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EOS R6II/R7 這兩台比 Sony 相機更優越之處

以下內容可能不受索粉待見
不過前幾天去Canon攤位摸了R6II/R7 這兩台
不得不說
R6II/R7 這兩台已經做的比Sony市面上所有的相機都好了
其中我更喜歡R7
他的握感非常舒適
開關/拍照/錄影選項整合在同一個鍵上是一個非常好的設計
可以單手操作
R6II需要兩手操作
另外我也非常喜歡canon lock鍵的設計
一鍵解鎖
相對的sony是在Mode/曝光 轉盤分別放了兩個鎖定機制
儘管sony相機已經用了很多年,慌亂中盲操
常常會解不開鎖
Canon的設計就是比較簡單

好的設計其實是越簡單越好 出錯機率低
從以前我就一直在吐曹sony
他們添加的功能 只是你要我就給你添加上去
並不是考慮實際搭配的使用性
所以才會有這麼多年的反人類菜單

一直到現在第五代機身雖然已經改進了很多
但是離canon/ nikon用起來的操作性還是有段差距

不過想講R6II/R7 對應sony的最大一個差別
就是錄影拍照的切換速度
R6II/R7 幾乎是隨切隨換
我用A1/S3除了需要轉上面的轉盤不好轉之外
轉過去都還會延遲個0.5秒
這樣我要抓拍的畫面就已經跑掉了
即便是旗艦A1速度也還是這麼慢
真的令人困擾

以"攝錄雙棲"這個目的來設計相機的話
R6II/R7 顯然是更為優越的機種

如果RF能夠開啟他的封閉性
兼容更多副廠鏡頭
那麼當今的Canon無反相機應該會有更好的成績
2023-03-02 12:19 發佈
assis1123 wrote:
一直到現在第五代機身雖然已經改進了很多
但是離canon/ nikon用起來的操作性還是有段差距


在我手上最好控操還停留在 Nikon D3s, 之後單反與無反都是走下坡 / 停滯不前..

好的定義只要玩熟相機表面按制, 曚著眼睛單手就可以準確改動主要 setting, 另外相機掛頸又不會輕易被意外觸撞就改變了 setting.. 這點無反最差, 無數次掛頸放下再拎起 setting 意外改動炒相. 現在每次相機掛頸都要lock setting or 熄機
assis1123
assis1123 樓主

Sony最讓我惱火的是,電源或者設定永遠會被誤觸,因為他的lock機制很不順手,經常忘了lock或是急用時單手解不了lock

2023-03-02 16:40
assis1123 wrote:
以下內容可能不受索粉...(恕刪)

EOS R剛上市的時候,我也是有考慮Sony,畢竟Sony的無反已上市一段時間了,在各方面應該都比EOS R會更加完善及成熟!

但當我去Sony的展示中心摸過實機之後,瞬間澆熄了我跳家的慾望,因爲我還是比較喜歡Canon給我的操作感、握感及LCD螢幕的畫面表現!

所以當時儘管對Sony的黑科技十分景仰,但還是沒能跳家成功!
seshero

和我不喜歡Sony的原因一樣,不能接受的LCD和複雜的選單

2023-03-02 16:41
Jinwei

我有跳過去半年多, 常常會搞混我自己設定的按鈕, 尤其是c1, c2,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顏色不適應, 老婆(MD)對sony顏色非常不滿意

2023-03-02 17:53
這也算是有好有壞啦
索尼的硬體操作
可能沒有佳能來的方便
但不可否認的是
索尼錄影的品質與選項
贏過佳能好幾條街
所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兩個就半斤八兩吧
assis1123
assis1123 樓主

大型專業機種是如此,不過一般消費機種卻是canon碾勝,防抖/畫質都是canon贏,真的別再瞎吹sony了,他們現在就是一個擠牙膏的廠商

2023-03-02 19:09
阿臭丸

我也是佳能的用户,我真的沒辦法把佳能說的太好!

