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580EX重歸重,好歹也算是Canon 系統的前一代燈王(這一代的燈王又長大了一點點

所以我就一直在尋找個合用的E-TTL小外閃(我是方便至上主義者,手動閃燈我沒能力用~~),上網爬了不少的文後,知道若是要走原廠的Solution就是EX220,不過一隻貴的要死,也只能直打.....非原廠的幾個大牌且支援E-TTL大概常看到的就是日系的Nissin,SUNPAK,跟德系Metz系列小閃燈.
看了看486兄的的小閃燈相關文章 ,我還真的從對岸弄到了一隻Metz 34AF-3C,雖也是跟EX220一樣只有直打,但當時在對岸真的是以很令人驚喜的價格入手,比起EX220便宜了不少,而且我就愛他的復古造型....雖然除了直打這問題外,還有電池用的是跟大家不一樣的CR2電池....
反正就是580EX + 34 AF-3C的組合先用,也大概就是持續注意大家網路上的分享開箱文,前些日子我也注意到了SUNPAK RD2000這隻小閃燈.
SUNPAK RD2000 規格
挖~~可以跳燈的小閃燈耶....這大小,這規格同級的就只有Nikon的SB400,想當初看到N家的SB400開箱文還真令人羨慕,無奈我是C家,要這兩家做互通的設備.....別作夢了.
但是由於是新閃燈,又是副廠,年初時這隻閃燈的可見度還很低,上個月初在Y拍開始看見有人在賣,同時也有這隻閃燈不支援5D2的E-TTL2系統的消息....挖哩勒,居然我的相機不能用.
又過幾天,國外網站說原廠已經釋出新的韌體,但無法自行更新,需要由經銷商更新,拍賣網頁上也同時有相同訊息更新,說是需要等代理商更新;同時,網拍上除了店家有這隻閃燈外,居然有另一位網友要將這隻閃燈出脫,當問清楚是高雄的知名店家貨後,就約時間面交,面交後直接送去店家,請店家代送代理商更新韌體,這一等又是將近一個月(花了錢買了隻隱形閃燈)~~
前幾天終於收到店家的電話,說是已經更新完成了,在這裡就要說明一下高雄柯達行的服務,當時送去時,他們也不知道這支"新"閃燈為什麼要更新,不過就是幫我送看看,過兩天後主動告知代理商的更新還在測試中,問我要不要先拿回去用,不過我還是把那個閃燈就留在店家,等更新後再說,反正我也不急.前幾天柯達行就主動聯絡已經更新完成的訊息,真是不錯.
好啦,說了那麼多,終於要開始開箱了....
我家沒養狗,垃圾桶也從來沒有相機器材出現過


打開氣泡紙,外箱出現啦.

開箱開箱,多國語言說明書,店家跟代理商保卡.

出來見人啦~~

燈頭上方的白色塑膠片是內建的擴散片,經測試後,也可以拿來當作應急的跳燈反射片,只是要自己小心的喬角度.

看看接腳,驗明正身...For CANON啦~~

簡單的屁屁,由左自右分別為電源開關,EV值切換開關,跟閃燈回電狀態燈號暨測試按鈕.

閃燈下方就是放電池的地方,只要兩顆3號電池即可,我是餵給他吃低自放電的電池,比起一般鹼性電池,回電速度快多了,這次測試過程,回電時間在2~3秒間,有時候更短.

由於這棵閃燈標榜的就是可以跳燈,所以整個熱靴可以轉90度,收納體積更為平整.

指揮艇,組合~~~

接下來就是大家關心的測試了.
要說明的是,由於大家的使用環境大不相同,我測試只針對經由閃燈本身跟Canon機身上的閃燈補償是否可以正常作用及控制閃燈,因為這樣就可以知道是否完全相容於ETTL系統,接下來的運用就是看大家囉~~
測試環境說明 :
機身 : Canon EOS 5D mk II
鏡頭 : EF 24-105 F4 L IS
設定 : 焦段105mm 光圈F4 ISO400, 第一次自動對焦後切成MF,以固定對焦距離.
距離 : 相機距離被攝物約1.2~1.4m
腳架 : Slik 500DX
環境 : 我房間,天花板高度約3m , 被攝物距離牆壁約40cm,現場光源為兩隻T55日光燈管.
首先,因為這閃燈為了縮減體積,所以裝在相機上的高度並不高,但是比起其他直立式的小閃燈,燈頭比較向前.
所以先測試鏡頭暗影問題 ,閃光燈向前直打.
鏡頭一樣是24-105, 24mm上遮光罩

24mm 不上遮光罩,這支閃光燈雖然燈頭位置相較其他直立式小閃燈比起來低多了,但以24-105這支鏡頭的24mm端而言,拿下遮光罩就沒有暗影問題了.

接下來測測24-105上遮光罩要到多少mm才不會有暗影.
35mm

50mm,只剩一點點了.

60mm....幾乎看不到了.

70mm就完全看不到了,基本上大概超過60mm就看不到了.

