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Yosemite優勝美地 & San Francisco舊金山,Canon EOS 6D + EF16-35 f/4L + EF24-70 f/4L

Yosemite優勝美地 & San Francisco舊金山,Canon EOS 6D + EF16-35 f/4L + EF24-70 f/4L





這篇遊記也算是拖稿很久,從農曆年前回來之後,因為工作的關係,實在提不起勁修照片與筆耕(實際上是鍵盤耕)。當工作到煩悶至極時,打開照片,心裡有種得到救贖的感覺,所以乾脆一鼓作氣將它完成,算是工作之餘的慰藉。

去年過年時去了歐洲一趟,完成了老婆大人「沒去過歐洲,不算是度蜜月」的心願。

Canon 6D + 2470 f4 L 波西米亞與奧地利 冬遊

我們仍秉持著一年一次大旅行的原則(其實後來又跑去了很多地方,至於哪一次算「大」是自由認定XD),在農曆年前前往加州,除了探望剛因工作之故移居Santa Clara的友人一家外,一直很想去優勝美地一遊,另外再搭配外星怪獸及各式災難的第二選擇舊金山,對於喜歡大自然與電影的我來說,實在太完美了。

老婆大人的英文能力很棒(與我相較...),以及敝人在下小弟我的方向感和駕駛能力尚稱堪用,再加上旅居加州的朋友說:在加州就算講中文也可以活下去。所以就理所當然的選擇自助啦。

因為優勝美地有大景,大三元買不起,趁此機會補一隻小三元廣角鏡-EF16-35 f/4L,有關這支鏡頭的特性請看吉姆林大的介紹。

超廣角新星‧Canon EF 16-35mm f/4L IS USM

其表現就如同前輩EF24-70 f/4L一樣,畫質部分足堪逆天挑戰大三元EF16-35 f/2.8 L
根據若以MTF來看,似乎16-35 f/4L在f/8之後會比較好,所以光線充足的話皆儘量以f/8拍攝

所以在優勝美地全程使用 EF16-35 f/4L,在Santa Clara 、San Jose與舊金山則使用較輕量泛用焦段的 EF24-70 f/4L。

另外全程使用BlackRapid Metro背帶。揹起來一點都不重,走路時雙手可以悠閒擺動,若一遇到值得拍的事物可不到一秒立即拿起瞄準。

所有的照片是拍攝Raw檔進Aperture編修轉檔輸出。

---
我每次旅行都希望除了景色外,能多一點人文氣息。景色大家看到的都一樣,可是人就不同了,能夠讓畫面更具生氣。就像我在桃園機場候機時,預備搭乘同班飛機、極富潛力的可愛小女生,剛好拿來充實此行的人文色彩。


到了 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Airport,舉目所及的地勤與海關幾乎都是華人(至少是跟我們一樣黑髮黃皮膚的亞洲人),想看到個金髮碧眼的歪國人還真難,看來說中文可以活下去的傳言相當實在。

頭兩天先借住朋友家,調一下時差,順便感受一下美式生活大概是什麼樣的感覺。

朋友住的社區是屬於集合式住宅,各棟公寓外還有一個非常棒的Lobby,且走路範圍內有超市及圖書館,對於凡事都要開車的美國來說相當難得。


社區旁邊則是電視上常見的美式獨棟透天,街道寬敞整齊。根據朋友說法,前一陣子中國大陸熱錢太多,所以有很多華人來此置產,造成房價高漲,但若比較當地所得與房價比,好像還是台北市略勝一籌。


因為朋友在矽谷工作,當然要打卡一日遊,只是遇到加州難得一遇的大雨(據朋友說這是半年來下的第三次雨...就這麼剛好遇到),所以就開車觀光啦!在San Jose的各大科技公司有點像一個一個的村落,每個村落都有自己的生活體系,總而言之就是大。

台灣之光大M


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Yahoo!


Facebook


午餐前往當地知名餐廳-西貢漁港(我本來以為是越南菜,可是它其實是港式飲茶),後來查了一下,原來香港也有一個地方叫「西貢」,長知識了。




餐後雨勢漸歇,於是轉往重點「Google」參觀。不過因為是假日,所以感覺很祥和,只有跟我們一樣飄過來的觀光客。




Google真的超級大,有機會大家可以看看「實習大叔 The Internship,2013」這部電影就可以體會。在建築物之間的移動就靠Google腳踏車啦!


中庭色彩繽紛,大概希望員工可以在此完全放鬆,期待靈光一閃。有哪家公司中庭有恐龍呢?恐怕只有Google了吧!




剛下過雨,配上斜陽,出現一抹漂亮的彩虹。


名聞遐邇的四點沙灘排球,朋友說上班日四點一到,大家都會湧出來,變得非常熱鬧。


Google Android 機器人,隱藏在很多小地方




也藉著朋友的關係,以訪客身份進到建築裡面一探(一般觀光客只能在建築物外流連)。
Google吃到飽員工餐廳。員工餐廳有很多棟,這是其中之一。因為不是用餐時間,所以只有飲料喝到飽。


另一間員工餐廳,很明顯是走日式風(都出現原子小金剛了),供應壽司、丼飯及拉麵。




員工休閒區,超大螢幕球賽外加電玩間(湖人,我要幫你寫個慘字啊~~)。可能是假日的關係,所以有許多員工帶小朋友來玩。




偷拍在那裡跑來跑去的可愛小女生。


---
適應美國的節奏後,就要前往此行重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在美國開車要先在臺灣監理站換「國際駕照」,而且美國跟台灣一樣是屬於「左駕」,大致上不會有問題。只是他們的駕駛習慣是遇到「閃紅燈」、「STOP」、「行人穿越道」等是真的要「完全停下來」,如果不想完全停下、便宜行事的話,就要保證沒有警察...(美國警察戰鬥力強大到應該不需解釋,人在異鄉,所以建議規矩一點好)

