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巴黎、聖米歇爾山自由行15日(XE-2) 2015.1.15更新

前言
去年跟南法團在巴黎待了三天,除了團體行程外,也試著抓空檔自己搭地鐵找景點玩,但仍然有很多想去的地方沒有時間去;所以今年我和老婆就找了二位朋友規劃了8/15-8/29十五天巴黎和聖米歇爾山的自由行,而這也是我們的第一次自由行。行程規畫參考的有「安朵的巴黎慢慢走」、「收藏100種巴黎」和「自遊巴黎」三本書和網路上的資訊,很推薦「安朵的巴黎慢慢走」這本書,我們聖保羅村、鵪鶉之丘、聖馬丁運河和蒙馬特散步,乃至於拱廊街的選擇,都是照她的路線在走的,沒有太多知名的觀光景點,卻能看見巴黎的另一種風情。

交通
我們的機票是透過旅行社代訂的,這次挑的是長榮航空14:10飛香港,轉卡達航空飛杜哈,再轉一次機飛巴黎,於次日07:25抵達巴黎戴高樂機場。因為暑假旺季機票比較貴,為了省點錢,只好選擇轉二次機,用時間和些許不方便來換錢囉!
巴黎到聖米歇爾山,則是搭TGV到漢恩(Rennes),再轉巴士到聖米歇爾山。TGV的車票可直接在法國國鐵SNCF的網站上訂,選擇電子票的話,直接列印出來就可以使用了,非常方便。暑假期間的票大約是提早三個月開放預訂,早鳥票有不同的優惠價格,最便宜的賣完,價格就會變成次便宜的,依此類推到變成原價。最便宜的價格實在很殺,而且數量有限,所以一定要搶在開賣之初就預訂。巴士的票則是在漢恩的巴士站直接購買。聖米歇爾山從鎮上到城下則可以搭免費的接駁車到達。
至於在巴黎的交通我們則都是靠著地鐵和雙腳,另外還搭了一次聖馬丁運河遊船,是從奧塞美術館搭到拉維葉,遊船的票我們是在船上買的,還在船上拿到有拉法葉百貨折扣卡的DM(有的飯店也可以拿到)。

住宿
住宿則是在Hotels.com上訂的,其實如果不怕麻煩的話,建議可以考慮住民宿,價格會便宜些;不過我們不會法文,英文也很菜,想到要跟屋主聯絡就頭痛,所以最後還是選擇了飯店。我們在巴黎住的是馨樂庭聖日爾曼德普雷巴黎公寓飯店,飯店位置十分優越,就在塞納河畔新橋旁,到羅浮宮、聖母院等景點都很近,附近有幾個地鐵站可以搭乘metro和RER,交通十分便利,周邊也有超市和眾多餐廳,生活機能完善。房間空間大而且乾淨舒適,有小廚房可以烹調食物,櫃台服務態度也很好。這次我們在這住了十二晚(有一晚是住在聖米歇爾山,所以實住十一晚,但沒有退房),讓我們十分滿意。
在聖米歇爾山住的則是勒布朗羔羊飯店,飯店是位在城中的老房子,蠻有fu的,不過房間稍小,住起來沒有那麼舒適,但是晨昏夜晚在城中閒逛拍照很方便。