2023-03-02 20:08
古語有云:富貴三代方知飲食,品味/手感這種不能量化的底蘊需要時間慢慢累積,從A7一代走到當今五代(機身握感的進化應算四代),看得出有逐漸了解平面攝影人的手和腦子是怎麼回事,不過主框架還在那邊,要小、要方、儘量滿足上兔籠、上平衡器的需求,手持拍攝的舒適度就好不到那裡去。

樓主提到到那些開關的設計,對拍視頻的人來說可能都不構成問題(特別是商用、要剪接/協同作業,不會隨興切換的使用模式),新世代用者從現有的狀況認識器材、建立習慣,要等他們發覺"原來手感好的器材可以這樣設計"還需很長時間、或這天根本不會到來;有這麼多擁躉,市場的領先者自然也不會想做什麼大幅度的改變。

我個人其實還蠻欣賞A7一代的機身比例,它基本上是扁身的邏輯,搭配輕便鏡頭、雙手平端,握把可提供足夠穩定握持、也確實比其他全幅機好攜帶;之後幾代單單加深握把、機身沒有配合曲線化與適度延長,人體工學改善有限但也不那麼便攜了。
nk4qo1530

你說的就是我心中對工作使用與創作使用的差異,無妨,懂意思就好

2023-03-03 17:23
熱血休旅

C家一點都不偏向工作者阿...相機的本質就是影像...阿結果對於職業用戶的影像後製需求,C家的寬容度到了現在2023年還是糟糕...

2023-03-04 2:04
握感也好
順手度也好
顏色也好
全都是個人感受
手不大的人 握把太大也是困擾
選單設計、按鍵設計 用得順的人也沒問題
老掉牙的色調更好笑 每一家都有自己發色
難不成 不買CANON的人眼睛都有問題? 不可能嘛!
所以以上這些優越之處都是自己感受 沒有甚麼客觀問題

但比較電子、數位、光學性能就可以客觀了
uhan wang
大龍1235

的確不少女性朋友普遍較喜歡Canon的發色!不過對於不常拍人像,或擅長後製的人,也許就不會太在意!

2023-03-03 16:29
fulosunny

發色不是爭辯 , 只是要知道 並非所有人都一致這樣認為 , 別把自己發色喜好當成別人的判斷因子罷了

2023-03-30 16:33
真的急著錄影的話,不是錄影鍵按下去就好了?
想當年EOS R剛上市時,我也是不看好未來發展,還說我絕對不可能換R系列機身。
不過時間過去幾年,我如今也購入R7來做使用
總有些東西是你有我無, 我有你無

Canon 有 touch mon 快門, Sony 無
Sony 有點測光連動, Canon 沒有 (R1 才有機會有)
Canon 有獨立制一按 Lock setting, Sony 沒有
Sony live view有預視閃燈效果亦有只顯示現場光, Canon 無選擇
Canon 鏡頭有可設定ISO/快門轉環, Sony 無
Sony 手把雙電是先用完一粒才會用第二粒, Canon 是低能地兩粒電同時用.
Canon 中檔機肩多一個LCD 顯示操作, Sony 無
Sony USB 充電要求低隨處可充, Canon 要PD Gan charger

以上任何一項沒有又不會死人. 都是那樣影, 習慣問題
jenhoxen

為了握感↑這是拍片和拍照基本思維的不同啦!

2023-03-04 0:49
mocca6361

ken902 用手把當然是為了直拍用呀

2023-03-04 1:00
我只知道,SONY的寬容度至今讓我在對客戶的要求上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做進退....CANON
太新的我沒碰過不好說!!我只碰過R6...那個寬容度實在是....還是C家老樣子..那麼貴的一台
機子還在強調直出色調? 現在相機已經只剩下專業用途了,以前的消費市場早被手機打光光了
攝影玩家跟專業用戶基本上是不可能不去對照片做修改的,那方面才是SONY的強項!!!但在
之前其實N家的寬容度也相當強~~至於手感跟選單那個,就真的習慣問題而已!!! 我個人就是雙修
~~只是我是從CN變成CS這樣

而且我要吐槽一件事...你堂堂C家R系列為什麼對自家EF鏡的
支援度還輸給S家? 不管是用MC11還是metabones都一樣
相機就如同車子,你的能量,將決定他的力量
jenhoxen

所以,你認知的[職業]只有商攝和婚紗?

2023-03-05 17:39
熱血休旅

至少這是我自己接觸~且熟悉的圈子~不然你倒是說說你是哪個領域的職業攝影吧XD 哪個職業攝影是通吃的你告訴我!! 平面跟人像/婚禮紀錄/運動攝影 那可是隔行如隔山!!連這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嗎?果然是外行

2023-03-07 3:33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