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NON M系列從M1開始用到現在
鏡頭光22mm F2 就買了四顆 (現在要買第五顆了)
全鏡頭全都有買
有寫過簡單的評測文
(EF-M全鏡頭) CANON M 全鏡頭評比
唯一只有最新的32 F1.4 沒有入手
一直有考慮想要升級我的M6
購買至今三年多 快門數沒有在連拍 也已經拍了16萬張了
(我主力是全片幅相機,這台只是隨身機)
(也買過M100 M50 手感跟操作還是沒法跟M5與M6比)
SONY 的超高維修率我不會再考慮
所以機子最穩的CANON 還有NIKON 是我考慮兩大牌子
至於國際牌跟SIGMA 聯合本來也超期望
看到機身鏡頭價位之後 一切也就處之淡然了



有這麼多錢的話還需要看CNS 三家牌子嗎? 直接買中片幅就好啦!

本來就是在M6II 還有NIKON Z50 之間掙扎
但是Z50 國外都表然後香港也發售了
台灣還沒見到消息
所以就直接去買了M6 II 公司貨套組
如果有配套22mm 就好了 (可惜就沒有)


------------------------------
使用狀況:
M系列一直以來都是我的生活隨拍相機
M1 代 加上22mm 鏡頭可以直接放進去上衣口袋
到了M3 稍微大了一點點
可是上衣口袋再也沒有他的位置了
M6 出來後我就買了
覺得這真的是爆炸性成長
覺得這真是買對了
當時出門都是拿6D 拍風景
拍活動
M6 則拿來用長鏡頭或是錄影 或是縮時攝影用
小台小巧可以讓我出門都同時使用兩台相機
就算帶著負擔也不大
反正還可以轉接6D 全片幅的鏡頭
後來換了NIKON D750
那錄影的影片畫質讓6D 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M6 也是完全跟不上
但是錄音卻是爛到爆炸
過了三年
M6 終於出了新款的M6 II
我要的就是他的快速對焦
還有他的 4K 錄影 無裁切功能~!!
------------------------------

實際操作心得:
簡單說
M6 II 對焦速度真的神速
我拿EOS RP 配24-105 F4
M6 II 配 15-45
M6II 無論是廣角或是望遠 都比RP 還快
特別是暗一點的室內更加明顯
不過M6II 轉接 50 1.8 STM 就明顯很慢
EOS RP 輕鬆快速對焦
6D 則是比RP 還慢上一點
M6II 則是很緩很緩慢....
不知道是不是轉接環也該更新了?
對焦速度原本很快的鏡頭
可能沒什麼感覺
不過像是 28mm F3.5 自帶燈光的微距鏡頭
在M6 上就是慢慢地慢慢地慢慢地
就跟一般微距鏡頭的速度再快一點點
但是比較暗的時候 手動會比自動還快
換上M6II 之後
對焦神速阿!!!
到很近也是對焦超快
而且很穩!!
等於是這顆鏡頭完全解封 !!! 超愛!!

至於55-200這顆鏡頭 加上DCR 250近攝鏡片之後
就跟其他單眼或是鏡頭裝上一樣
自動對焦幾乎等於失效
但是使用M6II 機身
失焦到對到焦的過度不僅非常的流暢且快速
就像是錄影的那種感覺
而且我都沒有按對焦按鈕
就自動抓好了
天啊!! 這麼誇張!!
另外操作上的差異性
對焦變神速以外
拍完一張照片後我有設定預覽照片
這速度真的很慢
大概拍完後要等到第三秒才會顯示剛拍的照片
這點真的....有點太久....(或許跟高畫素有關係吧? 我的卡是讀寫300/MB的)
------------------------------


外觀差異:
外觀上M6 的頸帶無法直接安裝 需要先裝一個三角扣環才能安裝
三角扣環實在真的很雞肋
好看的三角扣環也會外觀常被磨 就變醜
而且手常被這個尖尖的扣環刺到手....
別家的則是45度朝斜上
所以拿相機側面根本不會被那個扣環刺到手
這點在M6II 改進了
又回到M3 的背帶孔設計
更大更穩 更往內縮 也不會在刺到手
也不用額外轉接環
直接背帶裝了就可以使用

(可以直接安裝 PD的快裝背帶扣 已經測試OK)

翻轉螢幕的質感更好看了
可以看得出兩款的設計不太一樣
LOGO的位置也不同
M6II 整體上的感覺更加的平滑流線

而且手的舒適度也更高 實在很不錯
右手的握把更深更多
握起來的受力點更扎實
這點我覺得真的實在很棒!!!
電池蓋子的設計也有差別
更穩更大了
------------------------------
拍照與錄影差異:
其實我主要升級也是衝著這點而來的
3000萬畫素能提升多少呢?
其實我看不太出來
但是的確稍微有點提升
可用ISO 我覺得著實下降許多
(但是跟原本的M6M5 相比的話 我覺得還是好許多)
不過放大照片可以放得更大
因為有3000萬畫素
錄影的部分
一樣都是錄製 1080P
一樣都是用KIT 鏡頭 15-45
出來的畫質天差地別阿 天啊!!!
超開心的 (我後來又再測試 在戶外ISO 100狀態下 差異性並不大 室內就真的差異很大)
M6 1080P錄影截圖 (裁剩1/10)

M6 II 1080P錄影截圖 (裁剩1/10)

至於4K 還有慢動作錄影無法直接拍攝
要轉動轉盤到錄影的地方
才能選擇4K 或是 1080P 120FPS 的慢動作錄影
好處是平常拍攝1080P 直接按錄影鈕
要切換4K 則轉動轉盤再按錄影鈕
不用在選單內切來切去 (選單切換都很費時)
電子防手震目前測試站在原地不動的晃動
是比以前M6 還好還穩很多
可是
一旦開始走路走動
效果相當的差就是
這可能要買電子手持穩定器才能解決


分的出哪張是1080P 拍攝,哪張是4K拍攝的呢?
(我上傳01 也是一張1080P 一張4K 照片 沒有壓縮過))
至於4K 錄影的畫質
白天錄我看起來是跟 1080P 一模一樣 (我用4K 10BIT 螢幕)
使用ADOBE 影片轉檔成1080P後
畫質只稍微比以前的M6 還好一點點而已
所以要1080P 還是直接使用M6 II 的1080P 錄製才會好
這問題我會再來看看是不是我ADOBE 的版本太舊的關係
上面的答案是上面那張是1080P
下面那張是4K
不過晚上或是室內拍攝的時候
4K 畫質會明顯好很多


這兩張是同鏡頭同焦段同地點同時間錄影的截圖 (大約裁剩1/5)
不過上面那張1080P 的ISO 是1000 (光圈4.5)
下面那張4K 的ISO 是250 (光圈1.8)
錄影有個奇怪的地方
就是一般錄影的完全無法調整光圈快門
只有EV 值還有ISO可以調整
轉轉盤到錄影模式
才可以調整光圈與快門...
----------------
錄影的話外接 RODE VIDE MIC PRO+
音質就很不錯了
錄影會自動開麥克風
錄影關閉會自動關麥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