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Canon 6D + 2470 f4 L 波西米亞與奧地利 冬遊





自結婚之後,恰逢工作轉換跑道時節,所以很乖的沒有去長程( 蜜月)旅行,只有在附近走走。

雖然這兩年也利用假期到了不少地方,香港、日本去很多次,也跑到關島去浮潛,但是女王大人一句話:「沒到歐洲的旅行,一概不算蜜月」,馬上把我打趴。

「歐洲當然是要看春、夏百花盛開再加上豐富自然與人文景觀阿」,父親大人如是說。

我很想上阿爾卑斯山,看看瑞士山城的風光,另外還有體會巴伐利亞的寶馬狂飆,因此德、瑞的阿爾卑斯山行程自然是首選(相關行程大多是由法蘭克福進出,根據調查精品店頗多,老婆大人很滿意)。

只可惜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們的夏日假期一直兜不攏(我只能七月初,但是他偏偏不能七月初),所以把心一橫,來賞雪吧!

「冬天上阿爾卑斯山,你們瘋了嗎?」每一個人聽到後都這麼說,但是就當是去滑雪吧。所以我們調查好行程,德瑞十三日,乖乖繳了團費訂金,就等半年後出發。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一切當然不會這麼美好,不然就是標題不實了。一轉眼就到了出團前的一個月。我們的業務打電話給女王大人:「跟妳說一個不好的消息喔,.....只有六個人報名,可能出不成團喔」

還好還好,除了我們之外,原來還有四個瘋子

可是如果沒去成,我想今年我的耳根又不清淨了,說什麼都要去阿。不然,換一個沒那麼瘋的吧。

我們查了一下,同樣的出發時間,漫步布拉格的街道,探訪文化之都,再加上維也納和薩爾茲堡,整個人都文青起來了。而且......布拉格與維也納也是精品的重鎮阿,馬上轉團。

所以這次就從自然轉人文了。

看了z大的關西賞楓行程,人文才是重點阿。
Canon 6D+24105日本關西賞楓行小心得~!

再美的景色,一定都有大師比我詮釋得更貼切。可是人卻是獨一無二,若人再配上景色,則是專屬於我的。所以出發前一再提醒自己,人文、人文、人文。

本來使用的是400D,之前去日本賞櫻時竟然出現當機,後來糊裡糊塗又好了,可是仍提心吊膽,深怕再次當機,畢竟就年齡來講算是老機了(不過我本身的拍照里程還很菜),所以趁此機會換新機也算合理吧。

內心一直很想上全幅,較大的感光元件與較高的可用iso,再加上以前帶一機二鏡再加閃燈,行頭又大又重,一直想換鏡頭、加閃燈,我總覺得沒辦法好好享受旅行的氛圍,畢竟享受才是旅行的目的,拍照則是讓享受的瞬間凝結。若是為了拍照而拍照,風景只侷限在觀景窗內,觀景窗外的東西是沒有辦法體會的。在看到感動的一剎那拿起相機,留住此時此刻,其它時間則盡情地玩吧,如此才是我認為最恰當地拍照方式。

所以打定主意一機一鏡到底,一切輕便為主。以輕便為前提,撇除包袱因素與荷包先決的話,S家的α7當然是絕佳選擇。可是看到官方規格的電池續航力不由得擔心起來,雖然是在平地,但仍有下雪阿,低溫必定會讓電池續航力再打個折。如此一來似乎沒什麼好考慮的,就上6D吧,與5D3比雖然對焦能力較弱,可是體積較小較輕,暗部對焦也比較強,更重要的是直接支援wifi連結(旅程中分享照片超好用),設定上根本就是絕佳的全幅旅遊機。若是考量機身能力與價差,6D,就決定是你了。


參考吉姆林大的文章
輕量級全幅單眼‧Canon EOS 6D

既然一機一鏡,一定是要標準變焦鏡了。24-70 f4 L 與24-70 f2.8 LII ,若以重量考量再加上荷包先決,似乎也沒這麼難決定。犧牲一些畫值,換得輕量與微距與IS與女王大人的購物金(省下來的又可以買一個皮夾了),而且f4 的畫值看起來還贏24-70 f2.8 L一代鏡,少的進光量就靠可用高iso來補吧。

