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M6II 升級心得》CANON M6 與 M6II 升級使用的比較 (含1080P與4K錄影比較圖)

《M6II 升級心得》CANON M6 與 M6II 升級使用的比較 (含1080P與4K錄影比較圖)
CANON M系列從M1開始用到現在
鏡頭光22mm F2 就買了四顆 (現在要買第五顆了)
全鏡頭全都有買
有寫過簡單的評測文
(EF-M全鏡頭) CANON M 全鏡頭評比
唯一只有最新的32 F1.4 沒有入手

一直有考慮想要升級我的M6
購買至今三年多 快門數沒有在連拍 也已經拍了16萬張了
(我主力是全片幅相機,這台只是隨身機)
(也買過M100 M50 手感跟操作還是沒法跟M5與M6比)
SONY 的超高維修率我不會再考慮
所以機子最穩的CANON 還有NIKON 是我考慮兩大牌子
至於國際牌跟SIGMA 聯合本來也超期望
看到機身鏡頭價位之後 一切也就處之淡然了
有這麼多錢的話還需要看CNS 三家牌子嗎? 直接買中片幅就好啦!

本來就是在M6II 還有NIKON Z50 之間掙扎
但是Z50 國外都表然後香港也發售了
台灣還沒見到消息
所以就直接去買了M6 II 公司貨套組
如果有配套22mm 就好了 (可惜就沒有)
《M6II 升級心得》CANON M6 與 M6II 升級使用的比較 (含1080P與4K錄影比較圖)
《M6II 升級心得》CANON M6 與 M6II 升級使用的比較 (含1080P與4K錄影比較圖)
------------------------------
使用狀況:
M系列一直以來都是我的生活隨拍相機
M1 代 加上22mm 鏡頭可以直接放進去上衣口袋
到了M3 稍微大了一點點
可是上衣口袋再也沒有他的位置了

M6 出來後我就買了
覺得這真的是爆炸性成長
覺得這真是買對了 

當時出門都是拿6D 拍風景
拍活動
M6 則拿來用長鏡頭或是錄影 或是縮時攝影用
小台小巧可以讓我出門都同時使用兩台相機
就算帶著負擔也不大
反正還可以轉接6D 全片幅的鏡頭

後來換了NIKON D750
那錄影的影片畫質讓6D 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M6 也是完全跟不上
但是錄音卻是爛到爆炸

過了三年
M6 終於出了新款的M6 II
我要的就是他的快速對焦
還有他的 4K 錄影 無裁切功能~!!
------------------------------
《M6II 升級心得》CANON M6 與 M6II 升級使用的比較 (含1080P與4K錄影比較圖)
實際操作心得:
簡單說
M6 II 對焦速度真的神速
我拿EOS RP 配24-105 F4
M6 II 配 15-45
M6II 無論是廣角或是望遠 都比RP 還快
特別是暗一點的室內更加明顯

不過M6II 轉接 50 1.8 STM 就明顯很慢
EOS RP 輕鬆快速對焦
6D 則是比RP 還慢上一點
M6II 則是很緩很緩慢....
不知道是不是轉接環也該更新了?

對焦速度原本很快的鏡頭
可能沒什麼感覺
不過像是 28mm F3.5 自帶燈光的微距鏡頭
在M6 上就是慢慢地慢慢地慢慢地
就跟一般微距鏡頭的速度再快一點點
但是比較暗的時候 手動會比自動還快

換上M6II 之後
對焦神速阿!!!
到很近也是對焦超快
而且很穩!!
等於是這顆鏡頭完全解封 !!! 超愛!!

至於55-200這顆鏡頭 加上DCR 250近攝鏡片之後
就跟其他單眼或是鏡頭裝上一樣
自動對焦幾乎等於失效
但是使用M6II 機身
失焦到對到焦的過度不僅非常的流暢且快速
就像是錄影的那種感覺
而且我都沒有按對焦按鈕
就自動抓好了

天啊!! 這麼誇張!!

