反相機不是都這樣嗎?
又不是單眼只有OVF,
沒法在觀景窗操作選單。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記得這小螢幕可以顯示(恕刪)
DPReview TV: Fujifilm X-Pro3 hands-on preview
這個preview裡面有帶到小螢幕可以顯示的項目跟功能,不過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Chris很老實說他後來只用EVF,因為OVF加上隱藏的機背LCD就是不好用,不過EVF雖然什麼都可以做,但是有些功能在設計良好的機背LCD就是比較好用。
這就是Push過頭了,這篇文章的ki_min主編也表達類似的訴求,我看過好幾篇評論也都直接間接在講這件事,這就直指了一件混合式觀景窗上市以來常見的一種意見,就是EVF比較好用,而X-Pro3更加強了這個感受,強到讓人寧願放棄OVF,那為什麼不做純EVF就好?
混合式觀景窗的EVF由於機構的關係,顯示品質一直比不上同期頂尖的純EVF,那這樣的犧牲有在其他地方換來無可取代的好處嗎?富士一直很努力加強這個觀景窗在EVF以及OVF的使用體驗,你也貼了一堆,如果為了一個奇怪的設計導致其中一個越來越沒人用,那還留著做什麼?
關於機背LCD還有一個可以談的是錄影,這是機背LCD的強項,DPReview這段影片也是用X-Pro3拍的,富士最近在錄影的表現真的是可圈可點,不過影片中也說X-Pro3的機背LCD在上腳架時螢幕只能掀到一半,因為會卡到雲台板,我看著Jordan的招牌苦笑實在是不曉得該說什麼,為了這個奇葩的機背LCD到底還要犧牲多少東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