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讀了怪醫,酥餅,及對岸的Bullcai(蔡司主義),深受蔡司的發色及如魅般的散景所感動,加上好友ken的聳動下.終於買了生平第一次的蔡司鏡,Tessat 45/2.8(在韓國與妻子,好友戴倫繞了近4小時才買到).不過這次發表的不是Tessar,而是Planar 50/1.4,或許是因為還沒能確切掌握Tessar鏡,拍不出好東西與各位分享.暫時先以50聊以安慰自己.蔡司的這隻50mm/1.4 在光圈全開下,合焦段非常地淺,乍看之下視覺似乎找不到著力點,但找到視覺焦點後,卻又被後頭的似有似無、漸漸散去卻又不失背景存在意義的散景所吸引住.用慣了自動鏡,手動鏡的不方便立即就呈現出來,尤其拍移動物體,失焦變成常有的事,但蔡司的暗部描述在數位機上還是表現的比一般鏡頭來得優秀雖說APS-C規格下,50鏡頭的焦段被放大1.6倍而來到了80mm,但散景的呈現上還是以50的焦段呈現,在遠焦處的散景還是遠遠不及真正85mm/1.4時的迷人歡迎各位批評指教.
說到散景東蔡M42 3.5/135 MC表現也不錯啊~機身30D這顆最大的特色就是最近對焦可到達1M雖然不是MACRO還是可以拿來拍些小東西最大光圈跟最小光圈的中心畫質幾乎一樣像是水彩的散景缺點是發色有點淡長焦段手動鏡操作上非常不便要先放光圈對焦-然後再縮光圈拍攝等對到焦蜜蜂都飛了=口=....照的不好請見諒
Contax 50/1.4 的散景比其CANON的50/1.4實在好太多了,轉接在5D上更是迷人。另外,Contax50/1.7在f1.7與f2的時候銳利度還贏過50/1.4,但是做工、最近對焦距離、顏色濃郁度就略遜一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