另外美國駕駛的習慣真的比較好,像是打燈號變換車道都會禮讓,如果在台灣,則本來就算變換車道後仍與後車保有安全車距,後車常會故意加速向前逼車不讓的情況....。

美國租車相當方便,租車的金額取決於使用時間、使用車種,以及是否異地還車等。我們計劃從San Jose出發,至舊金山還車。因為只有我們倆人,所以使用一般五門掀背車已非常足夠。所以就租了比較熟悉的Ford Focus MK3 1.6(因為在臺灣也是開小佛MK2.5,至少相對其配置及底盤表現上較類似,省去了「路況」、「車況」、「駕駛習慣」中其中的一個不安定因素)

這幾天就拜託你了。


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是由環保運動領袖「John Muir」所倡立,他在1866~1867年之間,從印第安納走到佛羅里達,旅程長達1000英里。而後前往加州,得知有個叫「優勝美地」,原住民語意為「殺手」的地方,他立即前往。他被 Yosemite Valley 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寫道:「沒有哪個人造的殿堂可以跟優勝美地相比」,「(優勝美地)是大自然最壯麗的神殿」

下圖是Wiki中John Muir的照片


"John Muir"

從San Jose前往優勝美地有三條路線,120號、140號與41號,距離遠近不同,其中距離最近的應該是120,但也因為最北邊,冬天路面有結冰的問題,所以行車前要先調查是否封閉;41號則是距離最遠的,但是路途中可以插進相當有名的Glacier Point拍攝點,能俯瞰整個Yosemite Valley,許多Yosemite Valley的美照是在這裡拍的,可惜此拍攝點在冬天是封閉,所以此行確定無法前往。最後經確認路面狀況沒問題(可以查國家公園網站),我們由120號前往。另外還要提醒國家公園內只有一個加油站,且油價超貴(不同地區油價有別),如對耗油量沒把握,建議在山下城鎮(如 Oakdale)先將油箱補滿再上山。但此次我對Focus油耗還滿有把握的,所以我是下山回舊金山途中才加油(其實很驚險,幾乎用乾油箱)。

120號公路上風光非常棒,路算大條,車也不多,滿好開的。建議可以準備美國鄉村風音樂,享受這一段旅程。


進入國家公園大門,但還要再開約三十多公里才會進入谷地。


開著開著,突然瞥見優勝美地的地標-半圓頂峰(Half Dome),不過還在很遠的地方。


優勝美地谷地(Yosemite Valley)道路設計是逆時針單向循環,完整繞一圈約20公里。進入谷地後,很快就可以看到令人驚歎的酋長岩El Capitan,它是號稱全世界最大的單體花岡岩,也是攀岩者心中的聖地,最高的垂直落差超過900公尺,對於大多數的攀岩者來說,可是要爬超過一天呢。隨著時間不同,映照的光線不同,而呈現不同的色彩。今天的天氣很好,配上藍天,心情更好。故意把光圈縮小一些,天空看起來更藍,襯托淺色的巨岩會更明顯。


優勝美地瀑布(Yosemite Falls)是谷地中最大的瀑布。在谷地內的瀑布很多,但這裡絕對是不可錯過的精華。可惜現在是冬天枯水期,融冰量不足,據說夏天水量大時,它會濺起大量的水霧,若恰巧月光配合,可以看見由月光產生的彩虹。


谷中天色暗得很快,尤其是冬天,天色在下午5點左右就很昏暗了。所以只能匆匆瞥過,待隔天再繼續探索。

我們這次很幸運,訂到Yosemite Lodge At The Falls,應該算是這裡第二好的旅館。因為美國露營的風氣很盛,我們當初本來異想天開,想試試露營如何,這裡也有許多人來專程來露營,可是想到「熊出沒」的警告...我想還是乖乖訂旅館。我們訂的這間算是CP值滿高的,又很靠近優勝美地瀑布(若願意多花一點錢,可以升級瀑景套房),若想住這裡,一定要早點預訂房間,尤其是夏天旺季時,更是一房難求。

它並不是一大棟建物,比較像是一個小聚落的形式,中央是Lobby大廳以及餐廳、購物商店等。房間則是分佈在數棟兩層樓的木屋(上下各一排套房)。

Lobby大廳,這裡有許多遊園資訊,也可以在這邊調查哪些步道開放。




還附設兒童Check In櫃檯,現正使用中......


我們住的套房位在二樓,要注意這裡沒有電梯,所以搬行李及其他重物相當累人,可是我們怕半夜有熊來敲門,還是選二樓好了,至少熊會先去敲一樓的門。


房間很寬敞溫馨,雙人房,但是有「兩張」雙人床(以東方人的size來說),所以若是四人小家庭還滿划算的。,房裡有暖氣,這在冬日晚上的優勝美地太重要了,入夜後溫度急遽下降,一定要靠暖氣避寒。不過暖氣也不要開太強,因為空氣會變得太乾燥,並不舒服




在這裡晚餐有三種選擇,一種「看起來」平價餐廳,還有明顯比較貴的套餐餐廳,然後還有熊熊爐火的運動酒吧。但是在第一餐我們還沒搞清楚狀況時,直接走進第一家。後來發現這是一大失誤。




