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新聞網址:華為官網 P9 再爆用單眼拍攝範例照
新聞節錄如下:
網站 Android Police 日前報導,華為在 7 月 1 日在官方 Google+ 和 Facebook 上載了宣傳推廣華為 P9 的相片。由於 Google+ 在上傳時會保留相片的 EXIF 資訊,只要一按頁面右上角就能夠馬上看到,發現相片是由 Canon EOS 5D Mark III 拍攝,而非擁有雙鏡頭、Leica 認證的 P9 所拍攝。小編昨晚到華為的 Google+ 頁面,發現相片仍然存在,還發現在 6 月 30 日上載的另一幅照片,同樣由 Canon EOS 5D Mark III 拍攝。
網站內部份宣稱以華為 P9 拍攝,由用戶提供的照片;不少都會出現「A168-LXX」(XX 為版本) 的 EXIF 資訊。Android Police 詳細分析造假照片的 EXIF,發現攝影師採用了 EF70-200 f/2.8L IS II USM 鏡頭,連同 EOS 5D Mark III 總值 4,500 美元(折合新台幣約為 145,000 元),難怪相片的效果這樣清晰和沒有雜訊。
兩張相片的文字描述分別為「Share your #HuaweiP9 reflection shots like Deliciously Ella’s photo, pictured. With a dual lens camera co-engineered by Leica, even reflections look real. #OO」和「We managed to catch a beautiful sunrise with Deliciously Ella. The #HuaweiP9’s dual Leica cameras makes taking photos in low light conditions like this a pleasure. Reinvent smartphone photography and share your sunrise pictures with us. #OO」,嚴格來說,華為並沒有明確表示相片以 P9 拍攝,但明顯地讓網友有這樣的感覺,就算不是造假,起碼也有「魚目混珠」之嫌。和大陸網友一樣,外國不少網友都留言批評華為造假,似乎華為的宣傳部門在 6 月的事件上還沒有汲取教訓。
事件爆發後,華為已經移除了這兩張照片,並發表聲明表示,這些照片拍攝並分享的目的主要是「激勵我們的社群」(to inspire our community),華為並沒有想要誤導用戶的意思,但也承認他們應該在照片的說明文字中寫得更清楚一些。最後他們也向大眾致歉,並移除這兩張照片。
rivar wrote:
是不是該為我手上的5DII...(恕刪)
那倒是未必!看你怎麼想,有道是,話是人說的。
以手機廠的財力跟廣告預算來看,買個三五十萬的相機來當"業務用"算是小case。所以,真要全以"畫質好"為冒充的出發點,那買台比5D2好的相機如1DX也不在話下,甚至來台645z的中判專司"拍樣品照"也行,但向來玩冒牌照的都沒人這麼做。
這是為什麼?合理的推測應該是:怕人家一眼就看穿,連EXIF都甭看就能斷定假的,差別太大了嘛,能騙得了誰啊?可見,造假也要講究技術原則,要假的不要太多,才能"假得真實",才有機會蒙混、達到吸引目光、抬高身價的目的。俗謂:七分真話夾帶三分謊言才能騙人成功,道理也類似。
以上邏輯如果也有些道理,那麼,放眼當今可用相機之中,哪台是"比手機(DC)畫質好、又不要好太多呢?"、"誰是首選造假機呢?"...有趣的是,全幅5D2、5D3連續雀屏中選,被造假者看上。
到底是5D系列因畫面美麗討喜而被選為"最佳替身"呢?還是5D系列拍出來不但討喜、剛好畫質又比手機(DC)好不會太多、因此才被列為首選呢?鄉民應該無人是這類造假者,箇中思路只能瞎猜,就看每個人怎麼想了。
firedragon wrote:
比手機好不會太多那...(恕刪)
arclen wrote:
造假的那張人像照不錯...(恕刪)
是啊!那就要看造假者的預設訴求對象是誰了,應該不是像攝影版這些常與相機廝混的鄉民才對。一般不常接觸較大片幅相機的人,不太看得出箇中差異,所以假照"水準差距"要比攝友鑑別力放大些,是可以理解的。
====
其實還有另一種解讀。
EXIF不是甚麼冷門知識,稍有資歷的單眼玩家幾乎無人不知,那為何假照粗心到連EXIF都沒清除,留著鐵證給人抓包呢?第一次事件還可以說是粗心沒經驗,但經媒體報導之後,怎還會再三搞出這麼爛的假照風波?那些搞宣傳行銷的都不看電視報紙網路的啊?
是否有可能是故意的?目的很簡單,就像部分女演員走光、情變一樣,在新戲殺青之後、製造媒體曝光率而已。有了假照風波的喧嘩,比自己花錢做廣告還有效果,這才是癟腳假照的醉翁之意嗎?
或許引起群眾的注目討論,才是造假者一開始的意圖,我們正"中計"在幫它宣傳知名度呢!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