另外操作上的差異性
對焦變神速以外
拍完一張照片後我有設定預覽照片
這速度真的很慢
大概拍完後要等到第三秒才會顯示剛拍的照片
這點真的....有點太久....(或許跟高畫素有關係吧? 我的卡是讀寫300/MB的)
------------------------------
《M6II 升級心得》CANON M6 與 M6II 升級使用的比較 (含1080P與4K錄影比較圖)
《M6II 升級心得》CANON M6 與 M6II 升級使用的比較 (含1080P與4K錄影比較圖)
外觀差異:
外觀上M6 的頸帶無法直接安裝 需要先裝一個三角扣環才能安裝
三角扣環實在真的很雞肋
好看的三角扣環也會外觀常被磨 就變醜
而且手常被這個尖尖的扣環刺到手....
別家的則是45度朝斜上
所以拿相機側面根本不會被那個扣環刺到手

這點在M6II 改進了
又回到M3 的背帶孔設計
更大更穩 更往內縮 也不會在刺到手
也不用額外轉接環
直接背帶裝了就可以使用
《M6II 升級心得》CANON M6 與 M6II 升級使用的比較 (含1080P與4K錄影比較圖)

(可以直接安裝 PD的快裝背帶扣 已經測試OK)

《M6II 升級心得》CANON M6 與 M6II 升級使用的比較 (含1080P與4K錄影比較圖)
翻轉螢幕的質感更好看了
可以看得出兩款的設計不太一樣
LOGO的位置也不同
M6II 整體上的感覺更加的平滑流線

《M6II 升級心得》CANON M6 與 M6II 升級使用的比較 (含1080P與4K錄影比較圖)
而且手的舒適度也更高 實在很不錯
右手的握把更深更多
握起來的受力點更扎實
這點我覺得真的實在很棒!!!

電池蓋子的設計也有差別
更穩更大了

------------------------------
拍照與錄影差異:
其實我主要升級也是衝著這點而來的
3000萬畫素能提升多少呢?
其實我看不太出來
但是的確稍微有點提升
可用ISO 我覺得著實下降許多
(但是跟原本的M6M5 相比的話 我覺得還是好許多)

不過放大照片可以放得更大
因為有3000萬畫素

錄影的部分
一樣都是錄製 1080P
一樣都是用KIT 鏡頭 15-45
出來的畫質天差地別阿 天啊!!!
超開心的 (我後來又再測試 在戶外ISO 100狀態下 差異性並不大 室內就真的差異很大)
M6 1080P錄影截圖 (裁剩1/10)
《M6II 升級心得》CANON M6 與 M6II 升級使用的比較 (含1080P與4K錄影比較圖)

M6 II 1080P錄影截圖 (裁剩1/10)
《M6II 升級心得》CANON M6 與 M6II 升級使用的比較 (含1080P與4K錄影比較圖)

至於4K 還有慢動作錄影無法直接拍攝
要轉動轉盤到錄影的地方
才能選擇4K 或是 1080P 120FPS 的慢動作錄影
好處是平常拍攝1080P 直接按錄影鈕
要切換4K 則轉動轉盤再按錄影鈕
不用在選單內切來切去 (選單切換都很費時)

電子防手震目前測試站在原地不動的晃動
是比以前M6 還好還穩很多
可是
一旦開始走路走動
效果相當的差就是
這可能要買電子手持穩定器才能解決

《M6II 升級心得》CANON M6 與 M6II 升級使用的比較 (含1080P與4K錄影比較圖)
《M6II 升級心得》CANON M6 與 M6II 升級使用的比較 (含1080P與4K錄影比較圖)
分的出哪張是1080P 拍攝,哪張是4K拍攝的呢?
(我上傳01 也是一張1080P 一張4K 照片 沒有壓縮過))
至於4K 錄影的畫質
白天錄我看起來是跟 1080P 一模一樣 (我用4K 10BIT 螢幕)
使用ADOBE 影片轉檔成1080P後
畫質只稍微比以前的M6 還好一點點而已
所以要1080P 還是直接使用M6 II 的1080P 錄製才會好
這問題我會再來看看是不是我ADOBE 的版本太舊的關係

