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EOS R轉接EF-S鏡頭沒人討論?

有點好奇這個話題
原本EF-S的鏡頭,是無法轉接到全幅機身上的
現在有了這個轉接環
是否代表原本的EF-S鏡(含原、他廠forC)獲得解放
特別是那些旅遊鏡
像是18-135、18-200甚至是15-85、17-50
而且還不用乘上1.6(最可惜是不能接EF-M,要不然接11-22...)
畫面更廣、畫質更好,讓人好心動啊

這樣分級來說
EF-M系列負責APS-C系統(入門及玩家備用機)
2位數機身負責專業級APS-C系統
6D、EF-R負責入門全幅
5D走入專業領域
1D以上(我不知道還有沒有以上)應該就是專(職)業有錢人領域了(這一般人養不起啊)

以上是看到R發表後被規格及價錢"嚇"到的胡言亂語
2018-09-06 8:4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EOS R EF-S鏡頭
就算真能接上去
你就會看到周圍有一圈黑黑的東西

白大衛細支㊣ wrote:
有點好奇這個話題原...(恕刪)

就是純轉接而已,還是APSC的成像圈
或許可能有某些EFS鏡頭實際的成像圈比較大,甚至可能像N家35/1.8 DX一樣,在某些光圈值or對焦距離之下成像圈大到可以當FF鏡用…但原廠當初就是設計給APSC用的,所以APSC以外的範圍只能當撿到的,他們沒義務對於APSC以外的範圍負責
也就是說即使轉接上FF機身,APSC以外的部分要嘛畫質超差要嘛直接一個黑圈,要能保證使用肯定還是要X1.6的,沒有APSC鏡頭轉接上FF就不用X1.6這回事
我也好奇
接上EF-s鏡頭,照片會不會自動裁切?

Canon機身可以辨識Canon鏡頭的型號
能自動裁切就太棒了
http://www.flickr.com/photo.gne?id=
白大衛細支㊣ wrote:
像是18-135、18-200甚至是15-85、17-50
而且還不用乘上1.6(最可惜是不能接EF-M,要不然接11-22...)
畫面更廣、畫質更好,讓人好心動啊

當然沒有這麼好的事
ef-s鏡本身就是設計給apsc片幅,你接到FF上會有成像圈
昨天看到某個影片,EOS R接ef-s鏡,會自動轉為apsc corp的樣子
也就是自動幫你裁切成apsc片幅在拍
焦段的使用,跟原本接apsc機身是完全一樣的...

featheringer wrote:
也就是說即使轉接上FF機身,APSC以外的部分要嘛畫質超差要嘛直接一個黑圈,要能保證使用肯定還是要X1.6的,沒有APSC鏡頭轉接上FF就不用X1.6這回事..(恕刪)

拍照是一定得裁切了 畢竟有成像圈的問題
倒是4K錄影 不用再裁了
因為本來這台4K錄影就是只取CMOS中間800萬畫素的部分
這剛好是apsc鏡的成像範圍

一個 早就裁好了 所以不用再裁的概念 XD

白大衛細支㊣ wrote:
有點好奇這個話題原...(恕刪)


沒有人討論是因為,這個問題沒有討論實益

APS-C片幅的鏡頭安裝在全幅機,在廣角端會有成像黑圈,Canon的EF-S鏡頭則是完全無法裝上FF機身(有防呆設計)

Canon的EF鏡頭以L鏡為大宗,L鏡鏡片用料和設計就已優於大部分EF-S鏡頭,你的"畫面更廣、畫質更好,讓人好心動啊",這根據究竟從何而來?
大丈夫だ、問題ない wrote:
沒有人討論是因為,...(恕刪)


這當然是跟EF-S鏡接APS-C機身相比阿
而且本來我的假設就是在不用*1.6倍下,那不是變更廣?
根據當然是依照我自己打的內容推測的
這部分從文章內看不出來嗎?
白大衛細支㊣ wrote:
這當然是跟EF-S鏡...(恕刪)

就算真的接上去了 apsc的鏡頭也還是apsc的鏡頭,沒辦法覆蓋全幅的成像圈,就算你把照片外圍黑框裁掉變成比apsc還廣,畫質應該也會差到沒辦法看。





又或者轉接ef-s鏡頭會直接開啟1.6裁切模式,那麼跟用在apsc上的視角根本不會有差別。
白大衛細支㊣ wrote:
這當然是跟EF-S...(恕刪)


樓主可能要google一下成像圈這東西,APS鏡用在FF機身在它牌(如NIKON單反,SONY單反跟無反)算是行之有年了,都有一些限制(周邊畫質很差)或跟本不合用(周邊是黑圈),簡單講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