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戀戀富士色---重光---橫琴長隆海洋王國(2)(2018年8月18日更新)



慢遊南德---途中鳥攝之與雁鴨的邂逅

怎樣也沒想到在飛過8077Km後,帶著總重約40Kg行李,竟然可以在旅途中拍鳥。



01.寧芬堡位於慕尼黑的第2及第3區處(全市分4區,像北京一樣,環數愈大,離市區愈遠),是當年巴伐利亞君主的宮殿,而末代統治者路德維希二世也在此出生。宮前有個面積不小的湖,數以百計的水鳥在湖上聚集,當然少不了路德維希二世的至愛---天鵝。現場只見疣鼻天鵝,羽色全白,橙黃嘴的是成鳥,另外兩隻是未成鳥,中間的年紀應是最小的。



02.人說天鵝遊泳姿態非常優雅,S形的長頸更是其標誌,未成鳥雖不及成鳥吸引,也不至是醜小鴨。



03.雖說優雅,但不知為何這隻疣鼻卻在擺起架式,體長150厘米的牠,怒氣沖沖的有點嚇人,但現場也不見任何狀況。



04.接著是兩種雁。



05.傻氣十足的是灰雁,嘴角還掛著青草,見遊人帶有〝禮物〞,急忙圍過來爭食。



06.在另一邊進行伸展運動的是加拿大雁,牠們老實地在吃青草。



07.較小型的有各種鴨鴨,這是帆背潛鴨。



08.這是隻雌鴨。



09.照片中右側的是雄性紅頭潛鴨。



10.記得曾在澳門渠口大老遠處拍過鳳頭潛鴨,這次寧芬堡湖上也有很多鳳頭。左側的是雌鴨,右側的則是雄鴨。



11.雄鴨的〝辮子〞較長。



12.湖上鴨子雖多,但總與人保持約10米距離。自己武器火力太弱,唯有趁牠們接〝禮物〞時才能接近。



13.所謂花多眼亂,竟然錯過了拍一些首次見到的品種,像這隻是普通秋鴨。



14.稍停,立即用手機上的資料核對,原來是隻雌鴨,想再去找雄鴨。然而,觀光才是此行主要目的,就帶著點遺憾吧。
以上水鳥分為均為:雁形目>鴨科;疣鼻天鵝Mute Swan,學名Cygnus Olor,天鵝屬;灰雁Greylag Goose,學名Anser anser以及加拿大雁Canada Goose,學名Branta canadensis都是雁屬;帆背潛鴨Canvasback,學名Aythya valisineria、紅頭潛鴨Common Pochard,學名Aythya ferina以及鳳頭潛鴨Tufted Duck,學名Aythya fuligula都是潛鴨屬;普通秋沙鴨Common Merganser,學名Mergus merganser,為秋沙鴨屬。

雀鳥需要樹木才能生存,所以在下次外拍時,愛惜身旁的植物。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 wrote:
慢遊南德---途中鳥...(恕刪)

好漂亮啊...看LZ的照片好似去到了現場一樣
商業攝影..活動外拍都接..我常在head4混..請搜尋hata6136就好
哇好美啊><

色彩很討喜

看著大大門的分享似乎本來不會特別注意的景色都美了起來


慢遊南德---途中鳥攝之林鳥

旅程的首站是慕尼黑,這雖是個大城市,但只需稍稍跑到第1與第2區(共分4個區)交界,道旁已有很有樹木。因此,從第2天開始已經常聽到山雀的叫聲,不過以山雀的敏捷動作,要發現牠們的蹤影似乎不合此行的目的。然而,鳥神這次似乎對我特別恩賜。



01.在雷根斯堡往某宮殿途中,在一停車場枯葉堆上見到牠。不過羽色似乎跟慣常在澳門見到的不同。從僅有的資料得知德國有種山雀稱為藍山雀,莫非...而誤會亦因而開始。



02.這次只帶了部約有10年機齡的手提電腦,wifi接駁超煩,而在德所住全部酒店都不設有線上網。因此,一直搞不清藍山雀的資料,直至拍到這張。左側的明顯是山雀(其實這是大山雀),而右側的卻是甚麼東東?
大山雀Great Tit,學名Parus major,分類為: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屬