上面的答案是上面那張是1080P
下面那張是4K

不過晚上或是室內拍攝的時候
4K 畫質會明顯好很多
《M6II 升級心得》CANON M6 與 M6II 升級使用的比較 (含1080P與4K錄影比較圖)
《M6II 升級心得》CANON M6 與 M6II 升級使用的比較 (含1080P與4K錄影比較圖)
這兩張是同鏡頭同焦段同地點同時間錄影的截圖 (大約裁剩1/5)
不過上面那張1080P 的ISO 是1000 (光圈4.5)
下面那張4K 的ISO 是250 (光圈1.8)

錄影有個奇怪的地方
就是一般錄影的完全無法調整光圈快門
只有EV 值還有ISO可以調整

轉轉盤到錄影模式
才可以調整光圈與快門...

----------------
錄影的話外接 RODE VIDE MIC PRO+
音質就很不錯了
錄影會自動開麥克風
錄影關閉會自動關麥克風
2019-11-17 0:33 發佈
Kyle凱爾 wrote:
CANON M系列從M1...(恕刪)

好奇發問大大你有11-22嗎
最近有點考慮這台+11-22 取代富士的廣角
富士的變焦廣角除了超重的那顆以外畫質偏軟
不知道這組合畫質您覺得怎樣
誇張哥 wrote:
富士的變焦廣角除了超重的那顆以外畫質偏軟...(恕刪)

你也可以看看我之前發的文章
EFM 全鏡頭評比

基本上以前會買對焦速度慢得要死的M M2 M3
主要就是三個原因

1. 跳水價便宜 (兩萬多跳到一萬出頭)
2. 鏡頭 22mm F2 餅乾鏡頭
超小顆又輕
而且還是金屬製 光手感就很爽
重點是當初搭配KIT
這顆拆鏡價格落在2000元
畫質也是好到沒到沒話說
所以當初很多人都是為了這顆鏡頭來買M 相機玩玩看
當時有人在賣自動開關鏡頭蓋 (我也買過四組)
讓這台相機更是非常輕便好用
3. 鏡頭 11-22mm
這是M 系列第一顆可伸縮鎖定的鏡頭
搭配M6 自拍簡直爽翻天
畫質算很不錯
重量輕
重點又來了
價格竟然不到一萬台幣!! (當初是公司貨11000)
M3 因為這顆鏡頭而多賣很多
賣到這顆鏡頭大缺貨
連日本都沒貨
所以價格又往上調漲
而我是等了快一年才買到....

至於跟富士比我就不清楚了
可能你要自己去看看 11-22mm
在01 的評測文很多

我是認為11-22mm 配合翻轉螢幕自拍真的非常快速方便
而且效果很好
可以參考

但是雖然這樣
由於光圈先天比較小
所以常常比較暗的場景
容易讓快門都會變慢導致手震
這點拍照的時候要多加留意
Kyle凱爾 wrote:
CANON M系列從M1..


至於4K 錄影的畫質
我看起來是跟 1080P 一模一樣 (我用4K 10BIT 螢幕).(恕刪)




感謝K大如此用心的文章

想請教關於你所說的4K畫質與1080P相同, 意思是4K畫質很好....
還是說4K的細節與1080P一樣, 只是檔案變大!!

