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不好請見諒

記得第一次摸到的相機是一台APSC加上旅遊鏡。在手機拍照還沒有大幅發展的年代,一台相機就完全吸引年紀尚小的我。(旅遊鏡也被我當成望遠鏡

這就是入坑的開端

起程
一開始拿著類單,對A/P/S/M一竅不通,只會AUTO
按下快門,只稱的上「拍照」
當然曝光三角甚麼的也都不會。
在社團老師的教導下,從構圖開始學習。

安平古堡

猴硐貓村-貓被狗追

後來爬到樹上


一開始總會要求自己照著所謂「三分法」構圖
後來遇見01,看著評測和版上高手的分享,讓我對攝影有更多的認識
結果看著看著,新相機就長出來了


成長
從類單眼到可換鏡頭的單眼發現有RAW的存在後,就拋棄了JPG


初次進LR,發現RAW檔的高寬容度
相信很多人在新手時期也很喜歡把飽和、鮮豔度拉高(還有去朦朧)

開始改變構圖的方式,跳脫法則,帶入自己的想法

蔚藍的天空和白雲,也可以是主體

趴在地上拍攝,能創造不同視角

一條小徑,就能引導視線

漸漸喜歡上這種消失點帶來的效果

對稱,為畫面帶來和諧

台南奇美博物館
把攝影當做減法,就能創造簡單的畫面

階梯與牆壁上的草

藍天與...應該是杉吧

建築物的外牆

天花板

和平島海邊
光影,為畫面帶來不同的感受

穿過林葉間隙的光,點綴樹林

強烈的陽光在暗部形成光影對比

這是樹根
有時,混亂中帶有美與秩序

稻穗

枯葉與枝條

枝葉和即將落下的太陽

沉積岩層
有時,會看見有趣的對比

闖入森林中的電線桿

空無一車的車道 VS 擁擠的車陣

紅花綠葉
前景的運用,讓畫面更有層次

蓬萊溪步道

薑麻園
帶著單眼,紀錄旅途和生活
一機多鏡在背包裡,再加上腳架,使得肩上負擔加重但返家後,整理照片就會發現一切都值得
(發現攝影也可以健身


雪霸國家公園


隨手拍下路邊告示牌,結果下一秒就踩到泥巴滑倒了

攝影時真的要注意安全

濃霧籠罩

雖已了解各種拍攝技巧,卻是第一次拍攝星空,容易忽略一些細節
(冬天拍不到明顯的銀河


索性架起腳架拍雲海


黎明雲彩

夜中高雄85大樓
(為了讓移動中的船同框 ISO跑到12800


海邊(忘記地點

----分隔線---------------------------以下含大量動植物

採蜜中的蜜蜂
(為了拍蜜蜂拍了幾十張,6D的對焦真的不太行


松果

某種藤蔓

楓葉(逆光拍攝更有通透的感覺

更紅的楓葉

倒下的枯樹幹中也有生機

可愛的葫蘆竹


退潮時的老梅石槽

壺穴

睡著的貓(被偷拍還不知道


薑母鴨

出現在公園的雞

被排擠...


小鴨

飛翔中的鴿子(一樣拍了很多次才有一張準焦


鵝鵝鵝

雞毛撢子


Zzz

用食物就可以召喚麻雀和鴿子

旁邊有其他人一來就馬上飛走




冬天枝頭上的鳥,頗有蕭瑟感

已逝校狗的英姿
---------------------------------------------------------------------------------------

爬山時抬頭一望發現的飛機,剛好手上拿著EF 70-300mm F4-5.6 IS II USM
不過300端還是有點不足,此照片經過裁切
(照專業拍機人士看法為香草航空Airbus A320


泡泡產生的瞬間




紅磚+光影變化+路人

神奇的春聯

旅行途中經過某條小巷

基隆彩虹屋

被遺忘在角落的桌椅

夜幕中的高雄車站

橋頭糖廠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在旅程中,除了景物,也紀錄所遇所見的人物

清晨天未亮,在寒冷的海風中開工

成功漁港

早起散步的人

玩著泡泡的小孩


話說回來
還是沒有勇氣嘗試街拍
只敢用長焦在遠處拍攝

照片能令人反思

美麗海洋的背後,是沖刷至海灘的垃圾
人類的產物流入海洋後,對海洋造成浩劫

曾經的輝煌,今日卻成為廢墟
以上照片均使用 EF 24-70mm F4.0L IS USM+EF 70-300mm f/4-5.6 IS II USM拍攝
攝影,讓我學會等待並以不同角度看世界,以自己的方式詮釋周遭
期盼未來繼續走在自己的攝影路上
也希望板上前輩可以給予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