03.回澳後花了不少時間,最後終於弄清楚了,原來這隻名稱叫普通鳾。



03.普通鳾(粵音司)Eurasian Nuthatch,學名Sitta europaea,分類為:
雀形目>鳾科>鳾屬



04.正主角出場了,這隻才是藍山雀。



05.看不清楚,再來在雷根斯堡一間教堂前的小花園中拍到的,樣子趣緻的牠正在努力在啄食。



06.藍山雀Eurasian Blue Tit,學名Parus caeruleus,分類為:
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屬



07.一直都遇到不少鶇鳥,奇怪就只有烏鶇。全黑的是雄鳥,棕色的則是雌鳥。



08.烏鶇Common Blackbird,學名Turdus merula,分類為:
雀形目>鶇科>鶇屬



09.戰後德國很快就將被盟軍炸毀的大部分有價值建築修復,不過海德堡似乎卻是例外。老城小山腰有座城堡,但至今仍是大片廢墟。換乘幾種交通工具才到達,面對頹垣敗瓦真有點...幸好在通道一陰暗角落遇到兩隻蒼頭燕雀在覓食。



10.蒼頭燕雀Common Chaffinch,學名Fringilla coelebs,分類為:
雀形目>燕雀科>燕雀屬



11.生態紀錄片中常提到雀鳥不遠千里地遷徙,想不到在某個晚上(接近7點鐘)海德堡可以目睹過程的一段。經過火車站時,傳來嘈雜的呱呱聲。當時光線根本無法分辨事物,從輪廓估計,附近幾棵樹都蹲滿了鸚鵡,經後製始知原來是大群紅領綠鸚鵡在休息。
紅領綠鸚鵡Rose-ringed Parakeet,學名Psittacula krameri,分類為:
鸚形目>鸚鵡科>鸚鵡屬



12.歐洲流行信鴿比賽,所以那邊繁殖鴿子技術很有傳統,就連街頭上的鴿子也非常特別。不過,要識別牠們就...



13.遊覽羅滕堡舊城牆時,在老遠處蹲著這隻像鶲鳥的傢伙。



14.這次見識到德國人愛惜雀鳥的程度,在羅滕堡老城區見到一屋頂上有個大圈盤,原來是個鳥巢,不知究竟是猛禽的,或是鸛鳥的?

觀鳥/鳥攝活動主要是希望通過觀鳥喚起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而不是單純地只為拍好看的照片。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afon wrote:
觀鳥/鳥攝活動主要是希望通過觀鳥喚起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而不是
單純地只為拍好看的照片。


好圖好文,一定要推!
國外的生態保育意識比起台灣,真的進步很多!
台灣真的需要進步才行!

光一個流浪動物的問題,就可看出政府施政的能力了!
絕對同意。

不過,自稱國際城市的澳門---我們的動物保護法仍是在偉大的議員嘴皮上。

afon

jones691122 wrote:
好圖好文,一定要推!...(恕刪)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慢遊南德---交通上篇

旅程開始當然是要乘搭飛機,去德國最方便的航班就是漢莎的,從香港直航往慕尼黑大概要12個小時。



01.在漢莎的網站預訂的機票非常方便,而且只需多付273港元就可預留座位。為何?12個小時都要在窄小的空間渡過,當然間中要起來活動一下,還要去解決個人需要。若座位兩旁都是陌生人,而且洗手間可能在走道的另一端,所以能選擇座位是有利的。



02.航班的機型是空巴A340-600,漢莎的經濟艙座位都配提供影音及遊樂的小屏幕,而且還附有可充電的USB插座。



03.這航班有一特色,就是經濟艙的洗手間都設在機艙中部,而且是在下層地方的。



04.通過一條很短的樓梯,下層共有5個洗手間。由於設在下層,所以儘管我們選坐在樓梯旁,既可方便去方便,也有較多空間可站立活動。



05.在慕尼黑機場,又稱德航的漢莎當然比其他航空公司更有優勢。當下了機場列車,車站所在的商場已隨處可見他家的自助Check-in機。



06.由於同伴與我共有兩個大行李箱及兩個盛器材的背包,陣容不是一般,所以選擇了乘列車(還有機場巴士供選擇)到慕尼黑市中心。其後走了約10個城市,也全靠各種列車(除了德鐵司機罷工包車的一程外)。德國列車、地鐵、電車及巴士的門都不是自動打開的,上下車時要自行按鈕,又或扳門上的扳手。



