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的電腦,兩年半前的P4 531 3.0G , 4GB 記憶體 WIN XP SP3.
轉10D的RAW檔一張約10秒 , 之前轉5D的大概也是2倍多一點點時間,最近測轉5D mk II的時間則是每張50秒左右.
這種效率實在是不行了,將來5D mk II若是有大量轉檔時間可能都是要用小時作單位,所以也考慮要升級電腦.
目前以我的考量大概就是I社的 C2D E8500 或是 C2Q Q8200為核心組台新電腦,一個是雙核高時脈,一個是四核低時脈且L2 cache也少了一些.
請教一下各位已經入手5D mk II的網友前輩們,你們大家轉檔用的機器等級跟轉檔時間大概是多久??
我的周邊環境與朋友間正巧都沒有四核PC(尤其是現在的主流6000元四核CPU Q8200 ),所以想知道一下大家的經驗.
也先拋磚引玉分享一下目前我所能找到的幾台電腦轉檔時間.
我給朋友的測試檔案為自己拍的 5D mk II ISO測試照,共15張,每張大小約為25~30MB上下(ISO拉越高,檔案越大),總容量為398MB,轉檔軟體為DPP3.5.
首先是我自己的那台P4 3.0G,這台沒有測15張,只測了單張 ISO6400的測試照,30MB ,約是50秒左右.
接下來都是轉15張共398MB的時間,
首先是朋友的 AMD 4850e 核心電腦未超頻2.5G , 6分半 ,每張約 26秒
AMD 4850e 超頻2.87G ,5分半,每張約22秒
再來是 Intel E7300核心電腦 未超頻 2.66G , 4分30秒 ,每張18秒
Intel E7300核心電腦 超頻 3.0G , 3分57, 每張15.8秒
再來是 Intel T7100核心 1.8G ,6分半 與未超頻4850e一樣,每張26秒 (補充 WinXP sp3)
另一部筆電 Intel T8300 2.4G ,4分40秒 ,只比E7300未超頻多了10秒,每張不到19秒. (補充 Win2003svr)
最後是亂入組....Intel E5420 核心 Server Win2003svr 要花3分半,每張花了14秒.....冠軍....但我不可能一直拿這台來轉檔,尤其不是我的機器.
4850e與E7300的PC都是Vista 32bit.
轉檔當中觀察工作管理員,多核心的CPU每個核心都會使用到,所以DPP作業有支援多核沒有問題.
那兩台有測超頻的機器可以看到,大概就是超多少幅度的時脈,時間也會少多少的幅度.
以上只是就我可以測的幾台機器做的不專業測試,但像前述,我周圍還真的沒有四核心的PC可以做測試參考,還請各位網友可以分享類似的數據,尤其是4核心的新Q8xxx,Q9xxx系列與雙核心E8xxx系列,讓我及其他有想升級PC來處理大RAW檔轉檔的網友們參考參考.
2009/1/29 新增=======================================================
剛組的新電腦.
Intel Q9400 未超頻 + ASUS P5Q-LE + ASUS N9500GT OC + Kingston DDR2 800 2Gx2
作業系統Win XPP 32bit 以DPP 3.52 轉5D mk2與上面幾台同樣的15張RAW檔轉檔成績2分54秒,
每張約11.6秒...我已經很滿意了...

補充,這台電腦轉EOS 10D RAW檔,32張Raw檔轉檔時間只花了70秒整....一張2.2秒....
給大家做個參考 .
2009/2/3 新增========================================================
昨晚新電腦(Q9400)測試多批次轉檔時間,之前我還真的都沒測試過多批次轉檔

第一次測試的RAW檔跟之前的的一樣那15張,分8張一個批次按下去轉後,再選另7張另一個批次轉,當然中間會有約2~3秒誤差,測出來時間每張約8.3~4秒.....進入10秒內了

第二次測試的RAW檔則是另外拍的27張,皆分9張1個批次共三個批次轉,一樣點選過程共會有4~5秒誤差,測出來時間每張約只有6.4~6秒....

四個批次的就等下次有拍多一點的機會再來試看看了
所以當有較多RAW檔需要轉檔時,以多核心的架構,真的給他分幾個批次來轉平均時間會更快.
2010/3/18 新增=======================================================
同事的新PC
Intel i7 860 未超頻 + Asrock P55 pro + 喬帝 ATI 5770 1GB DDR3 + Kingston DDR3 1333 2Gx2
OS XPP32....同事現在是先安裝測試而已. DPP版本 3.8.0.0
由於先前那15個測試檔已經不知道丟哪去了,所以就拿了先前拍的生活照88張 Raw格式,共2.36GB,平均每個檔案為27.46MB
第一次測試4批次......457秒轉完,包含手動選擇單一批次檔案所花的時間,平均每張約5.2秒
第二次測試5批次......我的QX9400 用了4批次CPU就幾乎都鎖在100%了,i7 860看起來還可以再塞個一個批次.
438秒轉完,一樣包含手動點選所花的時間,平均每張約4.97秒,少於5秒了.
補充,自己的QX9400後來幾乎都是開4批次轉檔了,沒有特別去算,但大概一分鐘可以轉10~11張,偶會有12張的情況出現.
再補充 :
蠻多網友可能還是懷疑CPU多核心是否對DPP轉檔有幫助.
雖說不是專業的測試,但還是讓我本著NPNT的精神來分享一下.
一樣是同事這台i7-860的PC(因為他人不在,我們就隨便玩)....
先說明以下的測試秒數可能會因為您轉的檔案大小,後製參數不同而有所差異,我這裡測都是同樣的那88個檔案,平均約28MB左右.
先開一核心就好,但這顆有HT,所以看起來是2 CPU.

因為是一核心,所以我們只跑跑單一批次,轉一張約要18秒...可以參考我之前的發文,我上一部電腦P4 531 CPU一樣有HT,一張時間要5x秒.


再來開兩核心.一樣因為HT,所以看起來是四顆.

先測試單批次,轉一張約要11秒.

再來兩批次,轉一張變成9秒,注意工作管理員的顯示....

最後就是四核都開,主機板上只有1,2,all三個選項....沒有開三核.

單批次....一張約9秒

兩批次...約8秒

三批次....約7秒

四批次....約6秒

五批次啦....CPU使用率沒啥機會掉下來啦~~一張轉檔約5秒,前面的測試是4.97...跑第二次沒差多少.

第一頁的討論我有提到,Tom's Hardware測試中就可以看到,依照程式的不同,有些情況雙核厲害,有些則是四核,還是要看各人的使用條件去判斷,像我,就是為了轉檔,不管是5D2的Raw還是5D2 1080P影片....所以我當初是選四核心的C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