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四月 Tamron 與 Sigma 都不約而同釋出將支援 Canon 「RF-mount」接環的消息,Tamron 也按照原訂計畫在 12 月正式將 11-20mm f/2.8 DiIII-A RXD(B060)的 RF-mount 加入販售行列。這顆鏡頭誕生於 2021 年,在當時被大家視為 ZV-E10 的救星,因為過去 E-mount 的超廣角鏡頭選擇有限,因此擁有 f/2.8 恆定光圈的「B060」便倍受青睞,同時擁有小巧、超廣角、大光圈的三重優勢。
/// Tamron 11-20mm f/2.8 DiIII-A RXD 外觀與特色介紹

目前 Canon APS-C 專用的 RF-S 鏡頭之中,超廣角鏡頭中唯一的選擇僅有 RF-S 10-18mm f/4.5-6.3 IS STM,建議售價 NT$10,600 元,以原廠鏡來說稱得上是甜甜價了,但如果沒有原廠情節的話,售價貴上一倍的 11-20mm f/2.8(B060)或許是 R7、R10、或 R50 用戶們可以列入考慮的選擇。

Canon 在單反時代選擇將全片幅與 APS-C 鏡頭一分為二,簡單的說就是全幅鏡(EF)可以裝在 APS-C 機身上,不過 APS-C 鏡(EF-S)不能裝在全幅機身上,當時導致的結果就是 EF-S 鏡頭銷量與需求受到擠壓,畢竟 APS-C 機身在當時對多數人來說,只不過是預算不足的替代品,未來如果要升級全片幅機身,手上的 EF-S 鏡頭也無法沿用,所以早些年常可以看到 7D 搭 EF 24-70mm f/2.8L 而非 EF-S 17-55mm f/2.8 IS USM 的情況。
而在 EOS M(APS-C)正式宣佈退役後,Canon 也總算想通...朝向「One Mount」單一接環的策略邁進,讓 RF-S 鏡頭直接與所有 RF-mount 機身共用,反正等效焦距可透過機身直接換算,不用擔心照片受到影響。

11-20mm f/2.8(B060)這顆 APS-C 鏡頭之前分別推出過 E-mount 與 X-mount 接環,這次以 RF-mount 版本來看,其體積為 84.2 x 73(mm),重量則是 340 公克這比索尼及富士接環都貴上了 5 公克。
這次評測吉姆所搭配的主力機身為 Canon EOS R5,這也是我平常在使用的工作機,也因為 R5 是全片幅機種,搭配 APS-C 鏡頭會自動換算等效焦距,乘上 1.6x 後得到的焦距為 17.6~32mm,也因為只用到全片幅的部分影像,所以畫素會從原先的 4500 萬,降到 1726 萬,如果你是搭配 R7、R10、或 R50 這幾款 APS-C 機身,就沒有降畫素的問題了。
- 遮光罩
- 內緣
隨鏡附有原廠的蓮花型遮光罩,直接可以扣上或卸下,未提供解鎖鍵,另外遮光罩的內緣設有消光螺紋,藉此減少光線反射的情況。

11-20mm f/2.8(B060)的光學結構為 10 群 12 枚,包含 2 枚玻璃鑄模非球面鏡片、1 枚 XLD 超低色散鏡片,與 2 枚 LD 低色散鏡片,用料豐富同時還加入 BBAR-G2 鍍膜。
- 11mm
- 20mm
11-20mm f/2.8(B060)鏡頭採用外變焦內對焦設計,特別的是在 20mm 時鏡身最短,搭載 Tamron 自家的 RXD 高速靜音步進馬達,提供快速且寧靜的對焦性能;此外鏡身多處設有防水膠圈,具備全天候防水能力,確保在惡劣環境下依然能夠正常運作。

針對 RF-mount 版本的 11-20mm f/2.8(B060),原廠特別加入了 AF/MF 開關,但可惜的是無法透過 Tamron Lens Utility 來自訂手動對焦環的功能,原以為可以把對焦環當作 RF 鏡頭的控制環來使用,看來是我太天真了。
- 中國製造
- 韌體更新UBS-C
- 金屬鏡尾
11-20mm f/2.8(Model B060)的最近對焦距離在最廣角端 11mm 時才得以實現,這時的放大倍率可達到 0.25x,不過鏡身加上遮光罩之後...這樣的對焦距離幾乎是讓前玉貼著被攝目標。
/// 對焦速度實測
11-20mm f/2.8(B060)搭載 RXD 高速靜音步進馬達,以下是吉姆搭配 EOS R5 的測試,包括 One Shot 單次對焦與 AI Servo 連續自動對焦,測試當下前玉距離近物約 60 公分,而遠景就屬於無限遠的範疇。B060 搭配 EOS R5 同時也支援臉部及眼控對焦,整體對焦表現流暢且準確
/// 呼吸效應實測
其實光圈 f/2.8 時呼吸效應就很明顯了,當我將光圈縮到 f/16 時可以看得更清楚,如要用來拍影片的話就得列入考量,且不支援原廠鏡的「對焦呼吸校正」功能,因此副廠鏡在這裡就少了點優勢。
/// 變形測試
11-20mm f/2.8(B060)內建 2 枚玻璃鑄模非球面鏡片,剩下的桶狀變形失真還是得靠「鏡頭補償」救回來,效果可說是立竿見影,話雖如此但校正前的桶狀變形其實還在可接受範圍內。- 變形校正|On
- 變形校正|Off
/// 畫質測試|