飲食
早餐多半是吃前一天買好的麵包,也許加個水煮蛋、沖泡式濃湯或者是從飯店大廳端杯免費的咖啡、鮮奶和熱可可的就解決了。
午餐則會視行程狀況找餐廳或者是外帶熟食吃,一般餐廳二道或三道式餐點價格約在15歐上下。我們吃過不錯的餐廳有「安朵的巴黎慢慢走」推薦在鵪鶉之丘的櫻桃時光Le temps des cerises和聖馬丁運河的La Marine,以及網路上推薦在蒙馬特的粉紅餐廳La Maison Rose。外帶的熟食如可麗餅、口袋餅及潛艇堡之類的約5歐上下,另外市集也會有很多吃的,我們在巴士底市集吃的海鮮飯還不錯,不過烤雞就太柴了(還有一餐在餐廳吃的也是如此,不知法國的烤雞是不是普遍都是這樣,燉煮的則還OK)。
晚餐沒空的話就一樣買外帶熟食,有空的話就回飯店自己動手煮;不過多半是泡麵加蛋加菜而已啦!只有一餐是煮了從巴士底市集買回來的蝦子和淡菜。
至於甜點是到巴黎一定要吃的,尤其是馬卡龍,雖然我並不愛吃,但不吃好像沒到過巴黎,所以吃了Pierre Herme和Laduree二家,口味都偏甜,只有莓果口味的酸酸甜甜感覺稍好些。另外我們還吃了蒙特戈伊街巴黎最古老的Stohrer甜點店(英國女王也來吃過)、蒙馬特的Arnaud Larher甜點店和瑪德蓮教堂旁的Fauchon食品店,這幾家店的甜點都還不錯。
左岸咖啡也是一定要來朝聖的,不過主要是喝名氣和氣氛的,咖啡味道只能算普通,還是義大利的咖啡好喝。其中最有名的是花神咖啡和雙叟咖啡,我們則挑了觀光客少些的調色盤咖啡。
冰淇淋不論到哪個國家一直都是我們的最愛,每個地方只要看到冰淇淋都要吃上二、三球,反而這次在巴黎吃的少了,一共只吃了三次。連鎖的義大利小天使Amorino冰淇淋店在巴黎還蠻常見的,它的冰淇淋香濃綿密,店員還會把冰淇淋做成花朵狀。在拉丁區的Gelati d'Alberto冰淇淋則較為清爽,但也很好吃,店員一樣會把冰淇淋做成花朵狀。不過巴黎最有名的冰淇淋則是貝蒂永Berthillon,也還蠻好吃的,但是我和老婆最愛的還是Amorino啦!
而水果只要是當季的都還蠻好吃的,哈密瓜、各種桃子和葡萄都很甜,比較特別的是吃了新鮮的無花果,不過有點青草味,大家的反應都不太好。
至於聖米歇爾山,原來還耽心它的餐廳少,會找不到餐廳吃飯,所以帶了麵包以備不時之需,沒想到我們多慮了,聖米歇爾山的餐廳還不少,價位和巴黎差不多,我們吃的Les Terrasses Poulard Bar Restaurant這家餐廳還不錯,尤其是餐後甜點。

衣著
不知是否是今年天氣異常,即使是八月,入夜後低溫僅有12、3度,建議洋蔥式的穿法,方便因應不同的天氣。如果晚上要登艾菲爾鐵塔、聖母院鐘樓或凱旋門的,因為高處風大,最好帶件防風保暖的外套,不要像我帶著感冒回家。

博物館、美術館
這次我們是在機場的information花了42歐買了二日的museum pass,用在聖禮拜堂La Sainte-Chapelle、萬神殿Pantheon、奧塞美術館Musee d'Orsay、凱旋門觀景台Arc de triomphe de l'Etoile、聖母院鐘樓Cathedrale Notre-Dame de Paris、橘園美術館Musee de l'Orangerie和羅浮宮Musee du Louvre,另外花了2歐參觀羅丹美術館Musee Rodin的花園、5歐爬艾菲爾鐵塔La Tour Eiffel、10歐參觀加尼葉歌劇院Opera Garnier和9歐參觀聖米歇爾山修道院abbaye du Mont-Saint-Michel,還免費入內參觀了小皇宮Petit Palais。聖禮拜堂的花窗很美,喜歡印象派畫作的人則不可錯過奧塞美術館,凱旋門和艾菲爾鐵塔上適合看巴黎夜景,聖母院鐘樓的小怪獸很可愛,橘園美術館的莫內睡蓮超壯觀的,羅浮宮則是藝術品及考古文物的寶庫,2歐可以看到羅丹的沉思者和美麗的花園很划算,若沒去看凡爾賽宮則可以考慮去看看金碧輝煌的加尼葉歌劇院,聖米歇爾山修道院更是不可不看。想省錢的人可以考慮每個月第一個周日國立博物館免費日前往參觀,不過當然就要有人擠人的心理準備了。我們參觀奧塞美術館和羅浮宮則是選在有開放夜間參觀的日子,在下午三點左右入場,幾乎不用排隊,館內人也少很多,參觀起來比較舒服。提醒一下,聖母院鐘樓上午往艾菲爾鐵塔方向是順光,不過小怪獸會黑掉,過午頂光可能會好些,下午則轉為逆光,再不就要拍夕陽或夜景。

