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追加大武崙漁港景點(藍色圈部分)
![[10/10更新追加景點] 3連假,北海岸景點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510/mobile01-63e961483980af43ca6b99eae68111f2.jpg)
此處海浪表情豐富,可取景元素多,且岸邊有較多乾岩石可以站立慢慢拍攝,較不需擔心海浪衝過來.
![[10/10更新追加景點] 3連假,北海岸景點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510/mobile01-0e21d5d5864340c509fb51fa3118e96d.jpg)
附上幾張10/10早晨拍的(此樓所有圖均RAW+CPL+PS後製,無加漸層減光等其他濾鏡)







----------------------------------------------------------------------------
時常拜讀各攝影網站高手前輩們貼的北海岸,龜吼,老梅,外木山等景點晨昏美照.
近日好不容易慢慢有外溜幾個鐘頭的機會.帶著沉睡已久的器材出去曬曬太陽,檢查有無生鏽發霉外,順便尋找一下睽違已久的北海岸景點.
上述這些攝影景點幾乎都沒去過,只能靠手機papago導航大略定位(知名景點很容易定位),其他的只好騎驢找馬.
下面所拍攝的景點照片幾乎都是周六日早晨7,8點左右(某些是下午4,5點),車少時邊開車邊找(危險示範請勿模仿),沿路看到還不錯的景點就下車看看.
像是龜吼,果然是前輩高手們超美的取景構圖,加上照片跟人眼所見還是有落差,習拍了幾次還是沒拍到一樣的照片,蠻懷疑自己是否找對地點.
不過還是分享一下這幾次曬機取經的景點路線.
明天馬上就是3連休了,希望這些資訊有些幫助.
須請注意拍攝安全.確認拍攝站立岩石是否穩固,是否因有青苔會滑落海中以及大浪來襲等安全問題,後再進行拍攝.
新手習拍,都有後製.傷眼勿怪.
下面是此篇景點路線位置圖,在Google地圖上輸入景點名就可找到小弟的習拍地點.
![[10/10更新追加景點] 3連假,北海岸景點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510/mobile01-726f1b4b404a90987ec6a72892960554.jpg)
大武崙漁港
圖一.景點放大圖
![[10/10更新追加景點] 3連假,北海岸景點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510/mobile01-a5f867456bb7d9d3a144bd21f3e2a149.jpg)
沿省道2號由萬里往龜吼野柳途中,剛好在制高點紅綠燈信號處(上圖下方紅圈處),往右轉向外木山方向(一路下坡)即可抵達.
此景點(上圖上方之紅圈處)須注意安全,岩石間水深蠻深,幾乎只能在第一二顆大岩石上拍攝.浪較其他景點高又大,切勿往深處走
澳漁路(高手們的龜吼景點?)
圖一.景點放大圖
![[10/10更新追加景點] 3連假,北海岸景點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510/mobile01-580d846a85fe0c43e871fb2ec4ba4ef2.jpg)
圖二.Google實景圖
![[10/10更新追加景點] 3連假,北海岸景點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510/mobile01-adfe097979d5d75850782983d8c81563.jpg)
如上圖一.由龜吼漁港往野柳途中的第二個涼亭(圖二剛好是由反方向抓的實景圖)往下走便是.靠海車道禁止停車,靠山車道部分劃有停車格,但假日過9點後應該很難找到停車格.
須注意,此景點跟大武崙漁港景點一樣,是岩岸景.一跨出去便水深蠻深,且青苔非常滑,須注意落海跟大浪(平均每十幾個小浪後就會有一兩個大浪)
野柳
這個景點應該不用介紹.現在幾乎是大陸客的天下(最近好像韓國觀光客也增多).
無論何時去拍都是人山人海.不知網路上高手們拍的蠟燭台等無人美景是何時,如何拍的?
88號水碼頭
圖一.景點放大圖
![[10/10更新追加景點] 3連假,北海岸景點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510/mobile01-febd1de0d1bdd110eacb05e5f937b52d.jpg)
圖二.Google實景圖
![[10/10更新追加景點] 3連假,北海岸景點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510/mobile01-9fcf452bdad65eba14e72efa3a207372.jpg)
此拍攝景點在圖二左邊綠色玻璃建物後面(面海面).
也是岩景.與上兩岩景不同的是較多滿覆青苔圓滑的岩石.浪較小些,且岩石是座落在水深較淺些的沙灘上(比較不會被浪捲走?).
白沙灣
這個景點應該也是耳熟能詳到不行的景點,不多作介紹.
下面各圖會標記拍攝地點,供大家對照參考
拍攝於"大武崙漁港"

拍攝於"88號水碼頭"

拍攝於"澳漁路"

拍攝於"白沙灣"

拍攝於"澳漁路"

拍攝於"88號水碼頭"

拍攝於"88號水碼頭"

拍攝於"澳漁路"

拍攝於"澳漁路"

拍攝於"大武崙漁港"

拍攝於"白沙灣"

拍攝於"澳漁路"

拍攝於"澳漁路"

拍攝於"澳漁路"
這阿姨跟釣客們是有練過的,都相當熟悉海浪特性,海浪打過來也完全無動於衷.這些岩石極度的滑,拍照時須注意勿太靠近,免得落海或被捲入海中.

祝大家連假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