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我看了一些資料來源,簡易的安全快門定義~就是焦段的倒數
EX: 70mm 安全快門就是 1/70s
但是這是只用於定焦鏡上嗎?
如70-200mm 就是再70mm端為 1/70 s , 200mm 端為 1/200 s ?!還是這一支鏡頭都在1/70s
還是每個人的安全快門值都會有差異呢?這只是一個參考數?
這是我拍的照片(原圖)
http://u3pdxa.blu.livefilestore.com/y1pevbRzMefV64WmNuoFt4TBc_Qtbj7TRMx1y7uRLZMDUJCopfKgx5_P4p7fqWXvq-ceTwwBokDIsM/_MG_9552.JPG
(縮圖)
板大們用的100%才切圖我不會用...
這是這張圖的exif
我是用sigma 70-200 F2.8 APO EX DG MAGRO HSM 手持所拍攝...
我是想搞懂快門的部份,IS鏡頭的重要性.
當我要購入的時候,是需要小白~還是小白IS
因為這是下午五點多拍的所以快門較低,有需要我在放幾張上來,因為大部分多為1/50s就搞定了~
abcb7542 wrote:
以你當時設定的焦段倒...(恕刪)
還要乘上1.6?? 安全快門不就是焦段倒數嗎?
應該不用乘1.6了吧
Canon 5D3, Honda civic8, http://blog.xuite.net/luckyjacky/wretch
如果目標物距離近 稍許晃動還不明顯 但在遠處就有很大位移
另外,曾在某相機廠商的刊物讀過一篇文章:如果使用變焦鏡頭 建議快門是『遠端焦距』的倒數
abcb7542 wrote:
以你當時設定的焦段倒數為準,還有要乘上1.6,以等效焦段來計算(亦即當變焦到100mm時,你的安全快門最好是高於 1/160 秒以上),僅供參考~...(恕刪)
這個論述 我想應該來自於『image senson』片幅不等於原底片尺寸,導致有比例因數諸如1:1.3, 1:1.5, 1:1.6
但這只有改變『有效視角』;可以想像在原135底片上加上APS規格『遮罩MASK』一樣,並無改變鏡頭光學特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