小叮嚀
大部分的人都說巴黎的治安不好、人也很冷漠,但這次除了一開始在機場RER車站被騙外,碰到的人都很nice,當然在巴黎的時候我們還是小心翼翼的就是了。證件、信用卡和用不到的錢都放在貼身的隱藏式腰包中,每天要用的錢則分散放在幾個口袋中,後背包改背在胸前,以免宵小覬覦,晚上不走暗巷,拍完夜景手上的腳架也可以當防身武器,多少也有些嚇阻作用。再回頭說說被騙的那件事吧!話說通關領了行李後,心情輕鬆愉快的準備搭RER B到巴黎市區,眼看購票櫃台排了一堆人,我們就決定使用售票機買票,選好目的地和張數後,錢卻怎麼也投不進投幣口,這時有人靠過來說可以幫我們用信用卡付款,我們再付現金給他。我們不疑有他,心裡還想著:真是好心人。XD真是蠢的哩!拿了四張票也沒有檢查就付了錢,結果有一張不能進站,再檢查另外三張也只買了一站而已,當然騙子已逃之夭夭不見蹤影了,只好自認倒楣重新買票。還沒進到巴黎市區,每個人就先損失了9.75歐,怎麼會這麼容易被騙呀!弄的我心情超沮喪的。事後再回想,他應該是沒有刷卡取票,而是取消付款,再以手上先準備好的票給我們吧!以上就是我們的切身之痛,提供大家參考以為警惕。
另外巴黎的馬路很多高低不平的石板路,請穿好走的鞋並注意腳下,我們其中一位朋友在蒙馬特扭傷了腳,導致她後面三天的行程幾乎都泡湯了,千萬要小心行走呀!

攝影器材
我原來使用的單眼相機是Minolta/Sony的系統,因為年初用了近十年的底片機鬧脾氣,而且也不想背著沉重的背包出國自助旅行,所以就決定換微單眼囉!考量照片的顏色及相機的外型,最後就選擇了Fujifilm。這次出國我和老婆就各帶了一台XE-2,另外共帶了XF18-55mmF2.8-4 R LM OIS、XF10-24mmF4 R OIS和XF60mmF2.4 R Macro三顆鏡頭,另外還有一個沒用幾次的外閃。

拉拉雜雜的說了這麼多,接下來就看看照片吧!其他更多的照片在Polo的Xuite相簿,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去看看。

Day 2
飛機上的晨光-卡達航空


巴黎地鐵Palais Royal-Musee du Louvre站-像不像鑲滿了彩色寶石的皇冠?恰好和地鐵站名相配。


國虎屋拉麵-陰錯陽差成了我們在巴黎的第一餐,不便宜而且不合我的胃口。


Galerie Colbert拱廊街-我們這次總共造訪了六條拱廊街,而這是第一條,與Galerie Vivienne拱廊街比鄰,卻完全沒有Galerie Vivienne拱廊街的人潮。
拱廊街多半建於150-200年前,廊道上以鋼架和玻璃天棚覆蓋,是個感受舊時光、探尋老東西或是喝茶品酒度過悠閒時光的好地方。




Galerie Vivienne拱廊街-號稱拱廊街的女王,也是最熱鬧的拱廊街,這是拱廊街旁公寓的樓梯,從大門欄杆的縫隙中拍攝。


午後陽光悠閒的灑在拱廊街餐廳的桌椅上。




巴黎皇家宮殿-左邊的是老婆,中間和右邊是二位朋友。


到處可以看到閱讀的法國人,不像我們都在滑手機。


巴黎皇家宮殿整齊的排列著黑白條紋高低不一的柱子,總成為人們擺pose的小小舞台。


法蘭西學院


調色盤咖啡-左岸咖啡中的一家,吧台上掛著許多畫家留下的調色盤,而這也是店名的由來,據說塞尚和畢卡索也是座上常客。少了觀光客的調色盤,卻更貼近巴黎人的生活。你看,還有人在那打牌呢!


未完!待續...
2014-12-27 1:31 發佈
polochou wrote:
前言去年跟南法團在巴...(恕刪)


雖然未完,待續;但是看別人辛苦分享的遊記當然加分先。
專業po文~人工至頂
-------------------------------------------------------
通常這類型旅拍,看一張就知道是不是要繼續看下去~
當然也要看文有無精彩!
polochou wrote:
前言去年跟南法團在巴黎待了三天除了團體行程外...(恕刪)