我們點了兩種:一份主菜是豬排,配上馬鈴薯泥佐肉汁,還有青花菜;另一份則是超大朵的蕈類,上面配上拌了奇怪香料的焗飯,再加上通心麵與青花菜。只能說有夠難吃...肉又硬又沒味道,焗飯的味道不合口味,一份16鎂,而且還冷冰冰的。(這裡的燈光就是這種顏色,所以引不起食慾,光線對餐廳來說非常重要。)



塞到足夠在山上活下去的量,我們晃到明顯比較貴的套餐餐廳,一個set約2X鎂起,我突然覺得是不是這個CP值比較高。一邊懊悔著,然後再繞到運動酒吧,寒冷的山上夜晚,裡面的爐火有如汪洋中的救命浮木,暗夜中的明燈。

第二天晚上我們就改去Bar,中間大火爐暖洋洋的,看了看menu,也不過17鎂。


重點:
餐是熱的
餐是熱的
餐是熱的(因為在山上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若大家住到這裡,推薦大家來運動酒吧吃飯,但要早點來,因為很快就客滿了,還要排隊呢。

第二天大清早,前往Lower Yosemite Falls,天氣非常的好,瀑布的水霧映著陽光,顯現出七色的彩虹。

雖然現在算是枯水期,但是水勢仍然驚人,若是豐水期不知道會有多壯觀呢。



遠眺半圓頂峰,這是由冰河切削而成。冰河在此形成優美的U型谷地,此塊花岡岩正好位在冰河移動的路徑上,所以強大的侵蝕力量將它削去一半,成為優勝美地的地標,山壁也是攀岩勝地,垂直落差超過4百公尺。




而後前往著名的Mirror Lake,其實這並不是真的湖泊,就像「碧潭」一樣,它是位在河道的中段,因為突然變得寬闊,水流平緩,所以河面平滑如鏡而得名。向湖中眺望山色,與實際所望幾無二致。


漂亮的懸谷地形(瀑布處),這是兩條冰河在此交會,但因下切力量有所差異,因而造成U型谷深度不同,所以相對來說冰河的支流部分便會形成「懸谷」,冰河消融後常會形成瀑布。


因為國家公園中野生動物眾多,尤其是熊,牠們的嗅覺非常靈敏,所以車上或帳篷內嚴禁擺放食物,而是要另外放在園方架設的食物儲藏櫃中(若違反要處以非常高的罰金)。連垃圾桶都是特製的,防止熊來掏寶。


同樣的景色,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樣貌。









這裡真的是太漂亮了,這一段約10公里長的谷地雖然佔整個國家公園的面積比例很少,但的確是精華中的精華。。當初在這裡安排三天的行程著實不夠,不過也給自己再訪的理由。






























若喜歡健行的話,建議這裡可以安排至少五天的時間,並且最好是春天至秋天這段時間前往(冬天有許多步道是封閉的),我想心靈和記憶卡都會填到最滿。

---
離開優勝美地後,便前往此行第二個重點舊金山。

舊金山是在西部開拓時期慢慢發展,但在20世紀初期因為地震引發火災,造成絕大部分城區毀於祝融,於是現今的舊金山可以說是重新規劃,街道呈現棋盤狀,沿著丘陵修築,就如同大家印象中電影那樣高低起伏。




我們從優勝美地至舊金山,是利用80號公路,經由海灣大橋(Bay Bridge)進入舊金山,它連接舊金山與奧克蘭(Oakland),交通非常繁忙。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所見是新橋,約在2年多前才完成,前幾天才在Discovery上看到造橋的紀錄片呢。過橋要收通行費,但是是單向收費,從舊金山出城至奧克蘭是免費,反向進城則否,而且依照不同時段有不同費率,若是自駕旅行可以注意時間,稍微節省一些。

從渡輪上觀看海灣大橋。




我們在訂定行程時,聯合廣場(Union Square)附近生活機能最佳,不管去哪裡都很方便,再加上是熱門觀光區,治安良好,所以就鎖定這裡的旅館。不過這邊是旅館的戰區,若要住到相當水準的旅館,價格令人咋舌。還好老婆大人英明神武、聰明睿智,找到聯合廣場附近Stockton St上的「Mystic Hotel」,價格相對平易近人,而且還有免費無線網路與早餐。自助旅行時,飯店有沒有附早餐非常重要,尤其是自助式早餐,吃一餐可以抵兩餐,中間只要吃點心,晚餐再吃好一點,這樣相對省了不少。


