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等待多時,向來強調攜帶輕巧,且具備快速連拍、望遠優勢的APS-C片幅相機,終於在Canon R System建構下發表了首款APS-C的Canon EOS R7 & R10,值得一提的是入門級的Canon EOS R10不僅承襲Canon EOS R3 EOS iTR AF X科技,令其有著旗艦相機的極速追焦能力之外,僅429g的極輕重量,讓旅行攝影攜帶變得更為愜意,這次的映像分享,我們就帶著這部全新上市的Canon EOS R10,一手掌握蘭嶼的海天一色吧。


EOS R10支援高畫質無裁切 4K UHD 30P (6K超取樣) 短片,此行我們來看看手持拍攝Vlog的蘭嶼風貌吧!

服貼握持、極輕體驗

 在Canon EOS R10全球發表之時,看著網頁上顯示的外觀,心中想著這部搭載2,420萬像素APS-C CMOS影像感測器、與Canon EOS 1DX MarkIII相同的DIGIC X影像處理器,同時有著機械快門15/秒、電子快門23/秒的超高速連拍性能的“旗艦”規格相機,到底能有多小台?這個疑問,等收到了相機後,一切一掃而空,同時拿起相機時的感受更為驚奇。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入門等級的Canon EOS R10,其正面設計頗具專業級相機氣勢。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Canon EOS R10為R System首款內建機頂閃燈的相機,對於旅行時需要進行簡易的補光時,不須帶額外的閃光燈,相當好用。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Canon EOS R10載2,420萬像素APS-C CMOS影像感測器,並選用與Canon EOS 1DX MarkIII相同的DIGIC X影像處理器。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機頂的佈局除了操控光圈快門的主轉盤/速控轉盤之外,模式旋鈕從入門的創意濾鏡、特殊場景(SCN)模式之外,專業攝影所需的各項操作模式也一應俱全。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機背按鈕能快速調整拍攝模式等參數,同時可側翻的螢幕更是高/低角度拍照時,相當好用的設計。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Canon EOS R10與Canon EOS R7皆為首次於景深預覽鍵中新增AF/MF切換鍵,讓部分沒有AF/MF切換鍵的鏡頭,不須進入相機選單來切換,直覺又快速。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沒想到做為一部入門等級相機,Canon EOS R10同樣附有多功能控制器,對於追焦時對焦點快速切換的動作非常直覺好用。

 作為目前Canon EOS R System入門等級的Canon EOS R10(以下簡稱 R10),僅429g的重量不僅是目前單眼相機中最為輕盈之外,同時握把處依舊保有如同單眼相機帶給使用者右手最為服貼握持包覆性,即便是手掌較大的男性,握持相機時,掌心更可完全貼附於握把之上,過往體積極輕巧相機伴隨著小拇指懸空的問題,在R10的握把設計上則是讓每一根指頭皆能舒適的貼合,因此這樣極輕的重量、舒服的握把設計,同時體積更為小巧輕便的俐落造型設計,除了在旅行攜帶變得輕鬆寫意,同樣也適合身形嬌小的女性使用者帶著R10出門暢遊呢。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Canon EOS R10重量僅429g的極輕,但握把設計毫不馬虎,相當厚實。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握起相機後,手感就如同Canon EOS R5/R6緊密貼合,同時小指不會懸空。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透過機頂俯視感受掌心貼合度。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Canon EOS R10搭配標準KIT鏡組RF-S18-45mm f/4.5-6.3 IS STM相當小巧。