07.帶著這堆不輕的行李搭公交,真怕討其他乘客的厭。幸好10月非旅遊旺季,列車(機場的除外)乘客約只有3/5,而且見其他乘客均安然地將行李放在空座上,所以我們也模仿他們的〝良好〞榜樣,佔了一個4座位置。



08.歐洲最講究平等,所以德國全部公交對乘客都一視同仁,行動不便及推嬰兒車的都有特別座椅及空間,而列車還有自行車泊位。



09.首次搭長途列車是慕尼黑到雷根斯堡,因為是起點站,所以列車早就停在月台。這車部分車廂是雙層的,不過又不是要健身,無謂提著近20k的行李爬樓梯了。



10.旅行就是要開眼界,未真正乘過歐洲的列車的我猶如入了大觀園的劉姥姥一樣。德國列車的洗手間衛生條件相當好,比我記憶中內地的就...在通道見到一個獨立間,內只設一個座椅,並無任何圖標或文字,至今仍不知其用途。



11.從海德堡去福森是旅程中路程最長換乘最多的,全無經驗的我們上了車方知道,原來其中首程的車型是EC(歐城列車)。按德鐵的規定,拿德國火車證是要補票價的,而小白的我們事前並不知道,所以這程乘得如坐針氈,而那位平時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查票的稽查大老爺卻三番四次地在我們的車廂巡來巡去。真怕查票時被當作逃票的來重罰。其實EC也不怎樣,除了有閱讀燈及較大的桌子外,椅子也不及一般的RB(區域列車)的舒適。



12.早就知道德國車站的樓梯旁設有行李運輸帶,但一直到離開羅滕堡才首度見識到。原來較大城市的車站月台多設有升降機,只有小城的車站為了節省,才會做用這種低成本的運輸帶。試用心得就是,儘管放心,別老提著手柄,否則就像我初用一樣。結果既花氣力,還要被行李拖著跑。



13.月台上那個黃色方格是甚麼東東?德鐵司機復工的一天,班次非常混亂,候車時間延長,也導致乘客倍增。見不少人在黃格中,當然不是罰站,原來這是個吸煙區。旅德這大半個月,見那邊的煙民真不少,而且年齡也相當低,估計這與煙價相對低所致。



14.經過的城市中,有軌電車是公交之首,這與環保不無關係。維以茨堡的電車款式是所到城市中最多的。



15.又名正義宮的巴伐利亞州司法部位於慕尼黑,門前停著電車,款式非常老舊。



16.這輛古典款電車剛離開維以茨堡老城區前往火車站。



17.海德堡火車站旁是多條電車及巴士的車站,這裡的電車款式倒像巴士多點。



18.新天鵝堡是旅程中最後的一站,先從落腳的小城福森乘約10分鐘巴士到一處叫郝恩修瓦高的地方(除了兩座城堡及博物館外,就只有少量小旅館及餐廳)。城堡位於半山,在山腳票務中心買了票後(這裡的銷售及管理真一流,待後再談),就按著票上時間遊覽。
郝恩修瓦高城堡所處地勢相對較低,步行可以到達,而通往新天鵝堡的路都很陡,所以要乘這種巴士或一種用兩匹馬拉的車子上下山。由於是專營的緣故,這裡的巴士是我們在德國乘過的公交中乘客最多而且是最擠的。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慢遊南德---美食之四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則認為更重要是嚐萬家菜,呵呵...