飯店Lobby不大,但有提供沙發與小點心,讓遊客暫時歇憩。旅館是由舊公寓改建,電梯很有趣,電梯門是要自己手動推拉。不要懷疑,就是那個拉門。


電梯內的玻璃上寫了很多有的沒的。還滿有味道的。


梯間窗台的蘭花,好有親切感,好有臺灣味啊。


通往房間的走道其實比較昏暗,但仍相當乾淨。


房間是訂一般雙人房,大小還不賴,配備具全,若是以一個單純回來睡覺的地方,真是太高級了。


桌燈感覺質感很棒,假掰幫它特寫一張。


飯店用早餐的餐廳在二樓,晚上其實是一間Bar,佈置仍帶有濃濃的Loft風。




早上的氣氛與夜晚的狂熱截然不同


簡單的美式早餐,各式麵包、煎蛋、香腸,還有咖啡與果汁、水果等,量足味美。


走出飯店,漫步前往聯合廣場。


舊金山的天際線常佈滿電車纜線,我覺得算是城市特色,有這些才像是在舊金山。






聯合廣場算是舊金山觀光的中心,許多百貨商場與名牌專賣店分佈於此。矗立的雕塑是聯合廣場的地標。


聯合廣場四周的雕塑作品,也算是此處的特色。






附近大概是因為是觀光區與金融區,星巴克數量和臺北的小七差不多,街頭巷尾一定有一家




聯合廣場的夜景,遊客如織。遊客當中感覺中國人與韓國人最多,也有許多應該是歐洲來的旅客。




聯合廣場附近一些好逛的店,風格很強,可以挖到不少寶物。




有時光商店本身就有不少可看性。




OLD NAVY店內的裝飾古董車。


到每一個城市去拍NESPRESSO專賣店也成為我的興趣。




聯合廣場附近的Apple Store。




舊金山,Levi's的老巢,來美國必敗物品。


Levi's 501 !!,經典款,我買了兩條不同刷色的。




因為老婆大人的姊姊而認識的牌子,價格相當恐怖,據說上頭的花紋都是手繪。


聯合廣場附近的百貨公司內隨拍。


Timberland,以前很喜歡,但後來黃靴有點太氾濫,所以改穿Red Wing,不過美國的確比臺灣便宜不少就是了。


聯合廣場的Disney Store裡,小朋友正準備一圓公主夢。媽媽正準備拿一套給她試,但是她好像想要艾爾莎......


百貨公司櫥窗超讚的標語,心之所至,人之所至。想要,就買下去吧。


逛累了,該吃晚餐了。我們前往當地很有名氣的一家中式餐廳「嶺南小館」,米其林有推薦,餐廳在地下室。非常道地的港式口味,此行共造訪兩次。建議非用餐時間前往,不然會排很久。據說它們最有名的菜色是椒鹽螃蟹,可惜我和老婆大人對於太麻煩的菜不感興趣,所以就直接點想吃的菜色。




糖醋排骨


椒鹽排骨


忘了菜名的青江菜,一整顆一整顆,非常豪氣。


清炒豆苗(好像是,但跟我們一般吃的豆苗不一樣。)


廣州炒飯


廣州炒麵


後來看到隔壁桌點的海鮮撈麵,賣相超讚,可惜我吃不下了,若有緣的話去幫我圓夢吧。

因為我們有預定兩天後前往惡魔島(Alcatraz Island,The Rock)的第一班船票,是在漁人碼頭(Fisherman's Wharf)搭乘,所以前一天我們就先去探路,順便用雙腳感受舊金山。

從飯店步行前往漁人碼頭,要翻過山丘,穿越中國城(China Town)。舊金山的華人非常多,大多是由廣東、香港遷居至此,加上高低起伏的山勢,真的會有身在香港的錯覺。

飯店附近通往中國城的隧道,其實車流滿大的,但抓到一個沒有車的空擋拍一張。


Leica,沒有走進去的勇氣。


有名的中國城牌樓,近期 Godzilla,2014年電影,Godzilla與劇中怪獸MOTU的戰鬥背景就在此處(附帶渺小的陸戰隊員......)。




Yosemite優勝美地 & San Francisco舊金山,Canon EOS 6D + EF16-35 f/4L + EF24-70 f/4L
(取自www.godzilla-movies.com)



鹽酥雞+珍奶,應該與台灣有些淵源。


廣場上正在跳舞!不要懷疑,這裡真的是舊金山。不管是人還是建築,都相當華人風。


公園內聚在一起的阿伯們,不是在下棋就是在進行一些經濟交流,好熟悉的感覺。


果不其然。


因為再過幾天就是除夕,所以Chinatown封街,舉辦各種慶典。


中國城店鋪內,曬太陽的狗狗。


臺灣之光!!,台灣都快收光了,舊金山我至少就看到兩家,這裡還大排長龍呢。


排我前面的同學是新竹清大畢業的XD,大家都是點珍奶。


閒晃的路途中,突然發現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完整的汎美金字塔,它的建築極具特色,算是另一個舊金山地標。在不可能的任務4裡,因為太有名了,所以依劇情需要被導彈削掉一個角。


街上另一棟很有味道的老建築,一樓是家很有名的咖啡店。據說這棟建築跟當初城市發展時義大利移民的黑手黨有些關聯。


舊金山在山坡上停車要注意,真不知道懸吊久了會不會出問題。


位於中國城區域內的「聖伯多祿聖保祿教堂(Saints Peter and Paul Church)」是美國舊金山的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它被稱為「西方的義大利主教座堂」。1939年11月19日,MLB球星狄馬喬(Joseph Paul DiMaggio )在這座教堂與多蘿西·阿諾德結婚,後來民事離婚,但是沒有獲得無效聲明(annullment),對於天主教會而言婚姻仍然有效,因此1954年,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和喬·狄馬喬結婚,舉行世俗儀式後,不能在天主教堂舉行婚禮,所以只有在這座教堂的台階拍照(取自wiki)。白色的建築感覺莊嚴肅穆。






當天位於聖伯多祿聖保祿教堂外的華盛頓廣場公園(Washington Square Park)似乎有小型活動,也可一窺舊金山人假日時的休閒生活。






趕辦年貨中,摩肩擦踵。年節的氣氛與臺灣幾無二致。






抬頭看看路邊廣告,這裡竟也看得到......法輪大法。路邊還有人在發傳單,工作人員拿給我們的時候還順便問了一句:
「你們從哪裡來?」
「臺灣」,老婆大人答道。
「喔,你們不需要翻牆」,他就把傳單抽回去了...抽回去了...