搭配130g KIT鏡,一機一鏡暢遊蘭嶼

 此行帶著R10搭配標準KIT鏡組RF-S18-45mm f/4.5-6.3 IS STM前往蘭嶼旅行的過程中,除了搭乘全新自強號EMU3000前往台東車站、在富岡漁港搭乘交通船前往蘭嶼之外,在蘭嶼皆以騎乘機車移動旅行的狀態下,整體攜帶的輕巧性與防手震性能則變得相當重要。以R10僅429g的機身重量,搭配130g重的RF-S18-45mm f/4.5-6.3 IS STM做為整部旅行相機的KIT組來說,這整體連1台斤(600g)不到的攜帶重量,等效焦距為28.8~72mm的組合來說,不僅有著廣角至望遠端的標準靈活視角之外,同時鏡頭提供4級防手震的效能搭配整體輕盈的重量,無論是搭乘火車、船隻拍攝沿途窗外景致,抑或是昏暗的微光環境,手持拍攝皆能輕鬆獲得相當輕鬆銳利的相片品質。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搭乘全新自強號EMU3000前往台東車站,在轉往富岡漁港前往蘭嶼。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80s、光圈:f/8.0、ISO 4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Canon EOS R10搭配KIT鏡組的總重僅559g,透過鏡頭有著4級防手震的效能,即使放慢快門拍攝火車窗外景致的稍縱即逝流動感,也能相當清晰穩定。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40s、光圈:f/8.0、ISO 10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從富岡漁港搭乘2.5小時的交通船,終於抵達有著晴朗天氣的蘭嶼。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125s、光圈:f/20、ISO 4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站在湛藍的西太平洋海岸,欣賞遠方的小蘭嶼更是心曠神怡。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80s、光圈:f/8.0、ISO 1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來到蘭嶼必定拍攝雅美(達悟)族獨特的拼板舟,拍攝前必須詢問當地人是否拍攝,以示尊重同時切勿隨意碰觸甚至登船。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125s、光圈:f/9.0、ISO 125

 因此無論是在東清部落欣賞獨具雅美(達悟)族特色的拼板舟日出、野銀部落地下屋的神祕幽暗色彩,透過鏡頭的防手震,以及R10極為輕巧的易於手持重量,並搭配2,420萬像素APS-C CMOS影像感測器、與DIGIC X影像處理器,面在如此反差極大的昏暗環境下,依舊能將暗部清晰呈現,同時保有相當純淨的相片品質。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起個大早前往東清部落的港口準備欣賞日出,這樣黎明破曉前的昏暗,Canon EOS R10所搭載的2,420萬像素APS-C CMOS影像感測器、與DIGIC X影像處理器更將其明暗間的層次嶄露無遺。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30s、光圈:f/16、ISO 2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3.2s、光圈:f/22、ISO 1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當陽光越過島礁照耀漁港灣時,即便如此大的反差環境,Canon EOS R10依舊將拼板舟的細節完美呈現,而沒有絲毫噪點。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60s、光圈:f/9.0、ISO 125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早晨暖紅的旭日色溫,照耀於拼板舟與遠方山脈,更是夢幻。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80s、光圈:f/8.0、ISO 1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在當地人的帶領下,準備進入野銀地下屋參訪。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16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地下屋的入口與內部空間相當狹小昏暗,卻相當通風。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25s、光圈:f/5.0、ISO 25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僅以屋內微弱的日光燈做為光源,屋頂的傳統短劍、燻黑的獸骨依舊能忠實呈現,同時更具神秘氛圍。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25s、光圈:f/5.0、ISO 32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由於地下屋內部有爐灶炊煮的設施,因此柴薪的燻煙不僅能讓屋內防蟲防腐,同時也能燻製魚皮等獵物。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25s、光圈:f/5.0、ISO 32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地下屋主人向我展示雅美(達悟)族傳統的藤盔與魚皮戰甲,昏暗的環境下更具神秘色彩。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50s、光圈:f/5.0、ISO 2500

極速追焦,動物、飛機一把抓

 前述提及R10對焦系統承襲自Canon EOS R3的EOS iTR AF X科技,其特色即為除了人臉辨識對焦更為迅速直覺之外,同時該系統更針對動物、車輛的拍攝主題有著專屬的對焦模式,此外不僅是人臉包含拍攝動物時,更可開啟眼球偵測系統,讓R10每一次對焦皆能精準對應於眼球之上,捕捉最具神韻的那一瞬間。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不僅能靜態欣賞拼板舟拍攝日出,飛魚季過後更能搭乘它划向大海。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60s、光圈:f/8.0、ISO 1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在乘風破浪的晃蕩中,透過眼球偵測系統,讓拍攝划舟而前後移動的教練更為輕鬆、準確。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16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即便是昏暗的環境下,人臉與眼球偵測的對焦表現同樣快速精準。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50s、光圈:f/5.0、ISO 2500

