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non EOS M第一代誕生的時候 就對這系統充滿期待
第一代的EOS M我也買過...
心得就是 在持續降價的情況下 超高的C/P值
適合慢慢拍 肯用心 搭配22mm F2 STM鏡頭拍出來的照片都不會後悔!
但操控性有點糟糕...畢竟是第一代 想當初NEX-3/5 也被砲的很慘呀~
第二代的進步也不多 基本上就是小改款
直到第三代...整個改頭換面 操控性能大增!對焦速度也變快不少!
雖然我都用SONY了 可是還是對Canon EOS M3非常有興趣呀!!!
EOS M3台灣公司貨不能單買機身...搭配鏡頭又貴
所以就買了M3 + 18-55mm kit組 在單買22mm F2拆鏡
EOS M系列最划算的就是這顆餅乾鏡了!!!

EOS M3變肥大了 但操控性整個大進步
共有四轉盤+一個自訂鍵 操控性比起M1、M2 進步太多了

機身上的按鍵也多不少 與G1X Mark II類似
且放大縮小看照片 不用再用觸控方式了...有按鍵可以放大縮小(太感動了...)

也內建小閃光燈 且可以當小跳燈使用!

這次M3也加入NFC功能 在底部位置

日本製造!!!!!!!!!!!!!!!!!

拿出NEX-5T & E 24mm F1.8 ZA完美組合出來比較
5T搭配24蔡畫質真的很好 但相對的體積真的很大
EOS M3就顯得小巧可愛~

5T搭配24蔡其實要收在小包包都有點難度...
M3雖然胖胖肥肥的 但餅乾鏡小巧好收納! 這就是體積與畫質的取捨了!

以機身體機來看 NEX-5T還是略勝一籌!體積能縮小都盡量縮小

M3按鍵比較集中 用起來比較不會卡卡的
而且有大拇指的空間 比較好握住相機
另外M3的照片播放鍵 有點難按...太小而且是斜的

從上面看 M3感覺專業不少! 5T就是簡簡單單

非常方便的轉盤們 還有個自訂鍵

體積差不多是這樣 很輕易的就可以帶出門了~

M3整個改頭換面的設計 讓使用者握起來變得很輕鬆


拿出小體積高畫質的大魔王RX1來比較看看

不公平的比較...價格差太多而且是全幅 vs APSC...

RX1就是盡可能縮小體積 不在乎握感的最佳典範
拿起來拍照比較像DC (雖然他本來就是DC了


有著AA鏡片 超肥大的 Sonnar T* 35mm F2 蔡司鏡頭
EOS M3就是機身看起來肥肥的 有著小巧的大光圈餅乾鏡頭 跟RX1相反

EOS M3這次加入翻轉螢幕 跟G1X Mark2相似的設計

手動對焦還有尖峰對焦可以用

ISO感光度也上升到最高12800
個人使用覺得3200還是可以接受的數值

也有內建WI-FI功能了!
可以下載Canon APP來傳輸照片 (APP介面是英文 而且只能一張一張傳 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EOS M3 + 22mm F2 STM VS A7 + FE55F18ZA VS DSC-RX1


另外一提~ EOS M系列的22mm F2 & 18-55mm STM 都是Made in TAIWAN!!!!!

覺得這次M3比起M1 進步非常多
小體積的餅乾鏡頭真的很輕易的可以帶出門 也有不差的畫質!
且對焦速度也提升不少 操控性更是大增 還有WIFI+翻轉螢幕
搭上Canon的發色 更有自己的優勢在~

以下分享一些EOS M3 & 22mm F2 STM餅乾鏡拍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