走著走著,抵達漁人碼頭。這裡是舊金山相當著名的景點,除了可以瞭望「惡魔島」、「金門大橋」與「海灣大橋」外,Pier 39是其中最著名的購物區,週邊浮動碼頭上躺著懶洋洋的海獅,還有Boudin酸麵包配上蛤蠣巧達濃湯、各式海鮮,以及各種紀念品店。

使用電纜的輕軌「復古街車」,應該跟以後高雄、淡海的輕軌電車類似。


復古街車內裝(其他天乘坐時拍攝)。


漁人碼頭的地標,一隻由雕塑與植栽組成的超級大螃蟹。


名聞遐邇的Boudin,它以招牌Boudin酸麵包聞名,Boudin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他們的發酵老麵團甚至沿用了160年(好像還是輸白羅家的蜀漢老麵......動畫看太多)。他們麵包不是屬於鬆軟型的,比較像是法國麵包,較韌、有咬勁。另外最大的特色是濃濃的醋酸味,我吃的時候一直想到流完汗的汗衫......濃。




最有名的就是把酸麵包挖洞,裡面裝蛤蠣巧達濃湯。蛤蠣巧達濃湯好喝歸好喝,但是單喝非常鹹,所以一定要配上酸麵包,另外還有無限供應的冰開水可以配。這一份非常大份,若只是想嘗嘗鮮,建議兩人點一份就可以了。


不過老實說酸麵包真的很酸,有些人吃不習慣。但是海鷗們可是非常捧場。


飄揚的「Pier 39」旗幟。這裡有許多紀念品店,可以在這邊買一點伴手禮。


紀念品街大多是一些小東西或是小吃,可以悠閒地消磨一下午。


Pier 39的其中一家餐廳,是影迷的話應該認得出來。「Run! Forrest! Run!」


在漁人碼頭Pier39紀念品店外的一角,一個很有型的小男生,等待媽媽購物。大概有些無聊吧,自己找點事做。我非常喜歡這張照片,相當有意思,抓住了小男生在他的小世界中,自得其樂的那瞬間。


因為要買有關舊金山巨人或是金州勇士的紀念品,到這間店來挑選。櫃子上擺著店員的惡趣味。


遠眺「The Rock」。


滿滿的海獅群。根據說明,這些海獅是在數年前聚集於此,然後就定居下來,有時一夜之間會突然消失追捕魚群,但大多像這樣懶洋洋的躺在浮動碼頭上曬太陽,與海鷗分享這一片小確幸。




舊金山漁人碼頭的IN-N-OUT,假日人潮滿滿。東西便宜,又算好吃。




漁人碼頭隨拍。


















離開漁人碼頭後,往九曲花街(倫巴底街,Lombard Street)走。路上經過一家幼稚園,趁機見識一下美國幼稚園有什麼不同。拍的時候不敢站太近,怕被當作怪叔叔。


九曲花街是來舊金山必遊景點,因為此處坡度太陡,若行車直上直下必定事故不斷,所以設計成「之」字形坡道。在坡道之間則種植花卉,來此最佳時段應是春、夏清晨,因為此街道為東西向,坡面面東,清晨時陽光由東邊灑下,可得到最佳的光影效果。可是我們來此為冬天,沒有什麼花卉,所以也不拘泥於非清晨來不可。


沿著兩側的臺階拾級而上,向下眺望。對面高塔即為「電報山(Telegraph Hill)」




前往電報山途中,經過一道陡坡,這裡考驗著父愛。仔細看,嬰兒車裝了兩個......我很想把大女兒打起來,叫他自己走。


據說電報山上的野生鸚鵡相當有名,不過此行都沒有見到,不知為何。

電報山上方的Coit Tower配上海灣及山景相當漂亮。
Coit Tower 的投資人是柯伊特女士,她是一位有名的慈善家,因為在20世紀初期大地震發生時,目睹消防員救難奔波、捨己為人,所以建造一座高塔,紀念這些偉大的平凡人。向上攀爬的臺階上刻有那些逝去的英雄名字,一邊拾級而上,一邊緬懷他們的英勇行徑,心中感觸應該更深。




攀上臺階後,海灣大橋映入眼簾。


轉向另一側,則可看見金門大橋(Golden Gate Bridge)。


據說從塔上可以完整俯瞰舊金山市區,但是一則要收費,二則可以從雙峰(Twin Peaks)上欣賞到更棒的景色,所以就沒有登塔了。






隔天一早,起床有些晚。匆匆塞了一些東西進肚子後,趕往惡魔島(Alcatraz Island,The Rock)一遊。若要前往「The Rock」,必須在漁人碼頭的Pier 33搭乘。由於實在太熱門了,建議可先上網預定船票,旅遊書上建議要嘛最早(島上人比較少),要嘛最晚(可以觀看舊金山的夜景)。我們是選擇最早的航班。

「The Rock」可是電影名場景呢。近代最出名的電影當然是老牌影帝Sir Sean Connery與還沒成為票房毒藥的Nicolas Cage主演的「絕地任務,The Rock,1996」雖然是20年前的電影,Sean Connery在預告片中,通過機關打開鐵門喊的台詞「Welcome to The Rock」,真是懷念(如果不知道,代表你還年輕......)。
看看這段來緬懷一下吧。


