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70D 求指教

請教大大們,70D + Sigma 17-50 2.8 EX DC HSM OS 能夠滿足手持夜景或室內弱光拍攝的需求嗎?這樣與6D + 24-105 F4在相同場景下(比如ISO相同,光圈 17-50 用 2.8,24-70 用 4),快門會相同或者近似嗎? 真心不知道全副和殘幅的測光系統差別。

【小弟本來考慮D7100作為第一台單反,最近開始發現70D的好了。用來家庭旅遊用,70D實在是功能豐富,更便利易用。準備入套頭18-135 STM作為旅遊主力。看評測它似乎有些挑戰15-85的實力,雖然廣角不夠廣(以後需要可以入10-22補齊),但它望遠段滿足要求,暫時不用考慮遠攝鏡。作為日光機沒問題,而且能夠發揮70D新感光元件的攝像優勢。但用套頭手持拍攝旅遊中的夜景或者室內景象,光圈細,不想挑戰 ISO 1600 以上的畫質,可能就會力所不及。開始想買原廠24 2.8 USM來彌補(喜歡等效的35mm視角),又怕有時腳步跟不上。不考慮Sigma 18-35 或者 Tamron 24-70,排除走焦的可能性,體積大,貴且重。小弟想在旅途中兼顧拍攝畫質的同時,盡量減少鏡頭數量,重量和換鏡頭的次數,更多的享受旅途的樂趣。】

所以想用 18-135 STM 拍攝白天的場景,室內弱光或夜晚由 Sigma 17-50 來擔當,請問這樣可行嗎?或者請推薦更適合的方案。全副的單一鏡頭焦段相對覆蓋小,重且貴,所以暫時不考慮(看看6D2能有何變化)。請大大們指點迷津啊。

2014-03-24 22:3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70

bloomyears wrote:
請教大大們,70D ...(恕刪)


我是覺得你預算都有70D+18-135+17-50F2.8了...

真的可以考慮直接6D+24-105,

我是從60D+T116+18-135+17-55換上來了,

說真的使用上FF+24-105可以取代掉18-135+17-55跟50%的超廣,

APS-C虛化背景的能力就那樣,高ISO也差很多,

除非錄影需求很重,不然依你預算可以考慮6D了。

如果真要等6D2,而且不錄影,那我會建議去找二手60D+T116+17-55,

應該三萬多能搞定。
24-70 光圈是 F4 而 17-50 光圈是 F2.8 是不同等級

小弟用過 70D + 17-50 F2.8 手持夜景或室內弱光拍攝還是有點免強, 基本上都是要外加閃燈

除非ISO 開 1600 至 3200 能夠減少晃動的問題


70D 個人比較建議上 Canon 17-55 F2.8 才能發揮機身的性能, 弱光 或 夜景 對焦快 外加準焦

用過的人就會知道

小弟沒用過6D就不曉得
嘿嘿嘿.....

一修和尚 wrote:
24-70 光圈是 ...(恕刪)


景淺的話用景深計算器算起來,24-105 F4+FF全焦段會比APS-C+17-55 F2.8來的更淺,

(這是我當初考量上FF很重要的一點,因為可以全取代)

另外要注意的一點,室內APS-C就算有F2.8,但也只有2.8能用,(夠大,但是相對景太淺)

因為一縮光圈ISO勢必拉高到1600甚至3200,那個顆粒會非常明顯,

相較FF可以縮到F8 ISO拉到12800(感覺還比APS-C的1600來的好)甚至25600,

近物拍攝OR食物彈性也差很多。

daniel.70170 wrote:
我是覺得你預算都有7...(恕刪)


謝謝您的建議!! 小弟不是非常在意淺景深的美感,只想旅途中手持拍攝無憂。也考慮過6D,但全副鏡頭貴些,24-105 F4可以滿足夜景和室內弱光的拍攝嗎?還是要依賴6d的高ISO表現?望遠焦段和18-135比差一半,感覺有些短(28-300太重,不考慮,胖白也有些重了)。6D對焦系統不如70D,且無內置閃燈和翻轉屏。也考慮過D610,局促的對焦點,因D600掉渣門失去信心,另外泥坑全副鏡頭要貴些,所以也放棄了。

一修和尚 wrote:
24-70 光圈是 ...(恕刪)


謝謝您的分享和建議!看來 Sigma 17-50 夜攝很勉強了。17-55 暫時不考慮,有些貴重了,焦段有限制。
bloomyears wrote:
謝謝您的建議!! 小...(恕刪)


也不是這樣講,大光圈是好,但不代表適合全部場景,

以前我拿60D配17-55也會覺得APS-C室內應該還挺得住,

實際上可以,但是光圈必須全開,而且真的暗也是要拉到1600甚至3200,

但是景會變很淺...

FF的話至少還可以縮個光圈到F4甚至F8去控制景深,

6D+40mm餅乾> F4 ISO5000


如果APS-C要ISO開到5000那個顆粒真的會讓人滿無力的...

另外您提到18-135跟24-105的焦距問題,

18-135區域又更大沒錯,但是廣角(18*1.6後將近29不夠廣),

24-105同等APS-C的15-85,

但是15-85以前使用經驗它的邊角色差CA很明顯,

如果單鏡的話等效24-105跟28.8-216相比,24-105會比較好用,

順帶一題,距離的差距FF可以用裁切來彌補

以前我也會覺得APS-C帳面上鏡頭搭配應付普通場景應該不會差FF太多,

但換了FF快半個月,我必須說還是有那個鴻溝無法跨越...

另外攜帶性,FF+餅乾鏡真的比我以前APS-C搭的鏡頭都來的輕便,

(我知道APS-C也能搭餅乾,但是40*1.6的焦段會變很難用= =")

現在反而更常帶相機出門,我覺得這是最值得的。

PS:3月底前FF有送40F2.8,這顆真的必敗!

daniel.70170 wrote:
景淺的話用景深計算器...(恕刪)


大大的意思是用 6D + 24-105 F4 在旅途中手持拍攝,(排除望遠焦段的需求)可以適應白天和夜景,得到滿意的畫質了? 感覺這樣,想要得到滿意的畫質,殘幅的手持夜景拍攝除了用大光圈來降低ISO,提升快門速度以外,基本無解了?不知道70D的可用ISO能夠達到多少,看評測還不到1000. 哪裡能夠有測光計算器,這樣可以計算一下全/殘幅在ISO1600,不同光圈下,大約的快門值。這樣小弟可以粗略估計下手持拍攝的可能。請指教。
bloomyears wrote:
大大的意思是用 6D...(恕刪)


如果沒記錯,曝光值不會因為片幅大小差異而有所不同,
(有人說說曝光值FF會稍暗0.3EV左右,不過差異不算太大)

高ISO比較的話請看這個
http://www.dpreview.com/reviews/panasonicdmcgx1/19

我選了6D跟700D(與70D算同期APS-C)跟上一世代的60D

但是這邊只比較容易看出色差雜訊,

APS-C在高ISO散景或灰黑帶會有很明顯的顆粒雜訊。




沒攝影需求就選6D組合
也剛好一鏡打天下
不用再想鏡頭的問題..

f2.8和f4.0差一級
這部分的觀念,可能要再加強一點..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