同樣也是吉姆林大的文章
微距變焦鏡 Canon EF 24-70mm f/4L IS USM + EOS 6D 日本實拍分享

若以MTF來看,似乎24-70 f4 L在f5.6之後會比較好(我很菜,不曉得我的解讀對不對),所以可以的話打算全程使用f5.6以上拍攝,快門下限定為1/30秒(我手殘,後來覺得更應該訂1/60秒)。

Canon EF 24-70mm f/4 USM L IS - Full Format Review / Test Report - Analysis

另外購買了BlackRapid Metro背帶(感覺比例上與6D+。24-70 f4 L 比較搭),實在是好物阿,它與其他版本比減壓背帶比較細,不過這樣的組合揹起來一點都不重,相機拿取方便,走路時雙手空空好輕鬆,脖子也不會痛了,揹了12天就跟沒揹一樣喔。

所有的照片是拍攝sRaw進 Aperture 編修轉檔輸出
Flickr圖床


出發吧。

既然人文是重點,照片要人文,正妹屬於人文,故得證:照片要正妹。這日本妹真的超級正,就是在人群中一眼就會先看到她。可惜沒機會拍到正面,給大家想像空間嚕。


約下午五點搭乘新加坡航空飛往德國慕尼黑,過境新加坡,到新加坡已經晚上10點了。候機室等轉機的旅客倒的倒、躺的躺。樟宜機場設備真好,不愧是國際評比第一的機場。


凌晨到了慕尼黑後,旋即搭上遊覽車前往捷克,路上天色漸露魚肚白,微光照映下,透過車窗只見蒼茫一片,從小到大還沒看過這樣的雪景。


觀察小朋友也是我的興趣阿(絕對不是蘿莉控、正太控......),只是人文是重點,照片要人文,小朋友屬於人文,故得證:照片要小朋友......還有更多小朋友。歐洲的小朋友大多都穿著顏色鮮艷、花樣繽紛的雪衣,每個都超像百貨公司廣告DM的小孩呢(反正超可愛就對了! 後面還有很多喔)。這張照片老奶奶也很搶鏡。


第一天晚上住在庫侖洛夫,這是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趣小鎮,趁此機會趕快熟悉新武器。天氣不是很好,可是銀色世界也很有趣。依照前輩提醒,拍雪景時因為相機會誤判環境太亮,而降低曝光,所以光圈要增加,我覺得大概要加2/3級看起來比較不會灰蒙蒙的。






嘗試一下框景(框好像太大了)


這裡的小店也很有特色,店外常常會擺不同的裝置藝術,例如兩隻手指的這個就是賣刺蝟鉛筆的店。




歐洲的雕像真的很多,走到哪裡都可以看見很有趣的雕像,像是這個小女孩(連雕像都要拍小女孩)動作很逗趣,很想跟她對手指(ET phone home!!)。


到處都是古趣小徑






捷克這裡有種點心,把麵團捲在鐵棒上用火烘烤,然後撒上糖霜和肉桂粉,熱熱吃超幸福的。領隊說這種點心在捷克很常見,各地口味略有不同,可以都試試看。


美帝文化入侵!!


玩雪的照片不能免俗一定要來一張,用比較慢的快門想要雪花的飄動感。


拍食物則是測試微距的大好機會,拍拍牛排的橫斷面,嘖嘖,噴溢的肉汁,軟嫩的肉帶粉紅色,刀輕輕一劃便分開了,灑一點鹽岩,咀嚼時牛排的芳香在口中環繞,幾乎感覺不到肉的粗纖維,CP值超高的,換算一下大概台幣四百內,我覺得好吃程度不輸茹思葵。不過這顆鏡頭拍微距時的對焦距離我還不熟,要在椅子上前後移動來調整一下。


這看起來像甜甜圈的東西不知道是什麼。


捷克信奉天主教,每一座城市一定有教堂,各座教堂特色不同,但不知為何大多挺陰暗的,在裡面剛好測試6D高iso能力。以前400D時iso 1600我就覺得雜訊有點多了,這張iso3200還很乾淨,全幅機真的強阿。