拍得還不錯,感謝分享
謝謝大家的賞圖。之前因為出國都是跟團,所以在其他論壇都只有貼圖沒有寫過遊記,在想第一次自由行的經驗也許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所以才有了這篇,不過寫的不好,就請大家包涵囉!
Day3
今天一整天都是陰天,照片拍出來都灰灰的,看起來有點傷眼還請見諒。
巴士底廣場七月柱-就是課本上在法國大革命被人民攻破的巴士底監獄舊址,上頭矗立著52公尺的青銅柱。柱頂的自由之神右手拿著火炬,左手拿著一段斷掉的鎖鏈,展翅奔馳,象徵自由戰勝專制。基座上大大的1830年7月27.28.29日,咦!為什麼不是法國國慶7月14日呢?年代好像也怪怪的,原來七月柱紀念的是七月革命,而不是我一直以為的法國大革命,這誤會可大了呢!柱身分成三層,刻了密密麻麻的名字,紀念那三天殉難的烈士。題外話,雨果名著悲慘世界(孤星淚)也有革命的場景,我也一直認為是法國大革命,但其實是巴黎共和黨人起義(六月暴動),這真是天大的誤會呀!法國的自由民主並不是只靠一次法國大革命就成就的,千萬別再看到革命就認為是法國大革命了。


巴士底市集-市集在巴士底廣場北面的長型公園中,營業時間是週四和週日07:00-13:00。這兒的攤商都還蠻熱情的,比起冷冰冰的超市要生動活潑的多了,而且市集的商品價格也標示的還蠻清楚的,購買時並不會因為語言的隔閡造成困擾。我們超喜歡逛市集的,因為可以感受到滿滿的生命力,也是貼近當地人生活的最好方法。


排列整齊、壯觀而有美感的蔬菜,除了賞心悅目外,也讓人購買慾望大增呀!真懷疑這些攤商是不是藝術家來兼差打工的。


在這買了可頌和長棍當早餐,繞了一圈回來,原來滿滿的長棍麵包差不多都賣完了。在這還碰到二位法國阿伯要跟我們聊天,不過不會法文的我們,只能用也很蹩腳的英文和微笑(傻笑)勉強做點國民外交囉!


海鮮飯-我們的午餐之一,秤重賣的,一人份左右一盒約7歐,裝盒後沒有蓋子只用紙包一下,所以拿的時候千萬要小心。我們還在排隊時,一位同樣來自台灣的旅客要向我們說明價格和份量時,沒拿好只抓到包裝紙,只見盒子在空中翻滾,然後海鮮飯就灑了一地。害我們覺得很不好意思,就再買了一盒海鮮飯給他。


在這攤買了淡菜和蝦子回飯店煮,法國的淡菜個頭比台灣淡菜(孔雀蛤)小很多,口感也比較軟嫩。


烤雞-我們的另一道午餐,前言說了肉有點柴。店員倒是很可愛,會擺pose給我們拍照,裝烤雞的袋子也很搞笑,是一隻拿著打火機的雞。


一格格排列整齊的蔬果,就連杏鮑菇和蒜頭都一個個排好,感覺就比我們市場裡一堆堆的樣子有價值。




塞納河畔的書箱,收起來就是一個個綠色的箱子,打開來則變身為一間間攤販,販售著書報雜誌、明信片、海報、紀念品和巴黎的人文氣息以及浪漫風情。




巴黎沙灘節-夏天塞納河右岸就會化身沙灘,原先是讓沒錢沒閒的巴黎市民就近有個度假的地方,卻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湊熱鬧,成為如嘉年華一般的盛會。今天天氣陰冷,沙灘上沒什麼人,在橋上路過拍了幾張照片,想說等天氣好些再來欣賞比基尼美女,啊!不是啦!是塞納河沙灘風光。沒想到今天就是活動的最後一天,殘念了,我的比基尼美女,糟糕!又說溜嘴了。


聖雅各塔-昔日屠宰場聖雅各教堂僅存的遺蹟。


巴黎藝術拱廊&綠蔭步道-從巴士底到凡仙森林的廢棄高架鐵道再造而成,下方拱廊成為藝術家販賣藝品的場所,上方鐵道則成為空中綠蔭步道,而這也是愛在巴黎日落時男女主角散步的場景。




里昂車站-是巴黎通往東南的門戶,去年從南法回巴黎的時候,搭的TGV就是到里昂車站。建物主要是在1900年萬國博覽會時改建的,和那時期的其他車站、奧塞美術館和大皇宮一樣,大量採用鋼構和玻璃建築。


里昂車站外觀最顯眼的就是大鐘樓。


貝西橋-和比爾阿克姆橋一樣是橋上橋,在一般車道上再建了地鐵道,地鐵道下方則作為自行車道。


西蒙波娃橋-西蒙波娃是法國作家和女性主義者。西蒙波娃橋線條優美,跨越塞納河連接貝西公園和密特朗圖書館。


未完!待續...
好棒啊感謝分享,期待後續的照片,最近也在規劃蜜月旅行,看了真想去法國
polochou wrote:
前言去年跟南法團在巴...(恕刪)
Day4

