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請問DPP 轉5D mk II RAW檔的時間與電腦配備...再新增i7 860 CPU電腦時間

我自己手上的10D RAW檔只有5MB左右,在之前借的5D RAW檔是12MB上下,前幾天借的5D mk II RAW檔大小則是在25~30MB左右.

現在我的電腦,兩年半前的P4 531 3.0G , 4GB 記憶體 WIN XP SP3.
轉10D的RAW檔一張約10秒 , 之前轉5D的大概也是2倍多一點點時間,最近測轉5D mk II的時間則是每張50秒左右.
這種效率實在是不行了,將來5D mk II若是有大量轉檔時間可能都是要用小時作單位,所以也考慮要升級電腦.

目前以我的考量大概就是I社的 C2D E8500 或是 C2Q Q8200為核心組台新電腦,一個是雙核高時脈,一個是四核低時脈且L2 cache也少了一些.

請教一下各位已經入手5D mk II的網友前輩們,你們大家轉檔用的機器等級跟轉檔時間大概是多久??

我的周邊環境與朋友間正巧都沒有四核PC(尤其是現在的主流6000元四核CPU Q8200 ),所以想知道一下大家的經驗.

也先拋磚引玉分享一下目前我所能找到的幾台電腦轉檔時間.

我給朋友的測試檔案為自己拍的 5D mk II ISO測試照,共15張,每張大小約為25~30MB上下(ISO拉越高,檔案越大),總容量為398MB,轉檔軟體為DPP3.5.

首先是我自己的那台P4 3.0G,這台沒有測15張,只測了單張 ISO6400的測試照,30MB ,約是50秒左右.

接下來都是轉15張共398MB的時間,
首先是朋友的 AMD 4850e 核心電腦未超頻2.5G , 6分半 ,每張約 26秒
AMD 4850e 超頻2.87G ,5分半,每張約22秒

再來是 Intel E7300核心電腦 未超頻 2.66G , 4分30秒 ,每張18秒
Intel E7300核心電腦 超頻 3.0G , 3分57, 每張15.8秒

再來是 Intel T7100核心 1.8G ,6分半 與未超頻4850e一樣,每張26秒 (補充 WinXP sp3)
另一部筆電 Intel T8300 2.4G ,4分40秒 ,只比E7300未超頻多了10秒,每張不到19秒. (補充 Win2003svr)

最後是亂入組....Intel E5420 核心 Server Win2003svr 要花3分半,每張花了14秒.....冠軍....但我不可能一直拿這台來轉檔,尤其不是我的機器.

4850e與E7300的PC都是Vista 32bit.

轉檔當中觀察工作管理員,多核心的CPU每個核心都會使用到,所以DPP作業有支援多核沒有問題.

那兩台有測超頻的機器可以看到,大概就是超多少幅度的時脈,時間也會少多少的幅度.

以上只是就我可以測的幾台機器做的不專業測試,但像前述,我周圍還真的沒有四核心的PC可以做測試參考,還請各位網友可以分享類似的數據,尤其是4核心的新Q8xxx,Q9xxx系列與雙核心E8xxx系列,讓我及其他有想升級PC來處理大RAW檔轉檔的網友們參考參考.

2009/1/29 新增=======================================================

剛組的新電腦.

Intel Q9400 未超頻 + ASUS P5Q-LE + ASUS N9500GT OC + Kingston DDR2 800 2Gx2

作業系統Win XPP 32bit 以DPP 3.52 轉5D mk2與上面幾台同樣的15張RAW檔轉檔成績2分54秒,
每張約11.6秒...我已經很滿意了...

補充,這台電腦轉EOS 10D RAW檔,32張Raw檔轉檔時間只花了70秒整....一張2.2秒....

給大家做個參考 .

2009/2/3 新增========================================================

昨晚新電腦(Q9400)測試多批次轉檔時間,之前我還真的都沒測試過多批次轉檔,當然上一部電腦的單核P4應該多批次轉檔也不會比較快(算是給自己找理由....)