因為從前民眾大多不識字,為了傳教,所以天主教把許多聖經事跡做成彩繪玻璃,外頭陽光照進來,除了藝術價值外,亦增加了莊嚴肅穆的氣氛。照彩繪玻璃時因為玻璃亮,環境暗。若想要以玻璃為主,又保留一些教堂內的氣氛,以中央重點平均測光較容易一次OK。


此行中,各地都有許多鴿子,以臺灣人的習慣總是喜歡餵小動物,所以我們後來吃早餐時都會偷偷藏一點麵包,在旅程中餵牠們。






在捷克的溫泉區有賣這種溫泉餅,每一片都比臉還大,吃起來就像很甜的法蘭酥,還有很多種不同口味。後來在超市有看到密封包裝的。



起先不懂為什麼溫泉餅要做這麼甜,搭配他們的溫泉我就理解了。捷克的溫泉是拿來喝的,不是拿來泡的,據說有整腸健胃的效果。喝溫泉免費,可以用自己的杯子裝,也可以買溫泉杯,或是免洗杯(因為溫泉含很多礦物質,怕會有垢留在自己的杯子上,所以大多使用免洗杯,要價5克朗)。


但是溫泉有夠鹹!!!!還有很濃的鐵鏽味,喝完表情就變這樣。難怪溫泉餅要做甜的。而且這種怪味道當然可以整腸健胃啦!(我想應該是拉肚子吧)


溫泉宮窗外景色不錯,再來練習一次框景,感覺好多了。


這裡的雪已經下得很厚,躺在上面是女王大人的夢想。


今天住的旅館後方就是悠鬱的森林,感覺不錯。




淺景深照來一張人物特寫。立體感很棒。


這天是除夕,領隊很貼心地幫大家準備紅包,就讓她猶抱琵琶半遮面吧




隔天前往卡羅維瓦立,是鼎鼎有名的Grandhotel PUPP所在地,也就是「007皇家夜總會」中的賭場......的外景


可惜大門前正在進行工程


這部車一定要放進去,因為這是我們旅程中最乾淨的一部車,其他的車都非常髒,大概是雨雪交融造成的吧。




下午抵達布拉格,也是此行的重點。根據領隊說,因為捷克人民族性的關係,只要有人入侵,往往不加抵抗便開城投降,因此城市建築大多保持得很完整,所以在布拉格舊城區就成為文青的首選。

在飯店附近便是很著名的表演廳,在「交響情人夢」中有出現過喔。
夜景


日景


從飯店徒步約10分鐘多一些,便是布拉格廣場。黃昏時遊客仍絡繹不絕。




到了晚上華燈初上,昏黃的燈光帶來一絲溫暖,而後方的教堂尖塔則打上白光,映照在石牆上,很有迪士尼樂園城堡的奇幻感受。



有名的天文鐘則屹立在廣場的另一個角落


舊城街道上的火藥塔夜景


聖維特大教堂也是本地旅遊重點。它的建築若由高空俯視呈現十字。壯闊的不可思議。


我們本來預計十點要進去,但是聽說臨時有一場彌撒,所以延遲到12點才進去,所以就先在外面皇宮區晃晃。

快遲到了!!!快步前往教堂的修士。



由小丘上的皇宮區俯瞰布拉格




到著名的「黃金小巷」,本來是工匠聚集之地,現在很多工藝小店。






小巷中的小販,買東西不肯再打折,所以怒拍一張XD,嘗試拍得像國家地理雜誌的人物特寫。


小巷尾的雕塑作品,看銅像的顏色就知道觀光客有多下流......



另一團自拍中的情侶,第一次看到的自拍神器(還是我孤陋寡聞??)


