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ke speed wrote:ZF or ZF...(恕刪 Leica是拼原料 Zeiss拼鍍膜,所以⋯⋯Leica貴是有原因的0.95,一般人應該不會很常用到吧 就MTF線,老鏡都很難看,就現代鏡來說,Zeiss鏡的MTF還輸日本鏡呢
這是FUJI中片幅的場子,容我長話短說反正樓主也是轉接黨的,老哈蘇CF鏡表現如何自然是有圖有真相的中片幅拍大景才是王道ZF.2跟ZM比CP值比較合適吧.....想跟其他鏡頭比,個人認為還差很遠話說Leica Noctilux當年最便宜是5.6萬吧,Noctilux說:要比紫邊的話,先做出光圈一樣大的再來比吧就說了MAMIYA SEKOR 80F1.9這中片幅鏡頭光是大光圈就壓死一堆人了....個人是花四千台幣搞定(好像還有點貴)要比CP值就找它比比看吧那個說ZEISS拼鍍膜的大大,那你為什麼花錢收一堆CONTAREX然後把CONTAX一直丟出去呢還是CONTAX都放在冷凍櫃裡
junk89 wrote:這是FUJI中片幅...(恕刪) 哈哈哈~ 這真的要說明一下(偏離主題一下~ )Contarex是個頂點, 但沒辦法接減光鏡, 所以Contax是最好的方案我習慣用F4-F8的光圈來拍, 說實話, 跟現代鏡來比不見得會比較差, 但價錢一定便宜所以我的常用鏡是Contax, 若是中判則是哈蘇老鏡(最啥選哈蘇? 便宜、畫質棒又可以上減光鏡, 還有我是V系統底片玩上來的 )另外, 我有產地情節, 我手中現有的日鏡應該只有兩顆(其中一棵是ZF.2 15/2.8)還有, 我可沒說拚鍍膜是不好的阿~ 而且德製蔡頭可也是要破10萬台票的~如果單純討論Otus和Milvus, 在f5.6-f8之間, Otus不見得討得到便宜若有輸出大圖或全畫素輸出需求再去討論鏡頭的極限吧所以討論解相力比較沒意義我個人的經驗, Contarex/Contax這類的70-80年代老鏡撐得住Sony A7RII的摧殘(4200萬畫素)但因為Contarex/Contax沒有Sony原廠的加持, 所以要銳化一下下(以LR來說, 加5-10就可以)所以我才說老鏡沒那麼不堪(這所謂的不堪並不是指老鏡不好, 而是每個人對老鏡的觀感不同, 只好保守點講)老鏡有個問題, 就是沒數位修正, 所以要選變形小的鏡頭, 蔡頭就是首選GFX沒用過不敢說, 但老飛思的後製可玩性很大
續蓋我覺得之於全幅不一樣的地方,是在高反差環境且不做機身後製的調整下,顏色的層次更自然了一些DSCF7575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原始檔 (大逆光),這張是63mm f2.8拍攝的,逆光下的表現很優異,鍍膜肯定下了一翻苦工,最棒的地方是背光的細節仍然很清楚,如果能用RAW檔來調整,效果一定會更好。▲ 很難想像直接拍攝,沒有調整DR400,背光下的照片不會黑成一沱DSCF7579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加上軟體的後製後,如虎添翼,在沒有補光的情況下,也不需要使用HDR(或疊圖)的功能,就可以同時保留亮部、暗部細節假以時日,也許搖黑卡就會成為過去式了。
續…Nikon noct. 58mm f1.2夜之后,雖然100%不能整個蓋住中片幅的成像,但也足夠使用了。DSCF7709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f2.0DSCF7613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f1.2DSCF7679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f8.0
感謝分享小弟很有興趣, 應該會以拍風景為主,想說lowrence兄如果方便是否能多分享一些用這顆變焦廣角部分的風景照心得那顆23mm售價也還算可以(看外國網站寫USD2799...有點半信半疑...), 到時看實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