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無所謂,俗話說得好:「相機是買來用的,不是買來自 high 的。」不管 50D 究竟得到的掌聲多還是噓聲多,或是根本就沒人想要理它,只要它能符合我心目中好相機的條件,那它就是一台值得擁有的好相機。


...
......
.........
............呃......我...我...好像掰不下去了...

咳,扯了半天,其實小菜手對這些沒啥多大興趣,而且小菜手想和各位聊的也不是這些,但是 01 混久了總是不知不覺會染上些怪毛病...

50D 一上市馬上就入手,著實是件令人興奮得想飛上天的事

話說,小菜手是個對品味很龜毛的人



就這麼尋尋覓覓、等了又等,中間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先入了一台 400D ,但私底下我給 400D 的定位其實是「備機」,心中一直期盼著的,依舊是那部理想中的 DSLR 。終於,在 50D 公佈之後,我發現,我等到我要的相機了~~




趕流行的人按規格選相機,龜毛的人按需求選相機,那麼, 50D 以哪些條件打動了龜毛小菜手的心呢?

1. 一個可以正確判斷拍攝結果的 LCD 。(這對攝影高手來說不太重要,但對慘遭萬年模糊色偏 LCD 虐待的人來說重要到不行...


(實際的 50D LCD 是比這張照片還漂亮的...


2. 最高 ISO > 3200 。(這對不愛淺景深又不想老是帶著腳架的人很重要。

3. 9 點十字對焦點。(這對偶爾想拍燈光美氣氛佳,鏡頭卻一直拉風箱的人很重要。

4. AF 微調功能。(雖然不能解決一端準、一端不準的問題,但對於廣角鏡不太用到望遠端、望遠鏡不太用到廣角端的人還是有用處,不過,準焦的鏡頭當然才是王道啦~

5. 看起來比較舒服的觀景窗。
6. 在入門機被閹割掉的功能。
以上是使用 400D 時幾個令人感到比較不足的地方,當然,裡面有些用 40D 就可滿足,但有些得用 50D 才做得到。當初乍見 40D ,雖然有點怦然心動的感覺,但也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所以遲遲無法讓我有足夠的動力去接納它,直到 50D 的出現,才終於讓小菜手有了相見恨晚的感覺...


既然前面說到了「高 ISO」,又談到了「燈光美氣氛佳」,那就順便來看一下燈光美氣氛佳下 50D 的高 ISO 表現究竟如何~

以下都是用 EF-S 17-55 IS 拍攝,拍攝條件為 55mm 端 F6.3 , JPG 直出:
ISO 12800:

如此光線下,快門依舊高達 1/400 秒,隨便亂拍都是安全快門。


ISO 6400:

ISO 3200:

ISO 3200 看起來就滿不錯的了。

ISO 1600:

看起來比小 DC 的 ISO 400 還好一些~

接著,讓我們從 400D 用戶的角度,來看看 50D 有什麼新鮮有趣的地方~

從 400D 升上 50D 最大的轉變就是機背上那個大轉輪,以及多出來的小搖桿,習慣這兩樣東西後,你就很難再接受 400D 的操作方式了。

雖然 50D 的拍攝資訊主要是以機頂 LCD 顯示,但機背 LCD 一樣有顯示拍攝資訊的功能,而且還可以用旁邊的小搖桿直接操作,不必按任何按鈕,不但美感比 400D 高出 N 倍,連便利性也高出 N 倍。不過唯一的缺點是,當你把眼睛湊上觀景窗時,它不會自動關閉...



這兩張店家免費幫我貼得亂七八糟的保護貼,真想自己撕掉重貼


內閃是用電動開啟,長度、高度和 400D 相同但明顯寬了不少,馬達聲也很有力,聽聽那電動馬達聲,真是感覺一整個高科技啊...



號稱比 40D 強化的防塵防滴設計,看不出來哪裡有「強」到...


(開箱照拍得用不用心,只要看東西有沒有擦乾淨就知道了...