01.以為錯過了,其實拐個彎,那店卻在。在慕尼黑老城區並不識這店,卻在紐倫堡與之偶遇,原來是家連鎖的牛排店。



02.就此嚐了塊質高價不高的牛排,賣相吸引,肉汁豐富。



03.寧芬堡是座宮殿,在宮殿入口旁停車場附近找到一家入口窄小的餐廳,這店的餐紙就是以寧芬堡宮為號召。



04.首次坐在店旁的院子(歐洲人喜在戶外進餐),點的其中一款是農家烤鴨,皮酥脆但肉嫩滑,伴碟的是兩個黃色網球大小的薯球,但味道卻像廣東鹼水糉。



05.這次旅程光顧得較多的是一家專賣海鮮的連鎖店,這是一款沙拉。一大塊炸成盤狀的薄脆,內盛蛋、魚丸及主角的蝦仁。



06.途中氣溫驟降,最冷時只有兩、三攝氏度。這時喝一碗熱騰騰的濃湯真能令人暖在心頭,至今仍回味著這附麵包的海鮮湯。



07.這是另一款以蝦為主的美食,以鐵鍋盛著奉客,佐以白麵包,美味。



08.一尾魚就是這店的標誌,這是在慕尼黑大市集的店,生意超好的。



09.又是一個喝海鮮湯的寒冷晚上。



10.快餐吃多了也要嚐嚐一些名店,這家位於慕尼黑老城區邊。



11.據說這店歷史悠久,但至今仍門庭若市。



12.維以茨堡處於德南法蘭根酒區,這條老美茵石橋是遊客必到的景點。近老城區的橋頭有間小屋,這裡的其中一家酒莊就利用地利,旅客也順道持著酒杯欣賞美景。



13.這款大眾的小型客貨車可說是深入世界各地,它也是我的夢幻之車,可惜早已停產了。慕尼黑機場對面的商場內有家食店以此車為招徠,選在這店進餐的一個理由就是可更接近地欣賞這車。



14.德菜談不上好吃,不過作為一個過客,入鄉隨俗了解當地情況就從食物入手吧。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慢遊南德---交通下篇



01.我不懂德文,在猜測某些單詞的意思時常會有相反的意思。旅途中常見到一些停車位旁或貌似停車場的建築物外都豎有一個指示牌,上總見一個〝Frei〞字。這詞翻成英文可以是〝Free〞。難道德國人個個都是大善人,蓋停車場而不收費。事後再翻翻字典,原來這個詞還可翻成〝Vacant〞。放在這個情況,應解作〝有空位〞。



02.德國公交站都用這個黃底綠色的〝H〞標誌,這裡是慕尼黑的中央火車站旁的電車站,我們要乘16號電車,這個方向的終站是羅馬廣場。此外,地鐵則用〝U〞為標誌。



03.乘車當然要買票,售賣慕尼黑公交車票多是自助式(人手售賣要加服務費)的。左側的是專賣列車票的(另有其他功能,後述),右側的則是售市內所有公交的。以慕尼黑為例,市內共有4種公交---帶S字頭的
列車(城郊列車)、有軌電車、巴士及地鐵。兩種機器都收硬幣、紙幣及信用卡。



04.下邊兩張都是公交車票,XXL不是〝雙加大〞,而是全區(慕尼黑共分4區)日票。我們兩人買的是團體票,這票可供2-5人用,兩名兒童(6-14歲)當1成人計,即組個5人小組遊德最合算。德國部分城市會推出專供遊客的入場及公交票,右上的是2天海德堡卡,可在兩天內免費乘搭所有公交,還附送一張一次性的纜車票。逛過歐洲的都知道,那邊大部分公廁都是收費的,而費用是公價的0.5歐(超市一瓶1.5升的礦泉水只收0.19歐/未稅)。
雷根斯堡的火車站是個商場,德鐵(DB)在此也設有公廁。這裡是自助式的,但收費卻是意外的1歐,入閘後會吐出一張0.5歐的代金券,可供(綁架)在商場指定的食店消費獲減費。



05.上張照片右下的車票戳有(藍色的)時刻及代碼,究竟是甚麼?德國公交是全自助的,從買票至按鈕上下車都是貴客自理的。除了靠乘客自律購票外,幾乎是沒有稽查員驗票的,不過千萬別以身試法。因此,買了票後記得戳票作證明,否則被查出拿著未戳印車票乘車會當逃票論。這個藍色小箱就是傳聞中的戳票機,除車站旁會見到外,巴士及電車上也設有此箱。此外,巴士及電車上還設有售票機,方便乘客上車才購票。



