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Canon 5D4產品經理專訪 技術提問Q&A

Canon 5D4產品經理專訪 技術提問Q&A
昨天雖然是Canon新一代高階數位單眼相機5D MarkIV的記者會,但台灣佳能其實是在同一天辦了兩場活動,第一場是給媒體的說明會,會討論到比較技術細節的內容;第二場是給銷售業務的記者會,會比較偏向產品活動、上市日期等等。小編受邀參加了第一場活動,不過介紹的內容其實你只要有看過吉姆林的這篇測試報告就一定都會明白了。這次我來的目的是會後的Q&A,在簡短的試玩後,因為對於5D4這台相機我還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想要了解,小編準備了一些問題在會後提問,各位如果對於5D4有興趣,或者是想要再更深入的瞭解技術的朋友可以看看這篇。

Canon 5D4產品經理專訪 技術提問Q&A

這次替我釋疑的是Canon數位單眼相機部門的產品經理Eric,以及部門主管Ming接連回答我的問題。
Canon 5D4產品經理專訪 技術提問Q&A
圖中為產品經理Eric。

小編提了不少問題,但為了文章通順與好讀,我有把一些內容做了整理。


Q:為什麼要把5D MarkIV的logo位置從機身正面下方改到上面?
Canon 5D4產品經理專訪 技術提問Q&A
圖片來源:本站5D4評測

A: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讓商品在陳列的時候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5D MarkIV,在過去有可能會被擋住;第二的是我們有把按鍵的功能與連接埠做一些調整,快門線連接口的位置就移到了前面。



Q:為什麼5D4不像1DXII做CFast儲存?
A:很簡單呀,兩個原因:第一,因為4K 30p 100MB的流量按照我們的分析,根本不需要用到CFast,只要用UDMA7 100MB/s以上的CF就可以了;第二個原因,做CFast其實不難,只是CFast的結構會比CF來得大一些,所以這也是機身設計的考量,畢竟5D的機身比1DX系列小很多。



Q:為什麼在70D的時候就有Dual Pixel AF,但為什麼不那時候也做Dual Pixel RAW呢?
Canon 5D4產品經理專訪 技術提問Q&A
圖片來源:本站70D評測。EOS 70D是Canon第一台搭載雙像素感光元件的相機。

A:因為70D這個族群並沒有這麼高的畫質需求。而在80D之後CMOS的製程已經換新了,而這顆3000萬畫素的結構已經改變了,包含製程、集光率,以及原色濾鏡的透光度,甚至是感光元件的結構、以及內部相位的技術都是全新的設計,所以我們在設計全幅的影像感測器時,就已經有考慮到這些對於影像品質要求更高的族群,所以我們才把這個功能在這次放進來。

那以後會不會在其他的機種裡遇到?這是有可能的,因為就我們來看,這是DPAF(Dual Pixel AF)技術在發展中衍伸出來的一個功能,所以它會有2倍的檔案大小,而有些人覺得很棒,但有另一些人會覺得用不到,所以我們第一個階段會在5D4中設定的原因是說,這些人在5D的使用者來說,對於影像畫質的需求特別高、對於速度的要求沒有像1DXII那麼明顯,但它對於畫質的要求是要更好的,所以所以我們透過這個模式提供更多的可調整式的功能。




Q:可是如果你要畫質的話為什麼不把Dual Pixel RAW做在5Ds或5DsR呢?
A:因為畫素與ISO永遠是背道而馳的,畫素拉越高,同樣尺寸裡面開口率越小,開口率越小受光能力就越弱,所以我們如果只一味地提高畫素,那高感光的能力就會變低,所以我們必須取得一個平衡點。5D系列是以品質為優先,我們會注意影像畫質與其他項目的平衡度,所以高ISO的能力就會拉的比較高,我們希望不單純只是提高畫素,而且也要把雜訊抑制的能力提升,讓它產生出更完美的影像。


Q:所以你的意思是Dual Pixel CMOS還沒辦法在5Ds或5DsR上面做是因為畫素太高?
A:其實它與畫素沒有關係,而是取決於每個產品有不同的功能。5Ds的CMOS本來就很擁擠,所以我們當時並沒有去考慮這個點。而且當時在那個時候也沒有全片幅DAF的技術,所以是發展時間的問題。所以不是說要做或不做,而是當時在設計的時候目標還是提升解像度。

以前我們的畫素都是控制在兩千萬上下,因為我們希望畫素的開口是比較大的,這樣原生的受光能力就比較強。而現在很多人對於高畫素的需求有提高,但是一味的拉高也有它的缺點。所以我們要在不同族群提供不同的商品。

