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來對STM的一些感想。

最近的新鏡越來越多採用STM馬達,

但是說到底,STM這個新的步進式馬達真的比較好嗎?

我自己用過18-135STM與40F2.8STM,

在18-135STM上的STM真的令我驚豔,

寧靜、快速、無聲,

而40F2.8上的STM速度稍慢、有高頻的運作雜音,

而讓我覺得不便的===>手動對焦,

18-135的STM,手動對非常的慢,可能是為了提高精度,

對焦行程足足要轉上2圈才能走完,而且你不知道有沒有到底,

40F2.8的就更慘了,轉跟實際步進的距離根本不同步,

另外STM的全時手動,只有在對半按玩完焦到釋放快門這個期間可用,

簡單講,我覺得STM是針對錄影強化設計的產物,

(70D搭上STM錄影的效果真的不錯)

但對於傳統的光學取景,很抱歉他可能比傳統電刷馬達更為不便,

也很抱歉一年多前我曾經武斷的說出STM超越USM的誑語,

事實證明,這種說法不全然是對的。
2014-05-13 19:3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STM 感想
daniel.70170 wrote:
很抱歉他可能比傳統電刷馬達更為不便,...(恕刪)


這裡<傳統電刷馬達>是指哪幾顆鏡頭?
除了一些老鏡像50/1.8等這種EOS開創時期推出之外,大半後面都是USM超音波馬達。

daniel.70170 wrote:
最近的新鏡越來越多採...(恕刪)

STM鏡主要是EOS-M無反使用,對於DSLR還是在KIT鏡焦段,要說越來越多採用STM馬達,似乎不太對!
EF-S18-55mm f/3.5-5.6 IS STM
EF-S18-135mm f/3.5-5.6 IS STM
EF-S55-250mm f/4-5.6 IS STM

EF40mm f/2.8 STM



個人認為一般來說要說系統或廠商往那個方向,通常還是以高階產品方向為依據,STM本身是無反才會優勢的鏡頭馬達,本身一開始就是定位DSLR處於無反狀態使用。


例如下面機身使用感光元件相位對焦技術也是一樣,當上面1系列也開始採用這個技術,是代表這個經過前面白老鼠試驗確定為未來重要發展技術,否則都只是短期過渡技術。
daniel.70170 wrote:
簡單講,我覺得STM是針對錄影強化設計的產物,
(70D搭上STM錄影的效果真的不錯)

本來就是為 liveview, 為 video..

家庭機 本來就會比較像 綜合擴大器, 裡面什麼都有. 要拍片, 要拍照 都可以..

真正玩發燒級的音響, 都是分立的, 後級一台, 前置一台, 每一台只負責它最專門的那一小部份, 整個架起來 足壯觀耶..
小弟淺見
STM為錄影而生
用在錄影上面,會因為焦點變換而重新合焦,因為相較於USM較緩,因此影片中能有和緩的焦點切換,有些焦點移動的場景中,較不會有突兀的感覺。
光是拿 40 和 18-135 來比就不妥了
這兩顆雖然都是 STM 步進馬達,但背後運作原理不同…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