第一次測試的RAW檔跟之前的的一樣那15張,分8張一個批次按下去轉後,再選另7張另一個批次轉,當然中間會有約2~3秒誤差,測出來時間每張約8.3~4秒.....進入10秒內了,同時觀察工作管理員,CPU的效能較單批次更加忙碌.

第二次測試的RAW檔則是另外拍的27張,皆分9張1個批次共三個批次轉,一樣點選過程共會有4~5秒誤差,測出來時間每張約只有6.4~6秒....,CPU效能幾乎都被鎖在100%了.

四個批次的就等下次有拍多一點的機會再來試看看了

所以當有較多RAW檔需要轉檔時,以多核心的架構,真的給他分幾個批次來轉平均時間會更快.

2010/3/18 新增=======================================================

同事的新PC

Intel i7 860 未超頻 + Asrock P55 pro + 喬帝 ATI 5770 1GB DDR3 + Kingston DDR3 1333 2Gx2
OS XPP32....同事現在是先安裝測試而已. DPP版本 3.8.0.0
由於先前那15個測試檔已經不知道丟哪去了,所以就拿了先前拍的生活照88張 Raw格式,共2.36GB,平均每個檔案為27.46MB

第一次測試4批次......457秒轉完,包含手動選擇單一批次檔案所花的時間,平均每張約5.2秒
第二次測試5批次......我的QX9400 用了4批次CPU就幾乎都鎖在100%了,i7 860看起來還可以再塞個一個批次.
438秒轉完,一樣包含手動點選所花的時間,平均每張約4.97秒,少於5秒了.





補充,自己的QX9400後來幾乎都是開4批次轉檔了,沒有特別去算,但大概一分鐘可以轉10~11張,偶會有12張的情況出現.

再補充 :
蠻多網友可能還是懷疑CPU多核心是否對DPP轉檔有幫助.

雖說不是專業的測試,但還是讓我本著NPNT的精神來分享一下.

一樣是同事這台i7-860的PC(因為他人不在,我們就隨便玩)....
先說明以下的測試秒數可能會因為您轉的檔案大小,後製參數不同而有所差異,我這裡測都是同樣的那88個檔案,平均約28MB左右.

先開一核心就好,但這顆有HT,所以看起來是2 CPU.
請問DPP 轉5D mk II RAW檔的時間與電腦配備...再新增i7 860 CPU電腦時間

因為是一核心,所以我們只跑跑單一批次,轉一張約要18秒...可以參考我之前的發文,我上一部電腦P4 531 CPU一樣有HT,一張時間要5x秒.
請問DPP 轉5D mk II RAW檔的時間與電腦配備...再新增i7 860 CPU電腦時間

再來開兩核心.一樣因為HT,所以看起來是四顆.
請問DPP 轉5D mk II RAW檔的時間與電腦配備...再新增i7 860 CPU電腦時間

先測試單批次,轉一張約要11秒.
請問DPP 轉5D mk II RAW檔的時間與電腦配備...再新增i7 860 CPU電腦時間

再來兩批次,轉一張變成9秒,注意工作管理員的顯示....
請問DPP 轉5D mk II RAW檔的時間與電腦配備...再新增i7 860 CPU電腦時間

最後就是四核都開,主機板上只有1,2,all三個選項....沒有開三核.
請問DPP 轉5D mk II RAW檔的時間與電腦配備...再新增i7 860 CPU電腦時間

單批次....一張約9秒
請問DPP 轉5D mk II RAW檔的時間與電腦配備...再新增i7 860 CPU電腦時間

兩批次...約8秒
請問DPP 轉5D mk II RAW檔的時間與電腦配備...再新增i7 860 CPU電腦時間

三批次....約7秒
請問DPP 轉5D mk II RAW檔的時間與電腦配備...再新增i7 860 CPU電腦時間

四批次....約6秒
請問DPP 轉5D mk II RAW檔的時間與電腦配備...再新增i7 860 CPU電腦時間

五批次啦....CPU使用率沒啥機會掉下來啦~~一張轉檔約5秒,前面的測試是4.97...跑第二次沒差多少.
請問DPP 轉5D mk II RAW檔的時間與電腦配備...再新增i7 860 CPU電腦時間