像1DXII這種頂級的機器,畫素永遠不是在產品線中最高的,但是它要求的是畫素、ISO、速度三者要平衡;而5D系列就是畫素、ISO平衡;7D就是速度為優先,例如7D2以生態或記錄為主,如果是全幅的考量點就很多了。而5D系列最當初的著重點在什麼地方?就是Production House(製作公司),攝影師用哈蘇、用Phase One的這群人,他可以用另外一台一樣是高像素,但操作體驗更好的一台相機,所以5D一開始的定位是比較清楚的。而5Ds是衍生出來的另外一個系列,因為我們看到了棚拍、高像素大尺寸的需求。但外拍,可能不一定會用到5000萬這麼高畫素,但我還是希望解析度能突破兩千萬,而且高ISO也要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而且各種場景都能適用,這是當初在設計5D4的一個重點。


Q:Dual Pixel RAW的像素排列方式與運作原理是什麼?
A:一片感光元件上面遍佈了像素,像素上面還有一層濾鏡,你可以想像這是一個杯子的形狀,杯口也就是最上面是色彩的濾鏡,中間有線路,最下面是感光器,感光器的工作就是感光,也就是成像用的。

Canon 5D4產品經理專訪 技術提問Q&A
圖片來源:Canon USA

Canon並沒有把這一顆像素實體的切成兩半,一邊A,一邊B,不是這樣。它是用裡面製程與驅動的方式,讓它能夠左右兩邊分開做不同的成像,實際上還是一顆像素。如果以一塊感光元件3040萬畫素的話,那我就好像有6080萬個感光器在上面。實際的製程只有一顆像素,但我用我的控制技術讓它同時產生A與B的影像。也就是因為這樣會有所謂的相位,就像以前的底片機會有裂像對焦屏,利用左與右兩邊的視角產生相位差來對焦。那我這個感光元件可以把A取樣、把B取樣,然後整顆感光器C都分開取樣,以前的相機只能產生C,但5D4的DP RAW可以一次全部送給你。好處就是你在這個RAW檔裡面拿到了更多影像參數。

然後我們的軟體DPP(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可以去解譯這樣的資訊,目前也只有DPP可以把這些參數抓出來,目前有提供三種不同的設定(包含影像微調、散景平移、減少鬼影)可以調整。例如當你在外拍的時候,拍攝的狀況一定不能像在棚內抓得那麼精準,所以一定會遇到一些你無法克服的狀況,以前的解決方法就只有回家再慢慢調,那DP RAW影像微調的作法,就是讓你在進Photoshop之前就先做一次調整,之後還有要再做什麼調整的話,你可以先用DPP做一些微調(編按:依然是RAW檔的情況)來做處理。

其實DP RAW能夠調整的差異其實非常有限,一般照片多數人看到可能覺得會準焦的,但對焦在眼睛上,其實對的是在眼睫毛上頭,這時候這樣些微的差異調整就能夠讓拍攝者拉回最精確的對焦位置。另外,鏡頭的光圈也會影響這個調整的差異,例如當你是f/2.8跟f/8,在DP RAW的調整的時候拿到調整的範圍是不一樣的,你回去可以試試看。



Q:你說的我能理解,但實際上A與B的距離也只有半顆像素而已,可是實際拍的照片移動的距離一看就是會比半顆像素遠呀。例如說影像微調,雖然微調的差距非常微小,但怎麼看都不像是只有移動半個像素的距離。請問這是怎麼回事?

Canon 5D4產品經理專訪 技術提問Q&A
Canon 5D4產品經理專訪 技術提問Q&A
圖片來源:Photoblog HK,原圖來自Canon

影像微調(上圖)與散景平移(下圖)在畫素上只移動半顆像素的距離,但實際畫面上清楚的移動範圍絕對超過半顆像素,這是我不解的地方。

A:這個就牽扯到專業技術的運作與專利的問題,現行來看我們只能提供參數還有在DPP裡面的設定內容給你。你講的比較偏向專利技術的內容,我這邊就沒辦法回答。



Q:那如果今天有一個人的雙眼,跟我的相機呈現完美的、只存在於理論上的平行,那影像微調的功能是不是就沒有用了?
A:好問題,你可以回去試一下(笑)



Q:既然減少鬼影也是用一樣的原理(編按:DP RAW減少鬼影的功能也是透過感光元件的位置差異,讓鬼影比較不明顯,就像是移動相機一樣),那我有辦法在影像微調的時候,同時減少鬼影嗎?
A:不行,DPP會限制你一次只能用一個,因為這是完全相同原理的東西。鬼影的明顯與否也只是感光器A或B的選擇而已。



Q:所以DP RAW會有一個預設的位置嗎?就像我們人類有慣用眼一樣,一開始選A或選B嗎?
A:沒有,DPP一開始顯示的是給你C,也就是A與B結合之後的那個影像,你覺得畫面不夠清楚就可以再去做調整。