除了這些,還有一個讓小菜手覺得很興奮的「周邊亮度校正」功能,其實這個功能在新版的 DPP 上也有,但出現在相機上卻是頭一遭。不過,真正讓 400D 用家 high 翻天的功能,大概是這個炫到爆表的遠端控制 Live View 吧:


雖然不是什麼最新功能,但在沒有 Live View 的時代,完全只能在夢中流口水而已...

機身看完了,現在再來看看 50D 和鏡頭們麻吉不麻吉~

(註: 小菜手的測焦能力屬於「娛樂級」,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1. Canon EF-S 10-22mm F3.5-4.5 USM: 22mm 端準,10mm 端和目前所有網路上查得到的討論內容一樣,有疑似後移的現象,但對焦點處的清晰度還是可接受的,我猜可能這支鏡頭的脾氣原本就是這樣吧,反正我不認為最近對焦距離準不準就能當作整支鏡頭準不準,而且也不會拿 10mm 來近拍...

2. Canon EF-S 17-55mm F2.8 IS USM: 這支當然準,不準的話就什麼都完了...


3. Sigma 17-70mm F2.8-4.5 DC Macro: 這支比較奇怪, 17mm 端在 400D 感覺有時準、有時不準,但在 50D 上怎麼測都是前移得很明顯,可是 70mm 端則是沒問題的。
4. Canon EF 50mm F1.8 II: 這支準到不行,而且裝在 50D 上感覺好像表現比 400D 更優了~

順便附上小菜手使用的怪咖測焦法:

液晶螢幕的好處就是景深範圍內的格線會特別清晰,所以在相片上會有一條黑帶清楚標示出被焦平面切到的地方以及景深的大致範圍(但是一不小心就會看到一大堆可怕的摩爾紋)。
(補充: 底下這張 100mm Macro 的測焦圖是個更好的例子。)

附帶一提,因為小菜手用 F1.8 ISO 800 拍,快門速度高達 1/1000 秒,高過日光燈的閃爍頻率,所以在日光燈下會看到一條黃色區域,這個問題在 01 上面還滿常看到有人發問的。

以下再順便附上原圖裁切,看看 50mm F1.8 在 50D JPG 直出下的表現:(光圈設在 F1.8 喔)

5. Canon EF 70-300mm F4-5.6 IS USM: 說實在的,這支鏡頭我買了一年多,到現在都還搞不清楚它到底準不準...

6. Canon EF 100mm F2.8 Macro USM: 這支當然是神準無比啦,如果哪台機身上了這支照妖鏡會移焦的話,那真的可以丟進垃圾堆了~

如果您對鏡頭有興趣,目前小菜手有以下三篇文章供您參考:
1. 原廠副廠殘酷 PK 戰 Canon EFS 17-55 v.s. Sigma 17-70 Macro (如果您想問:「Sigma 17-70 在 50D 會不會偏黃?」其實我也滿好奇的

2. 終極微距怪兵器 Canon EF 100mm F2.8 Macro USM
3.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 重新發現小小黑 EF 70-300mm F4-5.6 IS USM
由於才剛入手不到一週,目前都是純測試,沒什麼像樣的實拍照片可以提供給大家,只能奉上一張小小黑 IS 的 ISO 3200 小小手震測試照:


基本上,這台 50D 是我打算買了以後要用很久的,所以我會持續對它進行深入研究,但因為最近特別忙碌,暫時只能先分享到這兒,後續有什麼新的心得都會更新到這個討論串上,也歡迎有興趣了解 50D 的朋友們提出您想要看什麼,只要在我的能力範圍內我都很樂意測試和回答。不過...上菜速度可能會很慢,請多多包涵...

※ 第 4 頁新增 400D v.s. 50D 第一回合 PK 。
※ 50D + EF 70-300mm F4-5.6 IS USM 實拍相片及簡單心得詳見第 9 頁。
※ 50D + EF-S 17-55mm F2.8 IS USM 實拍相片請見第 10 頁。
※ 50D + EF 100mm F2.8 Macro USM 實拍相片請見第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