惡魔島起先是原住民的居住地,然後在島上建立軍事要塞,再改建成聯邦監獄,關押過不少聯邦囚犯,冰冷的海水與強勁海流成為天然屏障。70年代後從監獄的角色退役,成為著名觀光景點(感覺滿類似綠島的)。他最為人稱道的是「從來沒有囚犯活著逃出去」,在監獄使用的29年間,一共36名囚犯嘗試了14次越獄。其中23人被緝拿,6人在越獄過程中被擊斃,2人溺亡,5人被列為失蹤並認為溺亡,更增添了傳奇性。

從旅館走到Pier 33,若是如之前所行穿過中國城,因為坡度關係非常費力,所以今天換了路線,先向東走至金融區後,再轉北往漁人碼頭方向,坡度較為平緩,比較省力。路途中觀察到路邊街頭餐車,填飽早晨上班族的胃,讓我想到電影「五星主廚快餐車(Chef,2014)」。


對面迎來一陣喧囂,不知是什麼活動,很逗趣的小型遊行。但時間只夠我拿起相機抓拍一張,腳步還要繼續向前,怕錯過船班。


經過一番折騰(因為走到途中還發現忘記帶信用卡出來,怕驗船票時需要,我還中途折返回旅館去拿),總算抵達Pier 33的渡輪排隊區。


旁邊有一個惡魔島的全島模型,上島之前可先在這邊對全島配置有粗略概念。


渡船來回接送旅客往返漁人碼頭及惡魔島。


由渡輪欣賞舊金山的晨間景色。海面有些薄霧,日光透過薄霧,映在海灣大橋與舊金山上。


船逐漸靠近惡魔島,準備靠岸。工作人員在碼頭準備迎接遊客。港口附近是工廠與倉庫。




上岸之後,經過工作人員初步解說,遊客們先進入由港口倉庫改建成的紀錄片播放區。






走出港口倉庫後,爬過一段山坡後,進入牢房建築群中。




這裡從前是澡堂,現在則是導覽的起點,可以免費出借導覽耳機,有中文可以選擇,只要順著參觀方向,導覽耳機會帶著你介紹惡魔島的歷史與各項軼事。牢房的感覺並不會太陰暗,但仍然充滿著冷冽感。






一般囚室內的配置,相當簡陋。


特別的禁閉房,有內、外兩層鐵門,完全關起來就暗無天日了


獄方耍的小心機,將「號稱」牢籠的鑰匙掛在半空中,後方即為槍室。若囚犯想逃獄,則會想辦法到這搶這把鑰匙,剛好變成獄卒的活靶。其實這把是不是真的鑰匙呢?......嗯。


這裡原本是監獄的圖書室,算是比較開闊寬敞的空間。


監獄的餐廳。餐桌椅都撤掉了,盡頭的鐵柵欄內是伙房,廚具都屬於管制品。餐廳一旁擺放著桌椅,供遊客小歇。




由惡魔島遠眺繁華的舊金山市。殘酷的牢籠與冰冷的石牆不是對囚犯最大的懲罰,也許看得到自由但摸不到自由,才是最大的折磨。


「The Rock」中發射飛彈的燈塔,但平時不開放給遊客參觀,所以只能仰望。


從前惡魔島的「房客」,剛好發表新書,算是對惡魔島歷史的活見證。遊客購買後排隊等著請他簽名。


同一時間剛好在島上舉辦「艾未未」藝術展,他是中國大陸非常有名的人權藝術家,在這座有歷史意義的島上舉辦(原住民~囚犯),更凸顯了人權相關議題。








惡魔島在現代,我想不只是座廢棄的監獄,它與綠島一樣,代表了某個時代具體而微的歷史背景。






回到漁人碼頭後,我們散步往舊金山西側走去,欣賞金門大橋與藝術宮(Palace of Fine Arts)。途中經過Fort Mason, Great Meadow公園。




Fort Mason Center,感覺是類似松山菸廠或是華山藝文特區的存在,將老倉庫改建成藝文展覽發表的場所。


沿著Marina Blvd,路邊房屋顏色繽紛,街景賞心悅目。


離金門大橋越來越近了。


圖中看到一輛很亮眼的古董車,保養狀況良好的老車實在吸引人,有人知道是哪一款嗎?


沿Marina Blvd約走20分鐘左右,抵達藝術宮。藝術宮是建於1915年,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中展示藝術作品而建造的。這是博覽會少數僅存且唯一保留於原址的建築物。於1965年重建,另外到了2009年初完成了整新人工湖和走道以及加強建築的耐震強度。


藝術宮圍繞於一座人工湖,由總長1,100英尺的林蔭小徑圍繞中央的圓形大廳。人工湖則是仿效歐洲的經典建築,其廣闊的水面像鏡子般的倒映出藝術宮的雄偉,並能從遠處欣賞這寧靜的景色。


這裡優美的古典外形,當然是婚紗照的熱門地點。




穹頂之下






我們把雙腳可以到達的範圍幾乎走完了,總算可以心甘情願地購買muni passport,它能免費搭乘三日大多數的交通工具,還有重要的噹噹車(Cable Car)。舊金山Pass購買地點在聯合廣場附近的遊客中心(在GAP的旁邊)




然後我們就前往比較遠的雙峰(Twin Peaks)與卡司楚街(Castro Street,The Castro)

舊金山最主要的大眾運輸系統叫「muni」,它包含客運及地鐵。我們打算去程搭乘地鐵,回程時再享受古典街車的氛圍。

muni聯合廣場的Powell站


muni的月台


車來了!


