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有兩顆常用鏡頭是18-55mm、35mm XF
我很喜歡35這顆的表現,而常用焦段大概是23、35、42-50左右。頻率約為23=35>42-50mm
我很想再購入23mm這顆,而我也知道定焦和變焦定位不同,但我又怕買了之後18-55的使用頻率又更低⋯請問各位,我應該是兩顆都保留待日後有機會使用,還是就把18-55賣掉,直接換23mm?
還是就乾脆不買23mm,18-55的23mm頂著用?
肉鬆鬆 wrote:
當鏡頭越來越多的時候,每支鏡頭用到的時間就少了(分攤掉了)
像我有23mm,後來又買35mm
定焦鏡其實都不重,多帶兩顆也沒以前一顆的重(NIKON 24-70)
23mm & 35mm 評價都不差 .... 也都是我常用的焦段!!
目前想先入手一顆23mm or 35mm , 看了許多比較還是遲遲無法下決定 .....
想參考多一些使用經驗 !!
因大大先有23mm,為何後來又想買35mm,不知肉鬆大對這兩顆鏡頭體驗後感想如何?!
Thanks.
防手震效果又不錯(可用低速快門),所以夜拍或室內都很堪用,ISO不易飈高;
但拍人帶景又是另一回事了,防手震不防人震,所以會有安全快門的問題,此時差兩級光圈才比較明顯!
這就得看樓主對可用ISO的接受度是多高了!富士在這方面的表現其實還是不錯的。
假如是在下的話…乾脆就厚著臉皮開內閃,或mount一支外閃手調,別一直閃的話一般人不會太在意;
另外,單就散景而論的話…23mm端F1.4一定會比55mm端F4效果好很多嗎?
APS-C片幅散景效果要明顯的話,焦段長一點容易多了;雖然這樣比並不公平(視角&距離),
只是在不多花錢活用手上現有器材的情況下,作出一些妥協是必然的,不見得凡事都器材先決!
倘若預算充足又不嫌麻煩,而且清楚自己拍攝的目的與主題的話,定焦當然是首選;
男人的防潮箱就像女人的衣櫥,彷彿永遠少些東西…通常是不易滿足的!
尤其每一支鏡頭都有其獨特性格,很難説誰可以完全去取代誰!其實理想的狀況比較像任務編組,
什麼情況帶什麼樣的器材;假如我是以人物為優先的話,有了1855也不妨礙多一支XF23!
但像我友人以拍景物為主的話,同一筆預算他就先入55-200,然後先換好一點腳架而不急著投資閃燈,
現有惟一那支定焦是XF14(拍大景),他現正在存錢打算入手XF60 Macro,將來拍小物更方便!
偏好的題材不同,預算與規劃當然不一樣;他連XE1都買二手的,也沒看他有什麼不滿意的,
拍攝成果也OK,但錢花得非常精省到位,也不會在乎週遭友人高檔新鏡一支接著一支入手的誘惑,
他自得其樂那也就夠了!
至於XF23…XF1855,XF35我也都有,每次在出門(朋友聚會,隨拍)前要決定只帶一支鏡頭的話…
反而是1855頻率最高,因為XE2有內閃,它又比較輕便,18端拍團體勉強夠,55端抓個小特寫也方便;
特別要拍女王或親人的話,則比較傾向於XF35,它相對輕便是其一,為人津津樂道的"立體感"更是主因!
…XF23…各方面表現都很好,很均衡,畫質當然比1855好一些,但焦段便利性完敗,
所以除非不方便或禁用閃燈,必須手持夜拍才會帶它;它視角比XF35方便,但1855更方便,
而且要突顯主題或求散景的話又不及XF35!
等效35mm這個焦段是各大陣營兵家必爭之地,XF23的表現絕對算得上是優等生!
只是它身在富士家…可能是其他鏡頭的表現也都很好,甚至於更有特色一點,
所以對在下"個人"而言…就少了那麼一個非用它不可的理由!
尤其它的體積重量(&價位),跟其他富士鏡頭擺在一起的話,彷彿就不是那麼吸引人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