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部分電子產品的壽命大部分都是設計以一年為目標,在一年左右會有老化或是故障的機會,一般兩年保或是三年保也是把預期因可能的故障發生所造成的費用攤在賣價內,產品本身的壽命還是以一年為基準點。
至於該鑑定會簽訂的保密協議書,狗狗也不認為消費者一定要拿到一份副本,因為裡面不會有規範Casio不得從事的行為,既然如此消費者拿副本的實質意義就不存在嚕,這方面的爭議點只有互相尊重的想法。
而該鑑定會的舉行,本來消費者以為他們的心聲被Casio聽到並尊重了,沒想到參加了之後覺得又被Casio欺負了一次,因為Casio是從產品本身的故障狀況來推敲消費者有哪些行為會造成故障,而不是從消費者的心聲來獲得從設計面避免會發生的問題。
總而言之就是Casio的相機除了本身常出相同的問題之外,一年後的掛點率更是勇冠群倫
問題有三點:
1. 產品過保固壞掉,廠商有沒有責任?
如果產品有明確的使用年限,而且廠商有明確的告知使用者,那麼使用者本身需要負責任。但是保固跟使用年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汽車保三年五萬公里,不代表這台車設計的使用年限只有三年。
2. 同零件反覆壞掉,是設計不良還是操作不良?
設計不良的東西當然會反覆的壞掉,操作不良也會反覆的壞掉,但是在正常操作下會反覆壞掉的東西,那不就是消耗品嗎?
3. 不同廠商的同類型產品,同廠商的同類型產品,有沒有相同問題?
如果大家都壞掉,那就叫業界常態,問題在壞掉能不能算是業界常態。有人拿NB做舉例,過保固後沒壞掉的NB還是有很多。硬碟是電腦組件裡面最常聽到壞掉的吧?可是過保固還能用的硬碟,我家也是有一堆...
--
P.S. 既然有版友自告奮勇接受點名,那是不是可以請這位版友抽空討論一下這幾點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