因為之前R與RP的裁切4K畫質有些爭議
很好奇採用相同處理晶片且沒裁切M6II的4K表現到底好不好
oculata wrote:
感謝K大如此用心的文章...(恕刪)

感謝
最近很忙所以沒時間拍照片
但是心得過去就會忘了 趕快打一打 照片之後有空我再補


oculata wrote:
想請教關於你所說的4K畫質與1080P相同, 意思是4K畫質很好....
還是說4K的細節與1080P一樣, 只是檔案變大!!...(恕刪)

4K 怎樣都會比1080P 來的好
只是如果一樣都用1080P 螢幕來看 我個人是看不出差異
而用4K 螢幕看 我個人覺得這兩者之間也看不出什麼太大的差異

我比較的對象是NIKON Z6
Z6的1080P 還有4K 差異性非常大
4K 的無論是用1080P 螢幕看 或是4K 螢幕看
一看就是細節滿滿
4K螢幕更是覺得滿滿感動

隔壁的NIKON Z50 4K 畫質也是很令人感動
01 評測吉姆林大的測試影片 使用KIT 鏡頭手持拍攝

另外換一種說法
CANON 現在M6II 的1080P 進步很大 (跟之前的M6 還有M5 比的話)
所以看起來跟M6II 拍攝出來的4K 畫面不會差太多了 (欸 是這樣講嗎?)

好啦
結論就是這個4K 影片我使用過幾十次後
我覺得真的不太有必要用4K 拍攝
因為畫質跟1080P 真的沒有那麼大的差距
(4K影片如果裁切到1080P 大小的話 畫質會比1080P 差一" 些 ")
所以這就是魔鬼藏在細節中
規格上沒有告訴我們的事情

而新款的M6 II 1080P 畫質真的提升非常多
錄影的自動對焦也變得非常非常可靠
所以1080P的錄影會比手機還好上非常多

至於4K 拍攝...
我覺得要是針對4K 影片要來買這台的話
我會覺得還是買NIKON Z50 或是Z6 才是正解
偶爾使用 或是沒有那麼重要的話
M6II 的4K 也是OK的 而且也沒有裁切
Kyle凱爾 wrote:
你也可以看看我之前發...(恕刪)

看了一下還不錯,以前對EOS M系列就是有點心動但又不會真的下手
這次M6II性能提升非常大 比較跟得上主流規格
就讓我真的會想下手了
前陣子買了M6 II
用途是備機 + 錄影
看到文章借題補充一下感想

先前兩天活動
以EF-M 32mm和EF-M 22mm
拍攝大量的人物半身照
比對人物的眼睛細節呈現
我覺得真正能滿足M6 II 3250萬畫素的
原生鏡只有EF-M 32mm這顆
(我只有EF-M 11-22 22 32三顆)

不知道是不是鏡頭的個體素質差異
EF-M 22mm拍的照片放大到50%左右時
就開始能明顯看出一些端倪
但不放大看的話真的是沒差
況且EF-M 22 小巧好帶好用
Kyle凱爾 wrote:


結論就是這個4K 影片我使用過幾十次後
我覺得真的不太有必要用4K 拍攝
因為畫質跟1080P 真的沒有那麼大的差距
(4K影片如果裁切到1080P 大小的話 畫質會比1080P 差一" 些 ")
所以這就是魔鬼藏在細節中
規格上沒有告訴我們的事情.(恕刪)


感謝K大

看來canon的4K錄影還是有所欠缺

想當年5D2的全幅FHD是多麼的轟動, 幾乎快成為婚攝錄影標配機身
不曾想到了4K時代,錄影竟然反成canon機身的弱項....