接下來是閃光燈抬頭的角度跟擴散版的,這部份閃燈跟機身的閃燈曝光補償皆設為0,光圈皆為F4.0,快門皆為1/60.
除了第一張外,看起來都有明顯曝光不足,那是因為我的曝光補償都設為0,除了直打外,本來若是要跳燈就得視情況增加EV值.
1. 直打無擴散版.

2. 直打加擴散版,雖說是擴散片,但實在是會降低不少出力,所以我反而覺得拿來當反射片還差不多.

3. 燈頭上抬45度, 未加擴散片

4. 燈頭上抬45度 ,加擴散片,差別不大.

5. 燈頭上抬45度,擴散片讓它與燈面垂直,類似在用反射片一樣....果然被攝物投射在背景的影子更強了,代表比起第三張,有更多光線被導向直打.

6. 燈頭上抬60度,未加擴散片

7. 燈頭上抬60度,加擴散片

8. 燈頭上抬60度,擴散片當反射片

9. 燈頭上抬90度,未加擴散片

10. 燈頭上抬90度,加擴散片

11. 燈頭上抬90度,擴散片當反射片用.

大概就是加上擴散片會明顯影響曝光值,把擴散片當反光片用可以增加些直打光線.
像這樣:

接下來測試閃燈本身跟相機的曝光補償.
燈頭都抬向75度,擴散片當反光片用,先像機曝光補償維持0,由閃燈上控制,閃燈上那EV按鈕按下去曝光補償會由預設的0->0.5->1->0.5->0->-0.5->-1->-0.5->0迴圈.

12. 閃燈EV -1

13. 閃燈EV -0.5

14. 閃燈EV +0

15. 閃燈 EV +0.5

16. 閃燈 EV +1

在我的測試環境,看來得要到EV+1跳燈才有比較正常的曝光.
接下來閃燈的EV設為0,由相機去控制EV值.不過這一段我就沒有每檔都測,主要我是想知道閃燈上是每檔0.5只到正負一,相機是每檔0.3可到正負二,是否這支號稱支援ETTL的閃燈是否也可以表現相機的EV變化.
17. 相機EV -1.6

18.相機EV -1

19. 相機EV +0.3

20. 相機EV +0.6

21. 相機EV +1

22. 相機EV +1.6

可以由機身去控制閃燈的出力,我的測試環境跳燈要超過EV +1才比較正常曝光.
再加上兩張隨手測試,依舊是要測試擴散板當反光板的效果.
23. 未加擴散板

24. 擴散板當反光板用

可以看的出來有加擴散板當反光板的話,笑臉娃娃下方的陰影較少,但是相對的正面右手的陰影會比較明顯.
這隻閃燈網拍上價格都超過3000,這類的小閃燈最便宜的大概就是Nissin的Di28,但他沒有這隻有的抬頭跳燈功能.RD2000測試過後也可由機身控制出力,當然也不要指望它能像430EX,580EX系列那樣強,那樣準,缺點大概高度相對較低,配上大一點的鏡頭會有暗影的問題,但大致上還算值得推薦給嫌DSLR沒有內閃,或內閃不能跳燈,一般外閃又重又大的的攝友們.
同場加映.
Metz 34AF-3C 測試.
這隻只能夠直打,環境與相機設定上面一樣,這隻閃燈沒有可以調整的任何按鈕,就是都只能從相機上控制.

25. 擴散板 EV -1 (出力-1就很厲害了)

26. 擴散板 EV-0.6

27. 擴散板 EV-0.3

28. 擴散板 EV-0

29. 擴散板 EV+0.3

30. 擴散板 EV+0.6

31. 擴散板 EV + 1

再來無擴散板
32. EV -1

33. EV -0.6

34. EV -0.3

35. EV 00

36. EV +0.3

37. EV +0.6

同樣的曝光補償設定值下,Metz 34AF-3C的出力比較大些.
Metz 34AF-3C 跟 SUNPAK的大小比較,兩者其實差不多大,但是看到下面電池的差異,以及RD2000的跳燈功能,只能說....RD2000還是比較方便.

再加上又大又重的Canon 580EX閃燈.

結論 , 要回電快,出力強,請愛用430EX或580EX或副廠大隻閃光燈系列,不管是RD2000或是34AF-3C,由於小巧的設計,出力值跟功能一定比不上大隻的閃燈,但若是以輕便為主,或是想補無內閃的需求,那這兩支都還蠻不錯了,一隻光質跟實際出力不錯(還有外型....我喜歡34AF-3C

最後,不能免俗的....來個疊疊樂吧~~


以上,感謝大家的收看囉~~
=========================================================
3/25 更新
Canon 好樣的,就在3/25這天隨著500D還發表了一隻新的小閃燈 270EX ,也是可以跳燈.
Canon Speedlite 270EX
這根本就是要來搶副廠的市場的,
就經驗上這東西一定會比較貴,目前看比例也比RD2000體積大些,不過因為是原廠,出力應該會準些.
不過 RD2000還有那偽反射板的擴散板,應該還有得比.
270EX上市也買隻來玩玩好了

此篇文章的主題也同時更改....
同文發表於我的部落格 葛力芬的怪獸趴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