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條件:X-E1相機,下午4點左右室內無陽光直射,窗口自然光。
相機設置:DR:400,H-TONE:-1,S-TONE:-1,SHARPNESS:-2,NR:-2,FILM SIM.:ASTIA,WB:AUTO,FINEjpg直出,M檔手動對焦(用AE鍵自動對焦)。
35鏡:35mm,ISO1250,F3.6,0.019sec(1/52),測光2.32

1855鏡:35.8mm,ISO1250,F3.6,0.018sec(1/56),測光2.29,開了OIS抗手震

下麵是兩張局部100%對比圖,我選取了帶文字的兩個部位來對比。
第一張是鏡頭正中的對焦點處,左35,右1855(點擊看原圖):

兩鏡的銳利度差別不是太大(或許1855的OIS抗手震有幫助),但值得注意的是,觀察原圖會發現,1855產生了更多的偽色(黑字邊緣有白邊)。同時,兩張的標籤顏色並不一致,35鏡更接近正常顏色,1855鏡顏色深了。另外,從圖片下方看,1855鏡產生的顆粒更明顯。
第二張是畫面左部1/5處,左35,右1855(點擊看原圖):

1855鏡勝出?1855鏡在35mm焦距附近最大光圈是F3.6,本以為會因此造成邊緣部份不夠銳利,但反而比35鏡更銳利清晰,也許又是抗手震立功了。另一點差距是1855用的是35.8mm焦距,或許文字剛好在比較好的焦段內。
總結:
如果開到100%來對比,1855鏡與35鏡相比畫質略差。但縮圖後並沒有那麼不堪,並且其開啟抗手震後可抵3檔快門,再加上富士機高ISO的可用性,使得最大光圈不再成為差距。1855鏡的對焦速度比35鏡明顯快,並且成功率高很多,鏡頭馬達聲音小。對於一般的旅遊拍攝來講,或許1855鏡適用性更高一些。
1855鏡比35鏡重了120g,長了一些,算遮光罩的話長更多,不易隨身攜帶,35的那個方形遮光罩真的不是為了馬蚤而是為了方便隨身攜帶設計的……
所以不同鏡會有不同的用途,如果經濟條件寬裕,並不一定只能二選一。先用35定焦拍攝使我構圖水準提高不少,這是變焦無法做到的。
測試的四大敗筆:
1.光照條件不好,導致必須拉高ISO,兩張渣劃比誰更差……
2.沒有關閉抗手震,對35鏡有點不公,但或許打開才算是1855鏡的真實力?
3.1855鏡並沒有精確調節到35mm焦距。
4.手持拍攝,沒有三腳架協助,這樣的適用性更強也說不定。
如果下次再做次測試,會找好光線條件下用低ISO,並開/關1855的抗手震做3張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