第一頁的討論我有提到,Tom's Hardware測試中就可以看到,依照程式的不同,有些情況雙核厲害,有些則是四核,還是要看各人的使用條件去判斷,像我,就是為了轉檔,不管是5D2的Raw還是5D2 1080P影片....所以我當初是選四核心的CPU.
2009-01-09 11:22 發佈
我是用 Core 2 Duo 雙核心處理器超頻 450*8 = 3.6GHz (4MB L2)

6GB 記憶體跑 DDR-900 雙通道

主機板是蠻舊的 P35 + ICH9R

存RAW的硬碟是單純的 Seagate 7200.11 640GB (RAID-1)~ 轉出目標是 RAM DISK

40D RAW (一張約12MB)

作業系統 WIN XP SP3

DPP是 3.5版

對檔案做去雜訊~ 鏡頭變形校正~ 和拉曲線

大概六七秒可以轉一張




要再更快只能期待上四核心了
shin_kazama wrote:
我自己手上的10D ...(恕刪)


這個友站最近討論很熱烈

基本上有10000元左右預算
就升級4核心Q6600吧!

有20000元預算
直接換i7 920 + x58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其實我最想知道的就是Q6600跟Q8200這兩顆轉DPP的差異.

因為Q8200的時脈跟L2 cache 都比前輩Q6600少,但是比較省電,且Q6600也已經停產,網拍上的價格也都吵的有點不合理.

國外網站的測試比較各有勝負,差異不大,但其實還是希望能有比較實際的DPP轉檔時間來比較比較好.
shin_kazama wrote:
其實我最想知道的就是Q6600跟Q8200這兩顆轉DPP的差異

用DPP作為測試軟體的數據應該很難找到
除非剛好有人有Q6600, 正巧也有Q8200, 也剛好用DPP
如果又要求他是用5DII,
重點是... 他還要看到這篇文章, 也有心情幫你測試
這會不會比墾丁下雪還難?

上網找個CPU測試網站就好了
找6600和8200跑測速軟體的時間
假如測出來6600是8200的1.2倍快
那麼跑DPP轉檔的效率也差不多是如此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網路上有5DII的RAW檔下載,剛試一下一張約23秒,
我的是E6300,VISTA32位元,指定其中一個核心CPU要30幾秒,
雙核同時跑還是比較快一些
只說白賊七是最會白賊的代表人物,就被刪文了...所以管理員認為正宗最會白賊的人是?...
其實只是希望已經有5D mk II的網友們分享轉檔時間跟配備而已.

也不用說一定要Q6600跟Q8200的機器都要有,只要有其一的網友上來分享,大家就心理有個底了,因為目前經驗看起來,DPP轉檔大概就是跟CPU的關係最大.

我還真的有上Tom's Hardware網站找這個網頁

http://www.tomshardware.com/charts/desktop-cpu-charts-q3-2008/Photoshop-CS-3,826.html

測試軟體是Photoshop CS3 ,若是依裡面的的數據,四核測起來還比雙核差....而且就是Q6600跟E8500都有,但也就是正好就是還沒有Q8200加入測試.

相對的其他軟體測試的話,若是影音轉檔,結果則是完全相反.

若是依照這個網站所述,那之前的討論串幾乎結論都是推四核或是Q6600....不就正好推相反了??

所以我才會希望藉由拋磚引玉的方式看看能不能有C家 5D mk II的使用者一起分享,畢竟,將來的畫素跟RAW檔大小只會越來越大....
相機: 5D MarkII / RAW
電腦: Macbook Pro 2.2G / OS X 10.5.6 / DPP 3.5.1
20.17秒/張

相機: 40D / RAW
電腦: Macbook Pro 2.2G / OS X 10.5.6 / DPP 3.5.1
7.16秒/張
葉兄的機器雖然是Mac的,不過看起來似乎會跟I社的同時脈NB有相近的表現.

感謝葉兄您的回應.
工作室用我會拍RAW...自己的生活照就sRAW
主要儲存空間差粉多,其次就是花費在轉檔時間
有錢的話我當然是直上誇擴的希批U.....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