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here: http://willchaophotography.com/sigma-50mm-f1-4-art-review/
今天我有幸將四個50mm鏡頭(50L,老S50,新S50A,小痰盂)一起橫向對比
本人不具備任何品牌情節,我的50mm鏡頭歷史大概是這樣:
我最初買的是尼康50 1.8D,當時還是用的D90
後來入了適馬50 1.4 HSM老款,隨後緊接著賣掉所有尼康器材,停止玩攝影了2年
2012年我在5D3推出後不久又購入了佳能口適馬50 F1.4 HSM老款,我先聲明,此頭素質很好,銳度能夠滿足99%的人,無奈我個人覺得還是不夠銳,於是送給朋友了
送走了手裡唯一的50mm鏡頭,沒有了怎麼辦啊?不久後就後悔了,無奈送出去的東西不能再要回來,所以打算再去買一顆,不過店裡試的時候我發現了送走老S50另一個原因:手感太差,塑料感極強,手裡摸慣了70-200、85L、200L這種質量的鏡頭,心裡總是不舒服,於是當場買了顆50L
50L用起來感覺其實跟S50完全相同,但是喜歡走極端的我還是對比了下,發現50L焦外沒有S50的柔和,其實說白了,我個人不是很在意,手感這一點完全足夠花更多錢用50L
當然,50L用著用著,雖然填補了50mm這個空檔,但是個人對畫質還是不滿意(同樣,對於我這樣用慣小白兔、85L、200L的人來說,尤其是我對最大光圈要求極高,大多數人未必覺得畫質不好),所以用的不是很多
當然,50L還有其他問題比如跑焦什麼的,這點S50也有,包括我以前的35L、24L(這個最嚴重),其實不是大問題,調焦很方便,不放心可以送廠,只是論壇上太多人亂批S50的對焦精確度,殊不知原廠L頭跑焦也很普遍,產生出一種“副廠= 跑焦” 的邪教
最後,適馬推出了S50A,看了網上評測我第一時間預訂了,週四到貨,今天湊齊手上所有的50頭橫向對比之
Disclaimer:預料到很多人會說“糾結銳度= 器材黨= 不懂攝影” “難道銳度是評價鏡頭唯一的標準??”之類不服氣的話,因此我在先說明,這些都不代表我的立場,鏡頭其他素質必然重要,但請你實事求是,不要口說無憑,無理取鬧
以下所有圖片均為RAW直出,未經過任何調整
白平衡設置為手動,以灰卡為標準(對比鏡頭色彩一定要用灰卡設定白平衡),以排除機身跟鏡頭搭配造成的白平衡誤差而導致'偏黃' '偏藍' '偏洋紅' 等現象
所有照片所用的都是該鏡頭設定的最大光圈,50L用的是1.2,S50A跟S50用的是1.4,小痰盂用的是1.8
順便提一下,50L跟S50A最大光圈差別1/3檔左右,但是實際通光差別大概有3/4檔,原因可能是因為鍍膜吸收了一部分光線,不過看看兩頭的抗眩光效果
我很高興現在終於有了一顆可靠的50mm,下面是我最近用這個頭拍的其他照片,經過後期處理
裡面有說到一句話提到
"CANON欠我們一顆50MM大光圈的鏡頭"
雖然有些戲謔
但也~確實
CANON雖然有3~4顆50MM大光圈的鏡頭
卻沒有一顆可以讓人安心
數位相機的技術不斷向前
鏡頭技術總不能一直吃老本
現在其他鏡頭廠商的技術不斷躍進
如果原廠還是依靠原廠支援的優勢
早晚會被使用者看破手腳
S50A的發表
確實是在市場上投下一顆震撼彈
許多評測
也給這顆鏡頭相當不錯的評價
鏡頭就該如此
不斷的推升光學技術
寵壞使用者的眼睛
CANON原廠50MM鏡頭該改個版了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