車廂內部感覺比臺北捷運小一些,但還算乾淨。


我們Castro站下車,從這裡轉客運上山。




雙峰位在舊金山市區中央偏西南方,海拔約285公尺,是個俯瞰舊金山景色的絕佳地點。坐公車抵達後,還要稍微爬一小段。






雙峰,站在一座山頭看另一座山頭。


遠眺金門大橋。


俯瞰舊金山市區。眼界開闊,心境也開闊了。




因為沒有搞清楚下山站牌的位置(很奇怪,上山與下山站牌位置不同),所以乾脆沿著步道走下山。

路途上盛開的櫻花樹與Vespa。


卡司楚街是世界知名的同性戀區。根據紀錄影片「Straight Man in a Gay World」中指出,美軍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將大批因為性向理由而被除役的同性戀士兵集中於舊金山,其中許多人被安頓於此,而這也開始吸引更多同性戀居民前往卡斯楚街及周圍地區居住。
電影「自由大道,Milk,2008」中的發生背景有一部分就在此區。

著名的「The Castro Theatre」,在電影中曾出現。


飄揚的彩虹旗,作為這裡的精神象徵。


彩虹散佈在各處。






來美國本來就打算買一雙紅翼,查了一下,市區似乎只有這家位在卡斯楚街附近的潮店UNIONMADE在賣,價格只比臺灣水貨商再便宜一點。反正沒得選擇,就在這裡買了一雙。


這間店可說是相當文青假掰啊。




最後買了這雙,雖然便宜一點,但還是不便宜啊XD。穿上它,我總算像木村拓哉了(腳很像)。


下午乘坐復古街車回到聯合廣場附近,改體驗噹噹車。噹噹車發展初期,只是因為舊金山地勢高底起伏,馬匹馱貨常常因為體力不濟發生危險。英國人Andrew Smith Hallidie於是利用蒸氣輔助,在地下鋪設鋼纜與絞盤,佈置了噹噹車路線。全盛時期共有21條線。後來大地震毀壞了大多數路線,至今僅留下三條,它早已超脫了原本交通貨運的功能,成為至此必遊的觀光特色。

到了路線起點/終點,由人工將列車掉頭,是一大特色。




Cable Car 。Powell St. → Hyde St.是三條路線中相當熱門的路線,因為會經過著名的九曲花街,由山坡又可遠眺「The Rock」。


Union Square站。由於著名行車路線是由Powell St.站開始,每到假日往往會大排長龍(我們當時排了約1小時才坐上車),建議可走一小段路到Powell St.的下一站「Union Square」搭乘,排隊人龍少得多,可以較快搭到(在總站都會留幾個空位給後面上車的旅客)。


Powell St.站。此站假日人潮洶湧。除非立志要乘坐到完整Cable Car路線,不然建議避開此站。


等待噹噹車百無聊賴時,拍到的狗狗。覺得他有點熱。


車廂內相當古典。


離開聯合廣場站。


車掌兼駕駛,噹噹車由他手動控制。


到達終點站Mason St.。


使用起來很複雜耗時的公廁,一次只能進去一位,使用完畢後還會消毒一次才給第二人進去。人多的時候會大排長龍。


Powell St.附近的夜景,交會時車掌會不吝惜敲鐘「噹」下去,噹噹車因而得名。


剛好這一天是2/14情人節,中午我們也沒吃什麼東西,所以理所當然吃大餐啦。我們選定一家百年老店John's Grill,來這裡度過浪漫的夜晚,感謝老婆大人請客,我頓時覺得臉白白的。


因為算是一時興起想吃一頓大的,所以沒有訂位,只好在店門外排隊。生意非常好呢。


等了非常久,希望等待不會讓我們失望。


店門外接待的店員還滿帥的,可惜西裝不太合身。


因為今日是特殊日子,所以菜單是固定的情人節特餐。旁邊還有人在演唱爵士樂喔。


店內非常的暗,大概是要營造浪漫的氣氛,所以相機ISO拉得很高。


因為真的光線太弱,就算是全幅機,手持拍攝還是很吃力。先上熱騰騰的麵包,可以續加,配上加鹽奶油,讓餓了一天的我們胃口大開。


我們點了明蝦及菲力牛排,明蝦味道比較鹹,但仍可以嘗到它的鮮味,非常彈牙;而菲力牛排是用碳烤,聞起來有焦香,切開來富含很多肉汁,沾點海鹽與胡椒,味道超棒。




飯後甜點則是碩大的草莓沾上巧克力醬。不過它的草莓大歸大,沒有臺灣的好吃。


酒足飯飽後,走出店門前,店內領班正在安排下一組客人座位。我很喜歡這張照片,把領班的專注及工作的內容表現出來。


隔天一早,我們搭乘muni巴士至城中日本町(Japan Center)。本來前兩天從漁人碼頭走回聯合廣場時,我們想順道去日本町,結果好像走到不好的區,突然看到路邊有一個看起來是中南美裔的人打著赤膊,在路上叫囂,接著就好幾部警車鳴著警笛過來,荷槍實彈,把他和另外兩人團團包圍,然後就跟電影演的一樣下跪上手銬。我們覺得滿害怕的,所以趕緊折返。今天坐車通過,應該會好很多。


這裡本來象徵日本僑民在舊金山的勢力,但是80年代後,越來越多其他族裔的人移居於此,尤其是韓國人,所以只有五重塔等日本風建築標示出這裡從前的輝煌。

路標上的日文,表示來到日本町的範圍。


早開的櫻花以及背後的五重塔。五重塔是日本名建築師古口義郎(Yoshiro Taniguchi)所設計,由日本送給舊金山的禮物,可說是此處的地標。




Japan Video裡面我親自鑑定過,「大多」是日本動漫,大多.....呵呵。


滿有日本情調的廣場。


返回臺灣的當天,友人一家從San Jose到舊金山來找我們玩,我們要一同前往舊金山郊區的繆爾紅木公園(Muir Woods National Monument),途中經過名聞遐邇、這幾天只能遠眺的金門大橋。

這座橋因為橋型優美,且曾是世界上跨距最大的懸索橋而聞名,但它為人熟知可能是因為多次出現在電影中,較近期例如哥吉拉(Godzilla,2014)、環太平洋(Pacfic Rim,2013)猩球崛起(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2011)等,都有相當吃重的角色。

這裡有個網站非常有趣,它統計了金門大橋在電視電影作品中出現了幾次XD。
How many movies have the Golden Gate Bridge in it lately??









