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新手買鏡頭求教

是這樣的,剛進入攝影領域...準確來說是剛進「新手村」的小弟,4月計劃去大陸南京、上海之類的城市逛個幾天,突然發現以前(鬼迷心竅買下)的三星相機不能用了,於是想買台便宜的富士用一下。

個人因為不太愛軍艦頭的關係,機身的話大概會是XE3,至於XT20、XT2、XT30之流的就不考慮了,一是太貴,二是新手也用不上,反正畫質不差多少,將就用吧。

不過鏡頭方面就有點麻煩,小弟比較想一鏡出遊,加上覺得像上海這類城市,太廣的鏡頭估計很少用到,目前想法是買(網上說)最萬用的23.4(23.2太醜),拍拍街景、歷史建築。

然後有朋友就說新手直接上定焦,可能會有點「越級打怪」,用得綁手綁腳,提議我改買18-55加35,說價錢不比23.4貴多少,但焦距會方便很多。

我就糾結了,一來怕兩支鏡頭要換來換去,還不如一支好鏡用到底,太遠太近時就用腳變焦;二來經常聽說等效35mm是黃金焦距,進可攻退可守,用途最廣泛。

想請問大家,23.4一鏡出遊值得考慮嗎(目前打算)?還是該聽朋友說的,改買18-55加35好呢?

2019-03-23 23:5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新手 鏡頭
1.變焦首推XF18135:假如套用FF慣用的大三元習慣與思維,約略等效的
XF1855通常都會備著;但是入了富士之後,才”重新”發現18135這個焦段
配APS-C會更適當;以前用C家的18135...大概就是便宜焦段方便,丟給親友
出遊或錄影用途很無腦...坦白講自己沒很瞧得上眼從未給予“應有”的重視,
所以根本沒在自用;後來入貴很多的XF18135...其實是為了WR,當時APS-C耐候
畫質又夠用的天涯鏡沒什麼可選的(富士更是唯一),所以當時入手價並不便宜
還是買了,畢竟它的定位用途很明顯,天氣不好勘勘景就湊合著用吧;
用了之後才發現”原來如此“啊,要拍個人像或壓縮風景還是很堪用的,只是以前
基於”不是什麼高階鏡”以及套用FF思維的偏見連試都沒去試,所以不是不好用
而是不會用!入了這支以後XF1855就罕用了,雖然接在Xpro2上不是那麼合適
平衡,但出門在外焦段方便與耐候優先,而且也沒重到難以忍受其實也還好,
所以這支後來居上成了日間的機身蓋,大光圈定焦反而成了備用;

2.23(等效35mm)的困境:是泛用還是樣樣通樣樣鬆?
質疑35視角一定會被很多人劈”外行”...因為慣用愛用這個焦段的用戶太多了,
不過我正好就是那個不知道怎麼用的笨蛋,所以姑且參考看看吧;
我定焦鏡一堆但一般在用還是會以高階變焦為優先,除非拍攝主題與目標很明確,
才會依需求選用特定焦段的定焦鏡頭;拍了這麼久,對於非要求35mm這個焦段的
需求一直很模糊,標變上機後幾乎沒想過要拔下來換35 1.4(後來乾脆出掉換比較
便宜的Sigma35 Art,但也僅是備著而已),以前大光圈廣角定焦選擇比較少是這樣,
現在選擇愈來愈多更是如此;相對之下,大光圈定焦比較會想到的是14,20,再來就
直接跳到50,85,135,這些定位與用途都很清淅,腦中要什麼畫面要求就去抓哪支
鏡頭,不太明確就無腦上標變,所以35的獨立存在感就消失了;這是在FF上的狀況;

當年初入富士X-System的年代還是以定焦打天下的(連XF1855都還沒出現),
所以一開始就先入XF14,18,23,27,35都試試,後來出了XE2丶1855kit才一起進門;
有了1855之後沒猶豫太久,XF14,18,23,27就都出掉了,後續換成XF18135,23 F2
(為了耐候與小支搭Xpro2),35 F2(舊F1.4也留下),56 F1.2,現在就剩這幾支,然後
出勤率最高的還是老XF35 1.4與XF18135(因為隨拍女王人像居多);假如我只有
富士單一系統的話,會考慮再入的鏡頭大概只剩下XF16 F1.4了,其他的考量到
價錢丶體積丶規格與用途的話...恐怕比較缺乏積極的誘因吧!
XF16-55mm F2.8

Hermitissimo wrote:
1.變焦首推XF18135...(恕刪)


感謝大大的推薦,只是芍我來說18-135好像有點太大,光圈也比較小,據說畫質也比18-55差一點,小弟此行暫時不會考慮了。

其實我最近惡補了一大堆評測,知道18-55跟35風評極佳,也看過板上35的照片,拍人很好看。只是以前都是帶小DC出遊,有點擔心要邊走邊換鏡頭,會不會變成一種旅行中另類的負擔?

(其實也考慮過15-45加35這個組合,更便宜焦距更全面,只是朋友說這支很爛,就放棄了XD)

spader wrote:
XF16-55mm...(恕刪)


這支...體積跟價錢都超過小弟預算了。
Hermitissimo wrote:
1.變焦首推XF18...(恕刪)


我也是用18135的鏡頭,
我覺得這個配apsc真是太方便了
有時候要取景,就用長焦段拉過去,這樣構圖方便多了
之前用標準焦段都有點想哭,有時候都覺得好像少了一段這樣

ixk wrote:...以前都是帶小DC出遊,有點擔心要邊走邊換鏡頭,會不會變成一種旅行中另類的負擔...

有把握只帶其中任何一支也行啊,只是出國的話除非舊地重遊可以放心取捨,
否則依我習慣有車有飯店可以放,所以都是有備無患,能塞得進背包的就用力塞,
反正下車要步行(或出門)之前再決定帶什麼下去就好了,腦中沒特定想法就上標變,
有刻意要拍女王或親友才上定焦(隨身一定同時會至少帶一台中高階DC),

這樣即使一天慢慢純步行隨便逛個10幾20公里...以前多用大單反都還算受得了,
現在無反又更輕便一些,目前攜行總重量其實沒減少,只是兩機兩鏡(以上)變得
可以忍受甚至可以輕鬆應付,那我行前就更不需要浪費時間去煩惱要帶什麼,
現代網路照片與辜狗這麼方便,時間花在多做點功課會有更實質上的意義,
到了當地就放輕鬆一點別讓拍照成為負擔,常常忘了拿起相機猛拍不見得是件壞事!

Hermitissimo wrote:
有把握只帶其中任何...(恕刪)


是啊,畢竟旅行不是每個月都去,鏡頭焦段不帶齊全一點,似乎不是很理智的事。我再好好考慮朋友的推薦,畢業18-55跟35都是好鏡,相比23,後者可能更適合新手去捉住主題,謝謝
laurent5680 wrote:
我也是用18135...(恕刪)


YOUTUBE上的攝影老師,真是每家說的都不一樣,我之前看的影片都大力推薦等效35mm,其中記得有一句「買你買得起最貴35,最便宜的50」.
ixk wrote:...後者可能更適合新手去捉住主題...

是的,傳統練基本功的單隻眼睛人文視角,多用用無妨;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用APS-C要求散景,實體焦長最好大於35mm,
拍半身人像有虛化但不至於完全搞不清楚身在何處,這點倒是挺實際的;

反正兩支35都不算貴,要買要賣都不會造成太大負擔.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