很好奇這到底是canon的產品規劃所致, 還是遇到了什麼難以克服的困難??
Soulless wrote:
EF-M 22mm拍的照片放大到50%左右時
就開始能明顯看出一些端倪...(恕刪)

這是一定的
畢竟M6 2400萬跟 M6 II 的3200萬畫素也差了相當多呢!

oculata wrote:
很好奇這到底是canon的產品規劃所致, 還是遇到了什麼難以克服的困難??...(恕刪)

這個我猜應該是單純的擠牙膏吧??
我拿M6 II 拍4K
就算是大白天也怎樣都拍不出Z50 的4K 影片
要模仿也模仿不來...
將近八年來EOS我一路從M1→M3→M6II也感觸很深,前兩代對焦不符需求終於在M6II得解,補充個人的簡略重點:

【M1-優】至今為止影像色彩表現是最討喜的一代。
【M1-缺】對焦屬殘廢等級、無WIFI傳輸、螢幕沒翻轉、手感不佳。

【M3-優】多了翻轉螢幕、WIFI傳輸,讓我人在國外很方便。
【M3-缺】對焦雖有微幅進步但暗處依然半瞎狀態,幾乎都要保持補助燈。

【M6II-優】對焦改善如樓主說的神速級,尤其臉部+人眼終於能順暢捕捉小孩,除了手感/畫素/動態/UHS-II全部大升級之外,顏色還接近我喜愛的M1,根本是C家踩到牙膏的一代。

【M6II-缺】同樓主提到,以往習慣攝後會影像檢視2秒,這代攝後明顯頓一下,我就直接關閉功能了!但願明年的4k 24p韌體連同此Bug一併改善。再來2K和4K細節放到最大都是糊,還好生活剪輯對於2160P要ZOOM IN到1080P都很堪用,正因為最下面提到的高位元率,至少50吋電視看不太出瑕疵。

一直以來我都很抱怨M系列開機慢,對於街拍很困擾,從開機到能壓快門大約要2秒鐘,後來看到SONY的開機速度就從此釋懷了。


手上也就這三顆金屬屁股的自家鏡,這三顆傳奇EF-M基本上都屌打L鏡:

【22mm F2.0】是我國內外街拍+餐桌前的神鏡也是日常鏡頭蓋,畫質優秀又輕巧。

【11-22mm F4-5.6】室內、建築、街景愛用鏡,畫質銳利,如果室內外光原不足還有防手震補足,有時候趕不及換鏡頭(或環境不良時例如下雨下雪)就這樣一整天到回飯店都沒換下來過。

【32mm F1.4】連同M6II同期購入目前使用1個月,是顆畫面非常驚人的工作鏡,可放大細節看髮絲、看衣物表面,在商業近拍、證件照非常受用、日常人像散景又迷人,已準備當我旅鏡第二號。


最後兩個建議:
(1)如果家裡有拍孩童又想外出輕便的需求,不用猶豫請直上M6 Mark II。
(2)我原廠LP-E17電池共3顆,用Canon原廠充電器輪流充很沒效率,人在海外更不方便,建議買台灣副廠Kamera雙槽充電器,體積小輸入又是USB介面所以行動電源也能充,輸出規格和原廠一至,經電壓實測單顆穩穩5.3V1.3A/6~7瓦/1小時19分充到滿、雙充穩穩5.3V2A/9~10瓦/2小時07分充到滿。

↓不放心的可詳見我實測電流,上圖單充下圖雙充,實在沒理由用原廠充電器。


真心建議其它的貼牌副廠就別去碰了!


再補充一下漏掉的
Kyle凱爾 wrote:
錄影的部分
一樣都是錄製 1080P
一樣都是用KIT 鏡頭 15-45
出來的畫質天差地別阿 天啊!!!
超開心的 (我後來又再測試 在戶外ISO 100狀態下 差異性並不大 室內就真的差異很大)
M6 1080P錄影截圖 (裁剩1/10)
M6 II 1080P錄影截圖 (裁剩1/10)

M6II還有一個沒人提過的優點,就是Overall Bit Rate中文叫「總位元速率」M系列揮別以往24~47Mb/s,這一代達到122 Mb/s所以畫質大幅提升,對素材後製和壓縮有很高的控制範圍,下圖1跟2分別M3和M1,圖3是M6II無論2K或4K都相當高。

圖1

圖2

圖3
愛把手機拿直向錄影,不知很浪費畫面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