11-20mm f/2.8(B060)的光學結構為 10 群 12 枚,包含 2 枚玻璃鑄模非球面鏡片、1 枚 XLD 超低色散鏡片,與 2 枚 LD 低色散鏡片,以上則是原廠提供的 MTF 數據,很明顯可以發現此鏡在廣角端的表現是優於望遠端的,在「10條/mm」的整體解像力還不錯,當面對「30條/mm」的影像邊緣衰退就比較嚴重,
首先 11mm 的中央及邊緣畫質在 f/2.8 可視為工作光圈沒問題,不過到 f/16 時畫質會有明顯衰退,特別是 f/16 的邊緣畫質。20mm 望遠端的表現與 11mm 的主要差異應該是在 f/16 的邊緣畫質上,幾乎不見有明顯衰退,不過 20mm 在 f/2.8 的邊緣畫質則稍微偏軟。
- 11中/2.8
- 4
- 5.6
- 8
- 11
- 16
- 11邊/2.8
- 4
- 5.6
- 8
- 11
- 16
- 20中/2.8
- 4
- 5.6
- 8
- 11
- 16
- 20邊/2.8
- 4
- 5.6
- 8
- 11
- 16
/// 色散測試
11-20mm f/2.8(B060)內含 1 枚 XLD 超低色散鏡片,與 2 枚 LD 低色散鏡片,以下是高反差環境下的測試結果,整體表現比我想像中還要優秀,縱向色差在 f/2.8 時幾乎可以無視,橫向色差的紫邊也相當輕微。- 中/2.8
- 4
- 5.6
- 8
- 11
- 16
- 邊/2.8
- 4
- 5.6
- 8
- 11
- 16
/// 抗耀光測試
超廣角鏡頭除了要考慮色散控制能力,還要關注抗耀光的表現,以下測試中均裝有原廠遮光罩。11-20mm f/2.8(B060)鏡頭配備了新一代 BBAR-G2 鍍膜,在光圈 f/4 時可見輕微的鬼影,隨著光圈逐漸縮小,光斑和炫光也隨之出現,但整體程度仍在可接受範圍內。- 2.8
- 4
- 5.6
- 8
- 11
- 16
/// 星芒測試
B060 的光圈由 7 枚光圈葉片組成,從下面的範例可以看到從 f/4 開始,即可看到逐漸顯性發展的星芒,f/5.6 開始的星芒樣式變得更明顯,也是 7 枚光圈葉片結構的緣故,因此能得到 14 道的放射狀星芒,其星芒樣式較接近海膽的造型。- 2.8
- 4
- 5.6
- 8
- 11
- 16
/// Tamron 11-20mm f/2.8(RF-Mount)使用心得與結語

Tamron 宣布加入 RF-mount 的行列,對消費者來說絕對是樂見其成,即使初期只會推出 APS-C 專用鏡,但對於 RF-S 鏡頭選擇本就不多的 Canon 用戶來說,無疑是個解套的方法,而且就像我將 Tamron 11-20mm f/2.8 DiIII-A RXD(B060)搭在全片幅的 EOS R5 / R5M2 身上也能順利工作,可說是全片幅與 APS-C 通吃,如果是作為錄影使用的話,不僅可以滿足 4K 60p 的錄影需求,同時還能兼顧機動性,畢竟 4K 所需用到的畫素量僅 800 萬,這也是減輕錄影工作者體積與財力負擔的撇步。

副廠鏡的「高性價比」我想對攝影有稍微做過功課的你一定懂!「原廠情節」是多數人堅持使用原廠鏡的最主要原因,儘管價格再漂亮、規格再誘人都不一定能請君入甕,但如果你是精打細算的消費者,走過路過可別錯過這顆誠意十足的 Tamron 11-20mm f/2.8 DiIII-A RXD(B060);其擁有可靠的畫質與色散抑制能力,對焦速度表現也屬中上水準,唯獨呼吸效應的感受較為強烈,放眼市場它同級對手我想並非原廠的 RF-S 10-18mm f/4.5-6.3 IS STM ,而是 Sigma 10-18mm f/2.8 DC DN Contemporary 啊!
以下搭配的機身主力除了 EOS R5 之外也有少量的 R5M2,反正全片幅下的有效畫素都在 45MP,APS-C 模式下的畫素量則是 1726 萬,還是具備相當的參考價格,記得點原圖檢視唷!
|