 同時擁有這樣對焦系統的R10,搭配螢幕每一處皆為對焦點的雙像素CMOS自動對焦 II (DAF II) 技術,以及能從原先機械快門15/秒、電子快門23/秒,一舉突破至每秒30張的【RAW連拍模式】,不僅在蘭嶼的野外拍攝佇立於奇岩怪石上的山羊、村落內像是寵物犬一樣愜意覓食的好動山豬,皆能透過精準眼球對焦系統以及螢幕無死角的寬廣對焦範圍,輕鬆捕捉動物們最具神韻的精采構圖。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Canon EOS R10在Live View螢幕選單中即可選擇人臉/動物/車輛的對焦模式切換,不用再進入Menu選單,更是快速方便。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在都市或一般鄉村中,貓/狗是我們常見的寵物,而在野銀部落以山豬做為寵物更是相當特別。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60s、光圈:f/6.3、ISO 10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透過動物的眼球偵測對焦模式,拍攝進食中的山豬更為輕鬆寫意。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2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環島時行經鱷魚岩,有著一群動物攀爬著岩壁呢。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1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原來是蘭嶼野外常見的山羊。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100s、光圈:f/7.1、ISO 125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80s、光圈:f/7.1、ISO 16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在夜裡用餐時,看到貓咪覬覦我桌上的炸飛魚,此時使用動物的眼球偵測對焦模式,將對焦的工作交給相機,即可輕鬆拍下最渴望吃魚的眼神。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13s、光圈:f/5.0、ISO 2000

 此行雖然是搭乘交通船前往蘭嶼,但蘭嶼機場旁的涼台,卻是心目中認為全台灣看飛機起降最優美的地方,同時蘭嶼機場的跑道與圍籬距離相當短,因此即便是使用RF-S18-45mm f/4.5-6.3 IS STM這支KIT鏡,也能拍下相當比例的飛機全貌,同時透過RAW連拍模式所提供按下快門前0.5秒的「預先拍攝」與每秒30張的連拍搭配,捕捉稍縱即逝的飛機起降更非難事。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蘭嶼機場旁的涼台,是我覺得全台灣欣賞飛機起降最舒暢的好去處。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1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近距離的欣賞海天一色的飛機跑道與遠方小蘭嶼,更讓這座機場顯得相當特別。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125s、光圈:f/7.1、ISO 125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過往需要大砲等級的鏡頭才能拍攝飛機起降,但在蘭嶼只需要輕便的KIT鏡即可。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80s、光圈:f/8.0、ISO 1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50s、光圈:f/9.0、ISO 1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100s、光圈:f/16、ISO 32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若是對於追焦瞬間的掌握感到生疏,那麼開啟相機選單內的RAW連拍模式吧,即可在按下快門前0.5秒的「預先拍攝」以及每秒30張的連拍性能,讓掌握瞬間萬無一失。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Canon EOS R10同時在特殊場景(SCN)模式中提供入門玩家搖攝功能,讓追焦繁雜的設定交給相機決定,輕鬆拍下極具流動感的追焦照。

