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民歌40 再唱一段思想起 (圖多多...)

2015年6月5日在台北小巨蛋有場特別的盛宴,一群昔日的大孩子聚在一起重溫伴著我們長大的歌。雖然舞台距離我很遙遠,但我看著台上一個個年近60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卻感覺很親近。那是一段從清澀到半百的記憶,更何況大哥大姐們的嗓音40年如一日。那四個半小時我彷彿跌近時光隧道,再一次回到那段生活中只有K書考試又懵懵懂懂歲月。
現在回想起來,幸好有這群大哥大姐和他們的歌陪我走過那段慘綠少年的日子。在那個封閉卻又充滿朝氣的年代,民歌或者安慰我,或者鼓勵我,或者啟發我;40年後能和他們共聚一堂一起高歌真的是筆墨難以形容的感覺。
2015-06-09 14:5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民歌 思想 40

飛輪豆 wrote:
2015年6月5日...(恕刪)



我也是看6/5那場,很難得的看到當年我心中的偶像~鄭麗絲唱何年何月再相逢,雖說降了ken,但本人跟聲音經過那麼多年,感覺還是跟以前一樣沒什變,太棒了!

飛輪豆 wrote:
2015年6月5日...(恕刪)


樓主大概是五年級的吧? 看看這些相片確實不錯,感謝您的分享。
好美的回憶,謝謝嚕! 沒去現場,等Youtube貼出來,再感受一番!

dafa001 wrote:
好美的回憶,謝謝嚕...(恕刪)


應該都有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H3laFuezAc
能看到鄭麗絲真的蠻意外的,歌聲和脫俗的外型依然沒變;小弟是五年五班的;聽說之後會推出實況記錄電影版…
希望有其他的照片能補充進來就更好了 ^^
一直覺得民歌是個奇蹟,為什麼可以突然綻放出這麼多美麗的旋律? 是偶然,還是必然? 孕育的土壤又是什麼? 希望懂音樂史的朋友能幫小弟解開這長久的疑惑。

聽現場一定機皮疙瘩掉滿地,希望能出高清版! 民歌真是台灣魂啊!

民歌之後,讓我感受到創造力足以匹敵的,是林強、鄭智化的現代搖滾,可惜作品不是很多,未能創造另一個時代。不知是否有人有同感?
依稀記得大三 or 大四時, 某天, 在寢室放著民歌, 有個隔壁班的打開我房門,
突然冒出一句, "X! 現在還有人在聽這個", 然後掉頭就離開了!


其實, 小弟車子裡放的歌, 也還有不少民歌 ...!
打鐵匠 wrote:
一直覺得民歌是個奇...(恕刪)


我覺得民歌除了是一個新的音樂風潮之外, 更影響了整個流行歌壇的發展.
很多民歌手日後也投身到了國語流行歌的商業市場, 像是李宗盛, 鄭怡, 潘越雲, 齊豫, 王夢麟, 詞曲創作的馬兆駿, 吳楚楚甚至當了老闆. 因此流行歌壇才能從群星會的時代掙脫出來進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至於打鐵兄所提出民歌的形成, 我認為那是反映當時大學生知識份子對改變的渴望. 可能是一句"唱自己的歌"這樣一個小火種, 把知識份子對故鄉對國族的責任感給燃燒起了. 畢竟那是一個既封閉卻又欣欣向榮的時代, 年輕人都是往前看的.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