Q:那如果我不開DP RAW的功能,那他就不會再獨立紀錄A與B的資訊?
A:沒錯。



Q:那如果我在DPP的影像微調選了"Back"(如下圖右上角 Image Microadjustment部分),那DPP實際上做了什麼?
Canon 5D4產品經理專訪 技術提問Q&A
圖片來源:Photoreview.com

A:在DPP上不管你選了Back還是Front,最後都還是一個完整的像素的畫面出來,不管是你要設定為A或B,最後都是完整的C,只是你在DPP選了Back的時候,這個出來的C影像就跟原本在相機上記錄的C不同了。



Q:前面一張圖裡面,Image Microadjustment下面有一個Strength,它是銳利度調整嗎?
A:是的。




-----番外篇 小編對於Fine Detail的疑問-----


Q:說到銳利度,那Fine Detail呢?Fine Detail到底是什麼東西?它只是一組設定嗎?還是一個全新的、需要新硬體支援的一個功能?

A:在最早期Fine Detail還沒有推出的時候,其實這個設定都是可以在DPP上面做到的事情。Fine Detail是一個設定的組合,不過早期的機身並不能做到這麼細微的調整。

Canon 5D4產品經理專訪 技術提問Q&A
圖片來源:本站Canon 5Ds評測



Q:所以你在5Ds系列推出Fine Detail之前,你是可以用機身設定出Fine Detail那樣的組合設定嗎?

A:不行,這是因為相機對於銳利度的設定差異。在Fine Detail推出以前,機身上只有「銳利度」的選項,但機身上沒有「閥值」,之後的機種就有。但如果你說在Fine Detail推出之前,是不是可以用DPP調出與Fine Detail相同的設定,答案是可以的。




以上是我在記者會當天提出的內容,不過小編最想知道的,依然是Dual Pixel RAW產生的對焦位置差距,到底在畫面上為什麼能夠超過一個像素的距離。不過Canon原廠對於這個問題就只能回答到這了,如果還想要更深入的鑽研就要自己去找專利來研究。各位也會跟我有一樣的問題嗎?如果對於專訪內容還有問題的話歡迎再提出,我可以再問問他們。
2016-09-10 15:17 發佈
Dual Pixel RAW 應該是類似於ML Dual ISO取奇(A)偶(B)曝光,然後合成C
我只想問閃燈為什麼還是鎖iso 400
這應該是canon萬年之恥了.超級大瑕疵.難道canon沒有人有能力解決嗎?
問一下那位長官.到底為什麼?
Canon的公關做的真不錯.
相對於N家的國X公司,則是好膽得罪01,態度差很大哩!
有評論家說,你有看到開或不開Dual Pixel的影像微調差異嗎? I Dont see any difference.
是他拿到的樣品機有問題嗎?
https://youtu.be/W0S8shTk94E
為何不乾脆把低通濾波器拿掉呢?搞不懂?
最近用Capture One 9.2看各家的RAW檔有感...
ki_min wrote:
昨天雖然是Canon...(恕刪)


一直很想提問....不知道會怎樣!


Q 為什麼Canon那麼會擠牙膏!

A





lim5464 wrote:
Canon的公關做的真不錯.
相對於N家的國X公司,則是好膽得罪01,態度差很大哩!


認同!

表面做的很好!


這就是看得出來一間公司的、公關、行銷、EQ...

惱怒就兵鬥



‧°∴°☆﹒°☆﹒﹒‧°∴°﹒☆°∴°☆﹒﹒. °.﹒‧°∴°☆‧°∴°﹒☆ ☆°.﹒‧°∴°☆°

johnny fire wrote:
為何不乾脆把低通濾...(恕刪)


1. 5DsR 和後繼者不用賣的損失誰負責?

2. 有人不在乎摩爾紋,有人很在乎,事實是有些場景的確很困擾。可以查查看一些測試文便知。

3. Canon已說5D4 filter已經減弱。

4. 5D4是暢銷平衡機種,A說畫素太低,B說連拍太慢,C說為何會有filter,D是對焦點太少太集中,
E說為何沒有CFast,D說為何沒有雙SD,E說為何沒有翻轉螢幕,F說為何沒有內閃,G說為何EVF...

最後當Canon 把這些通通加上去時,大家說太大、太重、太貴。

逆風狂飛 wrote:
我只想問閃燈為什麼...(恕刪)


我也很想知道...為什麼這個問題在旗艦機也無解
根本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你懂Dual ISO的功能是什麼嗎...?

Dual ISO可以改變景深 微調照片嗎?



搞不清楚用途亂套

原來調整曝光就可以微調照片景深

學習了


johnnyliu3377 wrote:
Dual Pixel...(恕刪)
  • 2
內文搜尋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