06.列車售票機除德文外,還有外語選擇(暫時見有日文,而中文則...)。除了售票外,還可查詢班車時刻。這是隨便在售票機查詢從紐倫堡至羅滕堡的時刻表,上有日期、離開和到達時間、行車時間、轉車次數及所乘車型。



07.這次慢遊德南以巴伐利亞邦約10個大小城市為目的地,而城際間穿梭就全靠鐵路。由於對那邊情況只是透過網路去〝認識〞,在這種不太踏實心情下,當然要確保交通毫無問題,即要有車票在手,所以就預早訂了德國火車證。這是種可在指定期間(買了一個月內不連續10天)乘搭部分快車之外的全部列車。兩人票較便宜,每次乘車前要自行填寫當天日期,以便稽查員驗票,而這位大爺會在日期上印上確認號。



08.德國列車有多種車型,再加上隣國的,在大城市車站月台上就有如參觀火車博物館一樣。



09.自遊行旅客最要注意的就是交通工具的訊息,德國公交的指示當然以德文顯示,但對外地人也並非太難理解。左上的是電車報站機,其餘都是列車的。以右側的為例,左上的是開車時間,接著的EC 113,即歐城列車113號,這車從德國法蘭克福開往奧地利的Klagenfurt(下方的),上方的3個地名是途經的中途站,右上的7b是這個月台的編號,左下是列車頭、二等所在的車卡。



10.慕尼黑中央車站是個大站,這個顯示牌藍色部分左上的是月台編號,右上是開車時間,接著是列車車型及車號,中上的是列車途經的部分站名,下方的是終站的紐倫堡。這站有數十個月台,中間接近時鐘的5-23前有個向左的箭頭,即那些月台在左邊。灰底的圖標是地鐵及部分城郊列車,黃色的是其他如洗手間等地方,這些均在左邊。



11.這是電車站的報站機,我們要乘的終站為St. Emmeram的16號還有1分鐘就開出。



12.電車上也有聲影報站,除了換乘站時會有英語外,其餘均只有德語報站。屏幕上清楚顯示了各站名稱,只要事前做好功課,不難知道我們還有兩個站就到達目的地的德意志博物館。



13.慕尼黑的兩款不同的電車。



14.德南有座已列入世遺的教堂---威斯教堂,我們從住宿小城福森火車站乘9651號巴士前往參觀。這裡巴士的車長既是司機,又是售票員。這位大叔敬業又風趣地操作儀表板上那台超複雜的售票機,又是一次深刻的回憶。車上的報站機左上的是車號,黃底的H就是站名,最下的是開出站,最上的終點站。我們的目的地還很遠,所以尚未出現在屏幕上。右下的則是當地時間。



15.新天鵝堡位於半山,遊人可選擇步行、乘巴士或這種馬車上山。



16.紐倫堡有個位於小山崗(見照片中左起第2個圓點)的著名景點,雖說並非很高的192米,但也要乘搭纜車。我們在旅客服務中心買了兩天的紐倫堡卡,持著所附的纜車票就不需在站前排隊就可直接上車。



17.德國很著重環保,國民也非常響應,很多人以自行車代步。各地市政府都在行人道上設有自行車專道,不過騎者都騎得頗快,所以對我們這種不知情況的外地人來說,就連在行人道上也要打醒十二分精神。



18.相信對很多車迷來說,雖然背不出那串長長的外文品牌名,但總不會不認識這些名車。然而,德國境內就連出租車大部分是這個品牌的,而並非是我們這邊的老闆才用得起。剛好在雷根斯堡的酒店旁就有這品牌的專賣店,看了眼擋風玻璃上的價錢牌,原來要當個〝老闆〞也不是不可以的。換算後也只需廿多萬港幣,並非難如登天之事。



19.在這20天旅程中,常見有人帶著龍物狗(並非導盲犬)乘公交,而車長及其他乘客也處之泰然。從此可見德國人對寵物就如家人一樣,不過寵物終歸是牲畜,吃了就會...閒逛維以茨堡的主教宮殿旁的花園時,見到了在內地及港澳都欠奉的,不是垃圾桶,而是那個小箱子的紅色塑料袋。有了這些紅袋,飼主就更無藉口讓寵物隨地...



