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ps-c時代到現在FF,可說是必備鏡頭,
而這次的STM改版,看了差異,完全不需考慮,直接購入,
當然許多人會問,完全一樣的鏡組設計,一樣的MTF,有需要購入嗎?
針對這問題,小弟簡單做個懶人包...
主要差異一覽:

差異一:對焦馬達
先來說說馬達好了,舊鏡是傳統凸輪電刷馬達,新鏡當然就是CANON近年火熱的STM步進式馬達,
兩者差異到底差在哪裡呢? 先畫張圖...
想像一下,這是傳統的凸輪馬達,因為齒比關係(雖然已經透過減速齒輪組增加段數減少段差),
對焦的精度段數太少,導致段差,每一段的差距,導致這顆鏡頭在F1.8時的準焦機率少的可憐,
至少F2.2對焦上縮小光圈取得景深才能修正此缺陷

而新的STM步進式馬達,強調的是近乎類比式的綿密齒比,
增加段數減少段差,大光圈下的準焦率大大提升,
光圈只要小縮F2就能展現這顆鏡頭絕佳的畫質,

以下兩張是舊款50F1.8拍攝


一樣一個場景,你有可能連拍5張每一張對出來的焦點都不同,而目前我手上的STM可說是張張準的,
差異二:全時對焦
這應該不用多說,機器完成對焦後的二次焦點修正,這對於特寫或街拍寫生有相當方便的實用性,
另外一點,新款的AF/MF切換鈕相當好調整,
不像舊鏡會有需要在齒輪間跳脫、卡入相當難切換的問題。
差異三:光圈葉片
不多說,直接看圖
這是舊鏡縮光圈後的散景,因為五片式,也不是圓形光圈,
雖然可以當成一個特色,但對於一般拍攝時的散景會相當雜亂,
姑且不論這顆鏡頭有相當嚴重的二線性問題,加上紊亂的散景拍攝上常常有散景雜亂的感覺

新款的STM,改成7片式的圓形光圈,雖然二線性依舊,但至少不會有縮光圈雜亂散景雪上加霜的狀況,

另外一方面,這組光圈設計的星芒可是與星芒王16-35F2.8II海膽芒相同類型的熱門款,
對於興芒愛好者可說是一大福音(舊款50F1.8雖然也是海膽芒,但尾端略顯筆切(分岔)且只有10芒)

差異四:接頭款式
這相信也不用多解釋,金屬屁屁VS塑膠屁屁,
個人感覺是塑膠屁屁用久的很容易入塵...
(順便一提,新鏡的後玉有加大,可期待在邊角畫質有些許改善)

差異五:最近對焦距離&放大率
先上兩張圖:
如果這是舊鏡的近拍放大率...

這就是新鏡的近拍放大率!

在以前50MM F1.8 II的時代,有另一顆35F2也常被拿出來做比較,
最常被講的點就是更好的放大率、更好的近拍效果,
現在新款的50STM大大提升近拍的性能,這下子更適合當作一機一鏡輕便出門的生活好鏡了!
差異六:重量
新鏡比舊鏡多出30G,應是金屬屁屁與新鏡身造成,但少少的30G,換來更紮實的組裝,更棒的性能,絕對值得!
仔細看,寧靜流暢的的STM,重點是!鏡組終於不會"晃動"了!
拿過舊款頭的應該都知道,舊款的鏡組組裝非常兩光,頭太出來鏡會下垂,
兩光的對焦精度加上光軸偏移,當然怎麼拍都不准焦...Orz
差異七:普通鍍膜VS超級光譜鍍膜
這部分已經有網友實測,新鏡的抗耀光能力大幅提升,
不過舊鏡的耀光光幕,也是部分玩家相當喜愛的,
但通常而言抗耀光越好對於鏡頭整體表現會有加分的效果。
結論:50mm F1.8...自發表以來就是長青鏡之一,
基礎畫質不凡,但一直存在對焦精度不佳的問題造成高素質的光學性能被封印,
此次的更新,可說是一次完美的解封,讓這顆長青鏡更加臻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