Canon EOS R5 19mm ISO100 f/2.8 1/200s

Canon EOS R5 11mm ISO125 f/16.0 2.5s

Canon EOS R5m2 11mm ISO100 f/6.3 1/160s

Canon EOS R5 11mm ISO3200 f/2.8 1/125s

Canon EOS R5m2 11mm ISO100 f/6.3 1/80s

Canon EOS R5 14mm ISO100 f/2.8 1/80s

Canon EOS R5m2 20mm ISO1000 f/2.8 1/200s

Canon EOS R5m2 11mm ISO100 f/8.0 1/500s

Canon EOS R5 19mm ISO125 f/2.8 1/200s

Canon EOS R5 11mm ISO200 f/2.8 1/40s

Canon EOS R5m2 20mm ISO100 f/4.5 1/125s

Canon EOS R5 20mm ISO250 f/2.8 1/200s

Canon EOS R5 11mm ISO5000 f/2.8 1/40s

Canon EOS R5 20mm ISO100 f/2.8 1/60s

Canon EOS R5m2 11mm ISO100 f/2.8 1/800s

Canon EOS R5m2 20mm ISO1000 f/2.8 1/160s

Canon EOS R5 20mm ISO400 f/2.8 1/200s

Canon EOS R5m2 20mm ISO200 f/8.0 1/60s

Canon EOS R5 20mm ISO2000 f/2.8 1/125s

Canon EOS R5m2 11mm ISO100 f/5.6 1/640s

Canon EOS R5m2 20mm ISO1000 f/2.8 1/100s

Canon EOS R5 11mm ISO2500 f/2.8 1/125s

Canon EOS R5m2 20mm ISO100 f/3.5 1/640s

Canon EOS R5 11mm ISO320 f/2.8 1/200s

Canon EOS R5m2 11mm ISO100 f/2.8 1/1600s

Canon EOS R5 19mm ISO250 f/2.8 1/200s

Canon EOS R5m2 11mm ISO160 f/6.3 1/80s

Canon EOS R5m2 15mm ISO500 f/4.0 1/80s

Canon EOS R5 19mm ISO125 f/2.8 1/200s

Canon EOS R5 11mm ISO6400 f/2.8 1/40s

Canon EOS R5m2 20mm ISO100 f/2.8 1/3200s

Canon EOS R5 19mm ISO100 f/2.8 1/200s

Canon EOS R5m2 11mm ISO100 f/2.8 1/500s

Canon EOS R5m2 20mm ISO1000 f/2.8 1/125s

Canon EOS R5 11mm ISO3200 f/2.8 1/125s

Canon EOS R5m2 11mm ISO1000 f/2.8 1/8000s

Canon EOS R5 20mm ISO640 f/2.8 1/125s

Canon EOS R5 14mm ISO100 f/2.8 1/80s

Canon EOS R5m2 20mm ISO100 f/8.0 1/200s

Canon EOS R5 19mm ISO160 f/2.8 1/200s

Canon EOS R5m2 11mm ISO100 f/2.8 1/2000s

Canon EOS R5m2 11mm ISO100 f/6.3 1/100s

Canon EOS R5m2 20mm ISO100 f/2.8 1/160s

Canon EOS R5 11mm ISO2000 f/2.8 1/125s

Canon EOS R5m2 11mm ISO100 f/5.0 1/500s

Canon EOS R5m2 20mm ISO1000 f/2.8 1/125s

Canon EOS R5 19mm ISO125 f/2.8 1/200s

Canon EOS R5m2 18mm ISO100 f/2.8 1/800s

Canon EOS R5m2 16mm ISO100 f/2.8 1/800s

Canon EOS R5 19mm ISO200 f/2.8 1/200s

Canon EOS R5m2 20mm ISO125 f/6.3 1/80s

Canon EOS R5 20mm ISO125 f/2.8 1/40s

Canon EOS R5 11mm ISO400 f/2.8 1/200s

Canon EOS R5m2 11mm ISO100 f/2.8 1/1250s

Canon EOS R5 20mm ISO400 f/2.8 1/200s

Canon EOS R5m2 20mm ISO250 f/2.8 1/60s

Canon EOS R5 20mm ISO500 f/2.8 1/200s

Canon EOS R5m2 20mm ISO100 f/5.6 1/125s

Canon EOS R5 11mm ISO160 f/2.8 1/2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