聖厄斯塔許教堂-是以聖母院為藍本所建的教堂。agnes b.旗艦店就在隔壁巷子內,而Les Halles市場也在旁邊,是一個大型的綜合購物商場,附近夜間治安不太好,請注意安全。


傾聽-聖厄斯塔許教堂廣場上的大人頭雕像,幾乎每個人都要爬上去和它合照。


Stohrer甜點店-位於蒙特戈伊街上巴黎最古老的甜點店,是法王路易十五來自波蘭的瑪莉皇后嫁到法國時帶來的甜點師傅Stohrer開的甜點店。最特別的甜點是Baba au Rhum,也就是吸飽萊姆酒的蛋糕,朋友買了一個,不小心在背包裡打翻了,整個背包都是酒味,就知道它的酒味有多重了。


蒙特戈伊街上吃著甜點的小朋友-因餐廳和甜點、麵包店林立,號稱巴黎之胃。


Passage du Grand Cerf拱廊街裡騎著四輪車跑給爸爸追的小男孩,金髮碧眼肉肉的臉蛋,超可愛的。


Passage du Grand Cerf拱廊街-進駐許多年輕設計師開設的小精品店,連店招都很美很特別。


Passage du Grand Cerf拱廊街-Cerf是法文鹿的意思,拱廊街也名符其實的掛著鹿頭。


Passage Bourg-Labbe-沒落的拱廊街,即使就在Passage du Grand Cerf拱廊街旁,但沒有商家、沒有人潮,只能靜靜的躺在被冷落的角落,慢慢的被記憶遺忘。如果喜歡安靜、落寞的感覺,歡迎來這品嚐。


無邪噴泉下無邪的小姐弟-無邪噴泉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此地原為葬有二百萬人屍骨的公墓。


龐畢度中心-展覽現代藝術的博物館,因為我們對現代藝術沒興趣,所以就沒進去參觀了。


史特拉文斯基噴泉-龐畢度中心和聖梅里教堂間的噴泉,後方就是聖梅里教堂。


由丁格利和妮基夫妻聯手打造,呈現俄國作曲家史特拉文斯基的音樂風格,鮮艷、現代感十足,卻又而充滿童趣。


龐畢度中心-與巴黎其他建築的古典氣息大異其趣,被人戲稱為「市中心的煉油廠」,外露的支架和管路,真的還蠻像石化廠的。其實不同顏色的管路各有不同的功能,紅色是電梯、藍色是空調、綠色是水管、黃色則是電線。


孚日廣場-巴黎最古老的廣場,由亨利四世興建,原稱皇家廣場。被36棟紅磚黑瓦尊貴建築所包圍形成的正方型廣場,雨果故居亦在此處。


蘇利宅邸-亨利四世的財務大臣-蘇利公爵的府邸。


蘇利宅邸的法式花園。


穿過蘇利宅邸的通道就來到孚日廣場,廣場週邊建築下方均有優美的拱廊。


聖保羅聖路易教堂。


聖保羅聖路易教堂和菲利普奧古斯都牆。


桑斯公館。


聖保羅村十四世紀老房子。


巴黎市政廳-自十四世紀起即為巴黎的行政中心,現有建築為法國革命時期大火燒毀後所重建。


聖母院-哥德式建築的天主教堂,也是巴黎最具代表性的教堂。廣場上有個原點(Point Zéro),是法國丈量全國各地里程的起點,傳說踩了原點的人會再回到巴黎,雖然上次我沒踩原點,但老婆踩了,所以我也跟著回來了。


莎士比亞書店-在巴黎卻只賣英文書的書店,台灣則是因為金城武為長榮航空拍的"I see you"廣告而爆紅。右側的瓦拉斯泉(Fontaine Wallace)是巴黎在辦世界博覽會時,為方便觀光客飲水而建,現今在巴黎很多地方依舊可見。


莎士比亞書店夜景。


聖母院夜景。


未完!待續...
不錯··不錯···既有圖片欣賞··又有好看的遊記··哪個鏡頭使用頻率最高???

faxcom wrote:
不錯··不錯···既...(恕刪)


因為是二人帶二機三鏡,所以除了XF60mmF2.4 R Macro這顆鏡頭外都很常用,其實XF18-55mmF2.8-4 R LM OIS這顆已經可以應付大部分的場景了,但若在室內又想把整個場景拍進去的話,那就要用到XF10-24mmF4 R OIS這顆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