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西西分享】左打全幅機 右打微型單眼?---富士Fujifilm X-Pro1

抱歉系統問題重複發言,自刪自刪自刪

防空緊急 wrote:
先給樓主一下.......(恕刪)


雖然內容是一篇使用相機分享
樓主也說很多X-Pro1的優點,ISO可用有多高等等..
加上標題~
所以他被"各位大大"放大檢視比較
我個人覺得也是理所當然~
yansson wrote:
標題[左打全幅機],我只是問那裡打到(非打倒)全幅機?
...(恕刪)


會這樣形容非空穴來風

源自富士的官方發表會的豪語就是如此強調
(富士向來就是家很喜歡廣告灌水的公司)

他們自認為那是台X-PRO1足以媲美全幅機的相機

事實面來看扣掉淺景深的部份,多數用戶用過都覺得這台相機的高ISO表現,畫面的質感都是不輸全幅機的表現。


所以這要看你對價值觀的怎麼去認定

假設有一個真物,以及一個與真物相似到無法分辨的偽物,哪個更有價值?

1.當然是真物比較有價值

2.兩者擁有同樣的價值

3.不,偽物擁有遠超過真物的價值,只要存在著想要成為真物的意志,偽物就比真物要來的更真實。


即使X-PRO1 畫質能挑戰全幅是個謊話,但這謊話中若有90%的真實,那對我來說已經就足夠了。








奔馳自如 wrote:
雖然內容是一篇使用相...(恕刪)



x-pro1這個價格加上原廠宣傳的slogan

隱隱中確實有很大的批判空間~~~~~~~~~~~~

好死不死OM-D也很毒,也復古,又比較便宜,鏡頭也多,CP值很高

(APS-C 跟 M43 硬擺在一起比,我覺得未嘗不可.但,總是怪怪)


X-pro1 小弟真的是買來背"起毛"的~~~~~人生海海爽就好~~~
X-pro1 CV35mmf1.4 MC
單就畫質、操控、鏡頭上來說
完全我的菜!!

35配APSC我愛死了

只可惜價格....
不然一定要買來當隨身機 >"<~

張西西 wrote:
2012年世界末日前...(恕刪)



哈哈哈
看到最後
居然拿暗黑林志玲和林志玲相比!!!
但是都很賞心悅目
好文一篇

jackson.chien wrote:
左打全幅機 右打微型單眼---富士Fujifilm X-Pro1

打全幅是不可能啦,但是....微單眼之王是肯定的!
我為人正直,從不嘴砲。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不過最後還是想說,與其這樣比來去,除非你本來就有在使用雙機流
不然還是別費這工夫去比較了,放寬心胸去使用手上的器材較實在
兩台完全不同取向的器材,要怎麼去比?又是怎樣比才公平?根本沒準吧...
...(恕刪)


講是這樣講沒錯, 但是M4/3的感光元件小過APS-C就是不爭的事實. M4/3被打趴只是應該.
APS-C的X-Pro1要打全幅, 卻還力有未逮.
就這樣, 很簡單!!!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

brexchen wrote:
講是這樣講沒錯, 但...(恕刪)


說實在的我很厭惡誰打趴誰的論調
因地制宜、因人需求去選,沒有絕對值

要玩這打趴論調
我反而覺得攝影器材們都不用吵了
全都已經被手機打趴了

難道你要與手機戰畫質?
這世道已經不是用畫質就可以決定誰生存的了...
大體來說,就是大眾的需求其實一點都不高啊

身邊已經很明顯得看到大家用手機取代相機
用手機取代錄影機、錄音機、隨身聽....等等

把問題拉回來,如果M4/3都配高端鏡
好比12mm/f2.0、25mm/f1.4、75mm/f1.8
甚至轉接4/3鏡,我相信也可以拉高分數

但這樣盤算一下之後,其實M4/3的價格也不亞於X-PRO1
不過我相信M4/3的泛用性會更高

只是富士已經到了另一個境界了
即使電子性能不比它牌亮眼,成相表現卻一值讓人無法小覷
對我來說,光是外觀就贏了,傳統的調控方式再次加分(用光圈快門轉盤去搭配出PSAM)
複合式觀景窗又加一分,在富士之下,那些打著復古設計的產品都要檢討一下

之後再看看毒死人的照片......怎能不傾心呢?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只是富士已經到了另一個境界了
即使電子性能不比它牌亮眼,成相表現卻一值讓人無法小覷


當今世上,能結合底片、鏡頭、感光元件通通具備自主研發及生產實力的大廠,
我想富士應該有資格自稱「僅此一家」。

他的實力真的是沒得懷疑的。只可惜在消費者這部份,並沒有辦法感受到那樣的整體成果。
-= 散仙 =-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