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對岸的Canon R5拆解,過熱問題恐難解

2020-07-30 12:0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Canon R5 問題
Williamyen wrote:
對岸的Canon R5(恕刪)


之前R5宣稱有8K時候
很多人就在懷疑S1H拍5.9K就在掛風扇了
你R5拍8K這個發熱量怎麼處理
所以才預測會不會是8K縮時

沒想到真的有8K30P而且畫質真的超級好
4K HQ也打爆S3

但是Canon處理過熱問題的方式
.....................
...............
.........
....
..

就是完全不處理!!!!
沒錯,就是完全不處理
靠宣傳壓過去

拆開之後更驚訝
不僅沒處理
而且完全塞的密不透風滿滿的
難怪不管室內室外環境溫度
過熱時間都差不多
恢復時間也很誇張
完全就像一個保溫瓶悶在裡面
放冰箱用工業扇吹都沒用
之前不是還有Canon人員出來說他們有獨特技術可以把發熱元件盡量遠離
用空間換取散熱...
WTF

我想這只有開孔灌風才有救了

R6還沒出爐
有機會改善嗎?
這個真的很難靠韌體去處理了
看還有沒有空隙塞導熱片吧
不知道為啥他們不像SONY把大IC放在最外層
直接把最大的熱源導到背板,可以用外掛風扇迫風散熱
R5黑主板上最熱的大IC還用綠色POWER板蓋起來(POWER IC也是蠻熱的)
根本就雙層保溫瓶
沒甚麼好意外的,以前相機發熱現象沒那麼嚴重相對也就不需要熱流工程師,導致RD沒太多經驗處理相關問題
松下早就覺悟,GH5研發過程就很注重散熱,S1H還是得用內建風扇處理
NB和手機就不同,因為隨時要面對發熱問題所以很注重這塊
沒設計高效散熱,難怪冷卻要那麼久
但8K的發熱量感覺也沒那麼高
廢熱慢慢產生導致內部機組溫度漸漸提高
溫度到達上限就啟動控溫措施了

這是為R5mk2預留升級空間?

------
下一代應該會設計散熱空氣通道
氣流通過內部散熱鰭片帶走熱量
氣流不會接觸CMOS等光學元件
所以沒有進塵的問題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Williamyen wrote:
對岸的Canon R5拆解


為了防滴防塵不開孔用主動散熱是可以理解.

但這種 HW design ..... 是在打臉老闆 ?
assis1123 wrote:
我想這只有開孔灌風才有救了


把翻轉液晶屏背後那一塊切掉,換成金屬散熱板,會比較有效吧?
...乾脆改Firmware把8k拿掉或預設disable(再上警語後果自負),然後降價15K更實際!坦白講本來就沒要求過這跳躍式的規格,結果好像有點被強迫中奬的味道,彷彿有了這玩意兒賣12萬就”不能被嫌”反而還成了Bargain?拜託,到了這番規格的拍攝不止是一臺機身就能怎樣,而是一套完整週邊系統與作業流程的搭配,不光是一個半調子的8K,導演就會願意去”配合”使用的;問題這麼多就先別硬撐了;只是我當然自知講這些都是廢話,堆疊錄影規格加價賣已經是股”趨勢”,不會有哪家白痴廠商願意揮刀自宮降價賣的!
請問R5錄影會過熱,那正常拍攝時一樣會有影響嗎?
Peter9696 wrote:
請問R5錄影會過熱,(恕刪)


無影響 且還能繼續錄製非HQ無裁切4K30P跟APSC模式下的超採4K60P
1080則也都沒影響
https://www.flickr.com/photos/29070592@N07/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