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先前I168大大已經寫了篇Z850的分享文,只是本著"敗家有理,分享不落人後"的小惡魔
精神,還是把這篇文章給寫下去了。
廢話不多,先來分享照片。
首先,外盒非常有質感,霧面包裝,加上稍微有點細長,長的有點像月餅盒.....
開盒照,隱約可以看到今天的主角....
這就是所有的配件,相機上方是充電與傳輸座,下方是電池。光這個電池就佔了相機快1/4的體積。
相機架在充電座上的英姿。Z850充電一定要靠這充電座,原廠沒有附額外的旅充。好在他的電池續航力驚人,要把充電座帶出門的機會應該不大。
左手邊的控制鈕。這邊沒有什麼太特別的地方。上方的轉鈕是用來控制拍照模式,像是光圈先決,快門先決,手動,情境模式....等等。下方的圓形五向按鈕則是用來選擇情境模式或是選單上的選項用的。下方DISP按鍵用來控制LCD上顯示資訊的多寡。這是我覺得Z850的一個優點,因為可以按這個鈕來讓LCD上顯示即時的曝光histogram。對於曝光控制有很大的幫助。
在這麼小的相機上,casio還是決定要給他裝一個光學觀景窗。從這個觀景窗望出去實在是有"以管窺天"的感覺。左方兩個按鈕可用來快速的選擇快門模式(單張,連拍...等等)以及其他基本的拍照選項(iso值,對焦模式,白平衡...等等)。
正面照。鏡頭右上方兩個圓孔,大的那個是觀景窗,小的是補光燈,用來作暗處對焦以及影用的。
正面鏡頭伸出來的樣子。(不好意思手震到)
z850與一張信用卡大小的自助洗衣店儲值卡比較。Z850只比信用卡稍微大一點點。
背面螢幕開機照,LCD上面顯示的是情境模式選單。Z850提供35種情境模式。對於決大多數的場合都可以找到對應的情境模式。而且在選單裡提供了簡單的明。比如"人像模式",它的設定是
"Enhanced flesh tones
Setting zoom to telephoto
blurs the background."
所以選對情境模式的話不但相機會幫你設好適當的光圈快門,還可以幫你省掉一些後製的工作。Z850最獨特的是提供了ebay模式,其實就是把照片大小調成適合貼在ebay上的大小。
相機排排站,從左到右:一代機Kodak DC260,五代機Olympus 770uz以及現在的六代機Z850。
疊疊樂當然是一定要的啦。咦,怎麼剛剛還在我手上的300D也跑去湊熱鬧?只好拿起我的PDA給他拍一張。畫質不佳請見諒。
看完Z850的寫真之後,也該看看他的拍照品質吧。以這樣大小的相機來說,他的照片品質真的是一流。底下的照片全部只有原圖縮小,沒有作任何其他後製。
廣角端 小光圈(7.9mm f/8)
廣角端 大光圈(7.9mm f/2.8)
中焦段 中等光圈 (14.2mm f/4)
望遠端 (23.7mm f/7.4)
望遠端拍麻雀 (23.7mm f/5.1) f/5.1 是望遠端最大光圈....
除了一般的閃燈與防紅眼模式以外,Z850還有柔閃(soft)與強閃(high power))模式。柔閃是用來拍室近距離人像,會讓膚色變得比較自然,不像一般的閃光會讓膚色變得慘白。強閃則是用來拍遠方物體的,據稱可以拍攝到12M遠的人像(我還沒測試過)。底下這張圖,左邊是使用弱閃模式,右邊是強閃模式。可以看到左邊的色調較暖,膚色較正常。
優點:
Z850最大的優點是輕巧易攜帶以及反應快速。這相機非常適合每天放在口袋中,隨時看到有趣的景象就掏出來搶拍。他的開機速度超快,按下電源鈕之後大概1.5秒就可以拍照。老實說,相機會比你先準備好拍照。操縱按鈕的設計上也儘量讓使用者以最少的按鍵來完成基本的拍照設定。另一個優點是上面提到的柔閃模式。有這功能就不會再把party裡的漂漂美眉拍成面無人色的吸血鬼了。
缺點:
Z850一個缺點就是相機本身對照片做的銳化有點過頭。所以要把預設的銳化值往下調一到兩格比較好。另外一個最嚴重的缺點,或是應該稱作是bug,就是對於細微的直線或是格線條的處理有問題。這問題在拍攝影片時尤其明顯。就是在有細線或是網格的地方線條會有輕微參差不齊(jaggy)的現象。現在大家都在等casio的firmware更新,希望可以修正這個問題。目前mobile01的上傳附件主機暫時關閉,等開放之後我再上傳一段問題影片給大家看。
小惡魔勸敗史:
就跟先前發表Z850分享文的I168大大一樣,基本上這支Z850是為了老婆而買。而且是兩年來的第四台數位相機,真是印證了"敗家之路無止境"的銘言。
我第一台數位相機是六年前買的,就是上面那隻巨大的柯達DC260。看到這幾年來數位相機的進步真是令人感嘆,不禁要向幕後研發人員的辛勞至上最高敬意。還記得這隻DC260在1998年剛出來時是頂級機種,要價一千美金,還是窮留學生的我當然買不起。不過一年半之後就降到七百多美金,我正好看到在一家拍賣網站有台refurbished(退貨或瑕疵品重新整修)的DC260,要價不到四百美金。這時我面前忽然冒出隻小惡魔,不斷告訴我"敗了它吧敗了它吧.....",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小惡魔,驚駭之餘在他的脅迫之下就買了這台DC260,算是我的第一代數位相機。
