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在日本打工換宿時,宿主家裡收藏著一把拼板舟用的槳,是早年宿主年輕時期去蘭嶼時帶回的。連外國人都能走到台灣離島,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卻連自已國家都沒走遍過,於是下定決心要找時間來探訪這個藍色的島嶼。只不過隔了十年才成行...
器材
Fujifilm Xpro1
Fujinon XF16-55 / F2.8
Zeiss 12 / F2.8
還有一些基本腳架、機械快門線、備用電池、手電筒(島上沒什麼路燈所以很重要)、黑卡等
行前準備
其實本來去年就要去蘭嶼,無奈不知道島上剛好有國際馬拉松,訂不到床位只好作罷。
三月初查了一下今年馬拉松日期,不在4月份,再看一下農曆避開月圓的時間,便速速預約背包客棧及船位。
因為覺得飛機機位少加上停飛因素不穩定,這次選擇從屏東後壁湖坐船前往;前往蘭嶼的船班除了後壁湖港還有台東的富岡漁港。(想前往蘭嶼的朋友們也可以直接請背包客棧業者代訂)
出發
去蘭嶼不難,難的是有沒有想去的衝勁。
由於自身在北部工作的原因,光是開車到屏東就要4、5個小時以上,還不包括坐船的2小時。然後回程一樣再一次。單程花費6、7小時,飛機都能飛到北海道了。(選擇自行開車的朋友請注意精神體力,安全第一)
小簡介:
蘭嶼港口"開元港"所在的部落是椰油部落,位於西岸,逆時針走依序是漁人(機場旁)→紅頭→(經南迴到東岸)野銀→東清→朗島,再經北迴回到椰油。在紅頭的鄉公所旁還有一條中橫可以直達野銀部落。島上就這兩條大路,隨便走不迷路。(路上騎車請慢行,路況沒有很平穩)
Day 1
到港下船領完機車,把行李丟在背包客棧內後,先來探險啦
01.青青草原

02.青青草原

03.清徹的海水

04.Hello你好,蘭嶼藍

05.藍白色圍牆的另一端是台灣人都要向這塊土地及島民們說聲謝謝&抱歉的地方

06.背包客棧的天空

07.氣象站遠眺東岸(氣象站的坡真的很陡,請把車子停在路邊走上去喔)

08.氣象站西向被擋住,所以只好拍拍氣象站內部

09.氣象站

10.氣象站內毀損的建物

11.夕陽已下,路燈照映著遠方的家

12.路上的旅人,溫暖著旅人的身心

13.乘著風,望著海。來瓶蘭嶼才有的人之水吧。(人之水為當地僅有的手工啤酒,帶有桂花香味)

Day 2
別於第一天的快速環島,今天開始來個深度探險
14.今早的天空

15.早上撥了點空寫了明信片而來到郵局附近。化繁為簡,又簡又滿。

16.展示用的地下屋入口

17.部落長者說著屋內吊著越多家禽頭骨代表著家裡財力越雄厚

18.當地典型的圖騰

19.長者說如果不會自已蓋地下屋、造拼板舟,是沒辦法成家的

20.信仰是種力量

21.島嶼日常

22.兇咩

23.雅咩

24.曾經照亮漁師回家的指標--舊燈塔石梯

25.二位小情侶自拍完風一吹~一個Move~

26.沉靜的藍

27.累了就回蘭吧--開元港

28.綁住的只是我的軀殼,綁不住的是我那航向自由的心

29.夕陽龜

30.敬,我那爭戰多年的快門線--銀河龜

Day 3
31.僅存的地下屋群

32.飛魚季剛開始

33.每個家族的拼板舟圖騰或多或少都有不同之處--尊重百年習俗,請勿觸碰

34.現代與傳統的衝突

35.環島公路一景

36.小學洗手台都是拼板舟造型

37.未來勇士的起點

38.小朋友的祈望樹(為保護當事者,已將小朋友名字消去)

39.年份帶給我們的斑駁

40.印記,無所不在

41.靠天維生的主要耕作物--水芋(有錯請指教,謝謝您)

42.島上最後一日的夕陽依舊多雲

Day 4
43.再見,蘭嶼。有緣再見,島上認識的朋友。

後記
從出發前我就是設定帶本書到蘭嶼放空、Reset心情,不設定任何必做事項,一切隨遇而安。
蘭嶼不像澎湖、墾丁海上活動有很多,也不像金門、馬祖有豐富的戰地古績
取而代之的是它不大不小的剛剛好,可以很悠閒的深度探索
島民樂天的個性也讓人容易親近,尊重當地文化傳統,島民都很樂意和你交談(我遇到的都是)
我想
旅行哪需要什麼意義
跟在旅途中遇到的人互相交流自己的故事
Hello ,where are you from?
Where will you go tomorrow ?
留下一些屬於自己與彼此之間的故事
創造回憶,才是旅行中最大的收獲,不是嗎?
小島的魔力也治癒了我的厭世病,僅3日
回台等船時厭世病就回來了
有人說:如果一個人去蘭嶼,一定是因為"三失"。"失戀"、"失業"、"失去人生方向"
你問我找回來了嗎?
我說:我還得再去一次找找看
話多,圖多。
謝謝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