多元場景模式,移軸、環景更顯張力

 蘭嶼這座被湛藍西太平洋環繞的島嶼中,不僅是走向海岸能欣賞這座由火山噴發冷卻後抬升的地形特色之外,更推薦前往蘭嶼氣象站與新蘭嶼燈塔的制高點欣賞壯闊的蘭嶼海岸線景致,在這居高臨下的視野中,欣賞蘭嶼陡峭的高聳地形與海水交織而成的壯麗風景,不僅透過廣角端的遼闊、或是望遠端將島嶼跟大海形成強烈的孤傲對比之外,其中R10“創意濾鏡”中的模型效果,將俯瞰大地的視野以移軸鏡獨特透視感的焦平面進行詮釋,更是一種獨具風格的旅行記憶。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在創意濾鏡模式中,車輛與建築物的圖示為模型效果。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在蘭嶼的制高點欣賞蘭嶼海岸線與湛藍太平洋交織的風景更是舒暢。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250s、光圈:f/8.0、ISO 4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開啟模型效果後,可選擇想要清晰的視覺範圍,就如同移軸鏡一般的有趣。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160s、光圈:f/5.6、ISO 1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125s、光圈:f/5.6、ISO 100

 同時若像是身處在蘭嶼氣象站能一覽東西海岸的環景制高點時,開啟相機“特殊場景(SCN)”中首次搭載於R System的全景拍攝模式,只要選定好要由左至右或是由右至左,按下快門同時順暢地擺動身體,R10即可以最多200張連拍的照片,自動合成為一張高畫質的壯闊全景照片,而這樣的功能不僅限左右的環景,更是包含了上下環景的拍攝,相當輕鬆簡單。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Canon EOS R10的特殊場景(SCN)的全景拍攝模式為首次於R System首次搭載。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若使用單一拍攝模式,在蘭嶼氣象站只能拍攝單側的海岸線。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80s、光圈:f/8.0、ISO 16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透過全景拍攝,即可將蘭嶼海岸一網打盡。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500s、光圈:f/5.0、ISO 2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傍晚時分前往南端的青青草原,欣賞西岸的八代灣絢麗晚霞。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40s、光圈:f/8.0、ISO 1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全景下的小蘭嶼與八代灣。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500s、光圈:f/4.5、ISO 5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全景下的東清灣。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500s、光圈:f/4.5、ISO 200

控光更自然、連線自拍上傳更愜意

 在東清部落欣賞完壯麗日出之後,一旁的東清三十三號早餐店則是一個能恢復因早起而精神不濟,同時能吃著早餐補充體力愜意欣賞東清灣海景的好去處,不過想要拍攝坐在有遮蔭的涼台欣賞海景的愜意樣貌時,過往總是因為室內與戶外的極大反差環境,讓照片呈現戶外曝光正確下室內則嚴重不光不足,反之要讓室內曝光正確卻讓戶外曝光過度呈現一片死白的狀態,這樣的狀況正是使用HDR拍攝的最佳時機,將R10的HDR功能開啟,透過穩定握持相機並按下快門,即可透過相機快速連拍三張針對亮/暗部正確曝光之設定,快速進行合成,隨即獲得一張室內/戶外皆為曝光正確,且層次細節鮮明自然的風景照片。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HDR模式的開啟方式於Menu選單中。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同時創意濾鏡模式中也有HDR的各項模式可以選擇。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創意濾鏡模式中的HDR有標準藝術、鮮豔藝術、油畫藝術與浮雕藝術四種效果。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欣賞完日出後,來到東清三十三號早餐店的涼台吃早餐欣賞海景。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250s、光圈:f/8.0、ISO 64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但一般模式下,若以海景做為曝光標準拍攝,則涼台內的人會明顯的曝光不足。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200s、光圈:f/8.0、ISO 1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透過HDR的拍攝,不僅內外曝光均衡,同時也極富層次。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200s、光圈:f/8.0、ISO 2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HDR標準藝術模式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500s、光圈:f/5.0、ISO 2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HDR鮮豔藝術模式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500s、光圈:f/5.0、ISO 2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HDR油畫藝術模式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500s、光圈:f/5.0、ISO 2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HDR浮雕藝術模式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500s、光圈:f/5.0、ISO 200