兩三年之後,老婆也買了台輕巧的canon sd200,算是我們的二代機。但是我們對他的照相品質不太滿意,所以後來狠下心來花了五六百美金買了我們的三代機--Nikon 5700。Nikon 5700是高階消費型相機。這相機真的不錯,只是老婆不喜歡,嫌他又大又醜,加上用了半年之後,小惡魔告訴我這相機已經無法發揮我的照相技術,於是在它慫恿下又敗了一台單眼數位相機Canon 300D(四代機)。夢寐以求的單眼數位相機終於入手,老婆跟我都很高興,我告訴自己該滿足了吧,至少幾年應該都不需要再花錢買相機。
用數位單眼拍照的日子是很快樂的,光快門"咖擦"的聲音就讓小惡魔滿意了半年,直到有一天,老婆忽然跟我: "你覺得我們是不是要買台隨身的備用相機?我們出去旅遊的時候萬一300D故障的話還可以有台小相機可以臨時拍一拍,而且我們又不是每天會帶300D出門,如果有台可以隨身放在包包裡的相機有多好。"深藏在心中的小惡魔再度被喚出,很快的五代機olympus 770uz就這樣的進了我們的家門。既然習慣了單眼相機,所以即便是隨身機也想買手調功能盡量多的相機,另外就是希望影功能強大,可以彌補單眼相機的缺點,最後在"輕巧隨身"的考量下,就敗了台Olympus 770uz。以mpeg4,十倍光學變焦加上光圈快門全手動的等級上,在當時就屬這台750uz最輕巧。
在兩台相機的服侍下,小惡魔乖了一陣子,直到上個月,老婆又了:"我覺得啊,其實這台770雖然很好,可是還是有一點大,放在我包包裡鼓鼓的。最近有好幾台相機都很輕巧....",就是這樣,這台六代機Z850被小惡魔請進了家門。至於這次小惡魔會滿意多久,我也不敢說了.....
今天晚上下雨,所以我只好在室內拍燭光。
底下幾張是用不同iso拍的,原圖縮小無後製。
iso 100 f2.8 1/3"
iso 200 f2.8 1/2"
iso 400 f2.8 1/5"
iso 1600 f2.8 1/15
平常Z850的iso只有50~400可以選,要1600的話要開到anti-shake或是high-sensitivity
模式才會有。我拍的時候是架在角架上拍的,照片上的模糊不知道是震到還是相機自己
的降噪效果造成的。
下面幾張是上面照片的原尺寸圖,我只是把每張的右下角裁切出來比較。用原尺寸看的話不同iso的雜訊差別就比較明顯。
iso100
iso200
iso400
iso1600
======================
To bobe:
我沒用過Z750, 不過根據網路上大家的評論:
Z850除了像素提升,畫質也是比較佳的。
Z850的LCD螢幕比750亮很多,大太陽下也看的很清楚。
Z850閃光較強,室內拍照非常有用。
Z850有輔助對焦燈。
但是唯一的缺點(而且是很嚴重的缺點)就是錄影品質有問題,在細線條處會有輕微扭曲擾動的現象。
Z750應該已經是一台相當不錯的相機,值不值得升級到850,大概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原因就是Z850的錄影品質問題:凡是在有線條的地方就會出現嚴重的鋸齒狀條紋。
dpreview網站上的casio討論區上很多人買了850後來也都退回去。
所以如果很在意錄影品質的話,850可能要先暫緩考慮,除非casio出新的firmware update
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只注重攝影,Z850 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好的超輕薄型相機。
錄影的問題到底有多嚴重呢?
底下是我老婆拍的影片(抱歉我沒有可放置大檔案的網路空間,所以放在rapidshare):
http://rapidshare.de/files/19177499/CIMG0071.AVI.html
仔細看看影片左側階梯邊緣的斜線,人行道上磚塊的線條,以及其他有直線的地方就會發現,
很嚴重的鋸齒狀以及扭曲。
底下是別人拍的,比較Z850與Z750。在一般拍攝情況下上述的問題並不是很容易注意的到。
http://chisoxfan.myphotoalbum.com/view_album.php?set_albumName=album01
但是請一定要看下面這幾段網路上某人拍的測試影片(750 vs 850),可以很明顯看出
850在錄影的影像解析上有非常嚴重的問題。很多人(包括我老婆)一看到這幾段影片就
立刻把850退回去。手上已經有850但是無法退貨的人請千萬不要看,否則會在你腦海中
留下永遠無法磨滅的陰影(不要說我沒有警告....

http://rapidshare.de/users/HV41KF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