20.通過這次旅程,我對德國有了更多的認識。總的來說,我很喜歡國家,唯一不滿的是當地的吸煙問題。在所逛的城鎮中,普遍都有不少煙民,而且年輕的不在少數,估計這與稅金與售價方面出了問題。經常在餐廳、酒店大堂或甚至在街上都可找到這種販賣機,而從廣告上得知每包只售5歐。我的天,上次洗手間也收0.5歐,那這包煙的售價又真是有點...
澳門政府在禁煙力度不足,所以就以香港的為參考。據報章說,香港在年初加煙稅後,每包售價約為54港元。若以兩地物價作來說,我覺得德國在煙稅上實有上調的空間。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慢遊南德---美食之五(完結篇)

這次行程目的地的數個城鎮,有些已很有歷史,大概可上溯至羅馬帝國時代。有著這文化底蘊,市內的古老建築多不勝數。當中餐廳也有不少,今次就略略說說一些所見。



01.團客必到德南景點之一的新天鵝堡真是超多內地客,可算是這次行程遇到到最多的一處。我們逛了整上午,在完成新天鵝堡的導覽團(門票包括的),我們在出口的紀念品店旁的一間小咖啡屋略為休息。這裡牆上繪有估計與華格納歌劇《羅恩格林》有關的壁畫,這劇的情節及當中的天鵝騎士正是新天鵝堡主人路德維希二世蓋這建築的由來。由於消費不便宜,我們只點了一杯咖啡及兩片蛋糕,不過這裡可飽覽附近景色,又真是貴得有道理。



02.羅滕堡是個迷人的古城,我們的酒店是由城牆旁不遠的幾間老房子組成的,地方不很大,服務員還兼任廚子。



03.到店時已過飯點,安頓行李後就在小餐廳午飯,點了這碟洋蔥煎豬排、燒香腸及啤酒。



04.羅滕堡也是很受國人青睞的,不過可能地方不大(縱橫各只需約半小時就逛完),在這留宿的華人不多。然而,這裡的餐廳仍各自發功吸引顧客。這家門口就放了這個牌,相信對找地方吃飯的華人自然會有親切感(若再有簡體字就更易賺人民幣)。



05.此店懂廣開客源,而且也是很有歷史的,這裡的裝修顯得店主很喜歡狩獵。



06.這店沒有戶外進餐的地方,但店內這部分上蓋也是透光的。



07.甫一進店,就留意到這像豪華升降機的部分,後來發現門上有TOILETTEN(德文洗手間)字樣,再見有顧客拉門進入,原來內有樓梯通往下層的洗手間的。



08.出發前我們已議定不會吃中餐,怎知香腸吃多了就...而且有兩間酒店樓下就是中餐廳,所以自然也吃了數次中餐。除了兩三家外,全部都並非正式中餐廳。儘管店長會中文,但估計只是些東南亞國家的華僑,而且燒的都是些混雜了南亞味道的菜式。



09.就像這碟炒牛肉,味道不錯,但這是紐倫堡火車站內的一家越南人經營的快餐店的菜式。



10.店內所有人都不懂華語,不過這碟炒蝦球也相當有水準。



11.到過維以茨堡的都或會光顧過火車站對面的一家中餐廳,這裡的中式自助午餐真是價廉物美(晚餐就...)。要怨的是,我們就住在餐廳樓上的酒店,每次打開窗戶,廚房的油煙就燻進來。



12.除了三兩家真正的中餐廳之外,其餘的都標榜專賣亞洲美食。



13.電影中常見老外吃炒飯等中式外帶時,食物都以一個紙盒盛著。沒估到我們在紐倫堡老城區內一家德國人開的亞洲餐廳也遇到這種紙盒,這是燒雞肉串炒麵。

afon
有空請到我的afon工房:https://afonsworkshop.blogspot.com/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