其實拍攝金門大橋最著名的點是「Battery Spencer」,是由舊金山過橋後左側的某個制高點,可以由高處俯瞰大橋。我們當初設定是早上經由大橋前往「Muir Woods National Monument」,下午回程時再到此拍攝點欣賞景色。

早上經過大橋時天氣非常棒。大橋兩側有人行步道與自行車道,本來護欄高度不高,所以成為自殺名勝,高度、冰冷的海水與底下的漩渦兼具,每年有不少人成為波臣。而後經過決議架高護欄,增加攀爬困難度,希望能保留一些彷徨的生命。


平常由「Battery Spencer」應該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色,有沒有熟悉的感覺:
Yosemite優勝美地 & San Francisco舊金山,Canon EOS 6D + EF16-35 f/4L + EF24-70 f/4L
Golden gate2" 由 来自Trondheim, Norway的Aslak Raanes - Flickr



但是一到下午,灣區有名的濃霧出現了,白茫茫的一片。我只能看到這樣......

扼腕!!

回舊金山途經大橋時,霧還是非常濃,有一種怪獸要出現的感覺。看來又給我再訪的理由。


Yosemite優勝美地 & San Francisco舊金山,Canon EOS 6D + EF16-35 f/4L + EF24-70 f/4L
取自“How many movies have the Golden Gate Bridge in it lately??

穿過金門大橋後,約再行車半小時,抵達繆爾紅木公園。最初注意到這裡是因為觀看了電影「猩球崛起 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主角Cesar小時候遊戲、成長以及最後帶領猩群棲息的所在地,正是此處。電影也相當寫實,離舊金山這麼近的地方,居然有這一片原始林相,非常的難得。

繆爾紅木公園是古老海岸紅木森林的部分遺跡。19世紀時,海岸紅木群幾乎被砍伐殆盡,用於舊金山內的各式建設。當地的企業家Kent夫婦,為保護最後存留的紅木森林,於1905年購買了這塊土地, 後來把這295英畝的紅木森林捐獻給聯邦政府。1908年,小羅斯福總統宣布該地區為國家保護公園,並以自然保護學家John Muir的名字命名。

John Muir的雕像,可以和前面介紹優勝美地時,他本人的照片對照看看。


跨越金門大橋後,約半小時車程就抵達了。不過也許是假日的關係,遊客非常多,甚至要繞一下才能找到停車位。




感覺是靜謐的原始森林,其實當天人超多的XD,把握一個瞬間沒人的moment。






這裡老是讓我想到「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中,一整群細顎龍就從這一片植被探出頭來。


有趣的林間小道






下午朋友帶我們去一個有趣的地方「索薩利托(Sausalito)」,它是一個位在灣區的美麗小鎮,旁邊有美麗的帆船停泊。感覺很有地中海的味道,寧靜與和平。








我們在岸邊一家餐廳Scoma's Sausalito用餐,它是高架蓋在海上,充滿南法風情。






可以一面用餐,一面欣賞海景。出賣一下朋友。


偷拍朋友的女兒,她偷拿一支吸管,不知道想做什麼的表情,很狡黠可愛。


我們的燉飯與義大利麵,份量少了一些,但滿好吃的。






酒足飯飽後到外面逛逛。有遊艇從前方行駛過,讓我想到「NAUTICA」。




人文照......


---
這次旅行要謝謝朋友一家的熱情款待,還有超可愛的小朋友,要乖乖長大喔。
最大的遺憾應該是沒有在優勝美地多待幾天,以及嶺南小館的海鮮撈麵。
期待下一次的旅行吧。

2015-08-23 9:43 發佈
版大這篇文章寫得超好的
我忍不住花了半個多小時仔細看完!!

好文+好照片
好詳細的紀錄!覺得舊金山灣區真的是個好地方
我也從頭到尾看完了,非常用心與詳盡的遊記。
Never take life seriously. Nobody gets out alive anyway.
很詳細又很豐富的紀錄,五分獻上
感覺看了一本旅遊書
拍得很棒
文章又很詳細
五分五分

151515155
不知不覺花了快半小時看完了
好像身歷其境旅遊了一趟
很用心的分享!
最愛看這類世界美景的遊記了
人文、風光、美食
K大辛苦了,美拍+好文,超級感謝~
好懷念西貢餐廳的飲茶,優勝美地當初沒去真的是太可惜了!
加州的駕駛規矩真的很好,不過洛杉磯跟紐約就跟台灣有的拼了!
好詳盡的圖文介紹,不知花了幾個小時才完成,不加分說不過去!
我也有一篇遊記,光打字就花了兩天,想到還要配照片就手軟了,至今還不敢去完成。

樓主的鐵腿實在厲害,如果是我,一定會走到真的"鐵腿"。
話說尼可拉斯凱吉的惡魔島有很老嗎? 對我來說它是新片哩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