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台名片功能跟井字構圖輔助線的功能我喜歡...
不然每次要別人幫忙拍,跟他講半天要怎麼拍,
回來一看....人在正中間....


Jetter wrote:
但是為什麼又有這篇勸敗文呢....那是因為..每次出門..老婆大大只要看到我背起那相機包(內有:20D/電池/420Ex閃燈/3個鏡頭, 再外加MC-100的外接0.45廣角鏡). 馬上會出言禁止.
再加上有時要請老婆大大拍一下本尊 , 不是對焦對到後面的物體, 不然就是直喊重.... 因此有了想要再敗一部隨身機的念頭. 而這部隨身機對我而言至少要有下面幾點才符合我的需求:
大大所言甚是.....

每次出門一背起 Nova 5 的包包,
女友馬上就關切的問--你真的要背那個出門啊....很重耶...
來自天上的聲音.......
你真的給我背那一大包出門,就試試看....


結果只好再送走兩群小朋友,換回來一個一機一鏡一閃的小包包....Lowpro Offroad...
Jetter wrote:
3. Panasonic DMC-FX7: 500萬畫素, LEICA鏡頭, 2.5" LCD, 光學防手振, 但用的是專用鋰電, 而且網友一致評價為沒涷頭, 出門非準備個3個電池不可, 而且沒有繁中介面(聽說3月中進口的新機會加上繁中介面)
不知道是不是Panasonic 的都沒有凍頭....我的 LC33 上個月去日本...
兩個3號充電池拍個 50~80 張就不行了...五天下來,
把他自己的分內的6顆電池吃光光外,還把閃燈的四顆一併解決.....外加叫了3份(6顆)外賣...
一份外賣要 3xx 日元....粉痛耶.....


主人下逐客令了!當初添磚起樓,如今等著笑看樓倒....
pachingoooo wrote:
Casio Z/R系列的拍攝品質是鬆散的出名, 尤其是相片周圍的成相.....
但中央的部位成相是不錯的, 所以反倒可以拍出特殊效果, 凸顯主題~?
除去"四角鬆"的特質, 以及普普的LCD品質, R61真的是一部好機子~
周邊鬆散??不知道哪一台NT10000以下的DC邊角比較不鬆散的??
當初買R51前有比較過W1 & R51,
我覺得R51在f5.6的狀況下畫面的品質不論是中央還是邊角都比W1在f8.0的狀況時好~
不要講Casio R/Z系列,哪一台消費型DC 200g以下,邊角影像銳利?
連高階的消費機都做不到了........
不過,R51/61紫邊到是有點明顯,考慮要買之前蠻在意的,
但是多看幾台DC拍的sample之後發現......似乎便宜一點的機子都逃不過紫邊的命運,
再想想,某品牌的頂級消費機還有「紫色奇機」的封號.....
所以,瑕不掩瑜啦!
usen.chang wrote:
想請問一下,
這台QV-R61的鏡頭是壓克力(塑膠)鏡頭嗎?
還是其它材質的.
因為在多年前買了一台QV-2300,
聽別人說是壓克力鏡頭,無法使用很久.
而且容易刮傷,久了也會變形,
就像眼鏡的鏡片一樣,
有的鏡片很便宜就是壓克力鏡作的,
因為想換一台相機,
但先前的QV-2300給我的感覺不好(已經一年多沒有使用了),
可是看了這篇勸敗又很猶豫.
它的電池續航力等優點使我動心,
如果鏡頭確定不錯的話我就會買.
希望能有人為我解答. 謝謝.
首先說明,我不知道R系列內部有無壓克力鏡片.....
不用想太多啦!通常便宜的機子難免都會有壓克力鏡片~~
最外面那片一般人可以看到的鏡片,大家都是用玻璃,
但內部有沒有壓克力鏡片?沒有人會講。
根據台灣C社的員工說,多少都會有一、兩片........
連一些便宜的鏡頭裡面都有壓克力鏡片了,
一台一萬多,甚至不到一萬的相機能夠祈求什麼?
而且現在塑膠鏡片的技術很好,加上鍍膜品質提升,
只要看看sample可以接受,那就ok啦!!
真的怕塑膠鏡片?那去買頂級消費機吧!!!
一台DC能用多久?
如果想當傳家之寶,給你的兒子、孫子用,那當然要買玻璃鏡頭的啊!
如果不是.....那壓克力沒有你想像的那麼不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