 除此之外時常獨自旅行的我,很喜歡為自己拍下獨具特色的旅行足跡自拍照,因此能透過R10內建的藍牙/Wi-Fi功能與手機APP Camera Connect進行串聯,不僅能以手機做為遠端控制相機進行拍攝與曝光參數調整等多元的控制之外,同時透過手機螢幕,也能同步監看相機實際拍攝畫面,進而讓自己進入畫面中最佳構圖,並進行對焦拍攝,如此一來即可拍攝極富旅行氛圍,卻不需看鏡頭的旅行足跡照呢!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透過手機APP Camera Connect與Canon EOS R10進行連線,即可利用手機螢幕遠端操控相機拍攝。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同時能操控曝光、驅動模式等功能進行拍攝,也能直接下載照片至手機中,進而上傳高畫質的照片與親朋好友分享。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利用手機遙控拍攝,更能拍出不一樣的旅行足跡。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80s、光圈:f/8.0、ISO 125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1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50s、光圈:f/8.0、ISO 160

入門級距專業級性能

 此行帶著R10前往蘭嶼旅行,不僅整體重量輕巧的接近微單眼,且適合各種掌形輕鬆握持的手把設計之外,同時在外型上保有專業級相機所需的速控轉盤、能快速調整對焦點的多功能控制器搖桿,並且搭配著機械快門15/秒、電子快門23/秒的超高速連拍性能、與人物、動物、車輛快意切換的對焦系統,光是這樣專業級相機才擁有的性能,如今已在這部入門等級的R10已完全呈現,卻保有對於入門攝影者學習攝影時相當好用的機頂閃燈、創意濾鏡、特殊場景(SCN)以及HDR等模式,我想R10已經打破我們對於入門級、專業級相機的界線,重新定義入門相機應有的新高度。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八代灣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160s、光圈:f/8.0、ISO 1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貌似冰島地形的山勢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80s、光圈:f/8.0、ISO 1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雙獅岩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125s、光圈:f/8.0、ISO 2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東南海岸線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80s、光圈:f/8.0、ISO 1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125s、光圈:f/8.0、ISO 16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鏡頭:RF-S18-45mm F4.5-6.3 IS STM
快門:1/15s、光圈:f/5.0、ISO 2000

(映像分享) 極輕探險玩家in台東蘭嶼 feat. Canon EOS R10
喜歡本次Canon EOS R10在台東蘭嶼的使用分享嗎?

https://imagelife.com.tw/?p=8940
更完整的蘭嶼遊記分享請點選網址唷!

有機會的話點進來看看更多好玩的映像生活 Image Life
映像生活Image Life網站
映像生活Image Life粉絲團
映像生活Image Life Instagram
映像生活Image Life Line
Canon官方網站
Canon粉絲團
Canon影像樂園 Photo Cheers!
Canon Instagram
將相機拿來拍手機拿來上傳 分享好友優異畫質精采生活 每刻每張照片都是美好故事
2022-08-12 17:30 發佈
映像生活 ImageLife wrote:
 等待多時,向來強調...(恕刪)


拍的很棒!也解說的很詳盡!
2萬多元的機子,光對焦追焦能力,就已值回票價!

若不是R7有機身防手震,我可能也會買R10就好!

RF-S18-45mm F4.5-6.3 IS STM的表現也挺不賴的!有R7跟R10的朋友都值得入手一顆!
感謝大大喜歡這次的使用分享唷
大龍1235 wrote:
拍的很棒!也解說的很(恕刪)
將相機拿來拍手機拿來上傳 分享好友優異畫質精采生活 每刻每張照片都是美好故事
對岸測試文
錄影約20分鐘左右會過熱
自動關機
可惜我是以旅遊為主的使用,不是極限測試的使用方法!
所以我知道每個地方我想拍的內容就可以停機了,畢竟錄影的呈現還是靠剪輯吧,所以就沒有什麼過熱以及浪費記憶卡空間的問題了!
而且我個人比較喜歡拍照啦,錄影只是一個很不專業的興趣

感謝大大分享讓我了解喔!
新爺 wrote:
對岸測試文錄影約20...(恕刪)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