在等待中隨拍






時間到了,大門預備敞開


今天陽光很好,透過教堂的窗戶,展現莊嚴肅穆的氣氛




想拍出「聖光」的感覺,讓光線出現煙霧狀,所以+1 EV,效果很好,我覺得超像CG的。


畫面中感覺人很少,其實裡面人山人海,因為身高不夠,和眾多歪國人(其實自己才是歪國人)比,根本是小個子。所以有些照片索性學攝影記者舉高盲拍,換不同角度就有不同的感受。




慢快門剛好讓移動的人群有流動感。照片下半部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上半部的祥和,形成有趣的對比


出來後用廣角端直拍,拉長教堂,增加氣勢。


離開舊皇宮區,也差不多到吃午餐的時間了,途中在伏爾他瓦河畔隨拍。






鼎鼎有名的「跳舞的房子」,幾乎已經變成布拉格的新地標。




李雲迪,同行團員說乍看之下很像吳宗憲......


因為歐盟關係,所以人民可以隨意在歐盟國家中遷移,所以在觀光客多的地區行乞者也很多,領隊說現在已經集團化了。單打獨鬥外,帶一隻狗的也很多。





本來就要買Rimowa,剛好同行的團員也要買,布拉格這家店貨色非常全,官網上的型號幾乎都有。我們一行6人買了6個,還拉了店員一起合照。領隊說歐洲店員臉都很臭,幸好我們此行遇到的人都不錯。而且這裡可以幫忙把新買的行李箱直接送到飯店,超方便的。


回飯店很假掰的想練習看看廣告目錄風格,想要表現出「走,出發吧!!」的感覺。單獨擺行李箱太單調了,加了靴子畫面就平衡很多,也切中主題。


天文鐘絕對是布拉格廣場的重點,鐘塔上可以俯瞰整個廣場。這張是把相機拉到腳踝邊由下往上盲拍,我很喜歡這種效果,女王大人也很喜歡(廣角端直拍的好處,比例會拉長阿)。



天文鐘上每逢整點都會有小喇巴手吹奏,這就是喇叭手的真面目,我覺得還滿帥的。


俯瞰布拉格廣場


路邊常會有一群拿傘的人,就算是晴天也是如此。其實他們是當地的私家旅遊導覽人員,可以參加他們的行程。但我想生意的好壞一定不同......




乘船遊伏爾他瓦河,從船上拍著名的查禮士橋。


船長大概這段河道開太熟了,腳都翹起來了!


嘗試拍追焦,可是好難喔,還要多練習。


巫婆在捷克會帶來好運,而且這些小販賣的巫婆有聲音感應,只要一拍手就會奸笑。旁邊小朋友頓時不知所措。


晨拍查理士橋,這時天還沒亮呢,不過總感覺有點平淡。


還是拍女王大人好了,人文人文。


看橋上鴿子與雕像的互動則有趣得多,感覺他們正在交談呢,讓我想到有個「燕子與王子雕像」的童話。


由河邊拍查理士橋氣勢好多了,再配上聖維特大教堂當背景,很好很好,但仍少了些什麼.......


人文!要加人文!
這應該是咖啡廣告吧。



布拉格隨拍



































布拉格真是很有趣的城市,不過也該動身前往維也納。
途中經過一個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的小鎮「帖契」,鎮中每一間房子都不一樣,尤其是「鎮長的家」別具特色。



很灑狗血的一定要拍一下鎮長的家。


這裡真的是冷到要罵髒話。湖都結冰了。從小一直很想在冰面上走,可是又不知道冰結得厚不厚實。結果看到早就有人在湖面上走了,當然趕快走上去來一張。(我是已經先踩上去確認安全才讓女王踩的喔)


小朋友好像都不怕冷......


中午就在鎮上吃飯,飯菜普普通通,可是這個一定要照一下!!


下午到了維也納。

維也納有著名的百水公寓,是由藝術家百水設計的社會住宅。用色大膽,風格特殊。不過裡面是有住人的,不好意思打擾嚕。


我最愛的角度也要來一張。


路邊小朋友怎容錯過!!


剛好有幼稚園來這邊校外教學,碰到此行中最正的「蘿莉」,還好前幾天有練習追焦。他們的打扮真的很有型。


在維也納大多走馬看花,感覺太現代化了,尤其先去布拉格舊城區再來這裡,令人有點失望。本來以為音樂之都應該路邊隨便都有人在拉小提琴,拐個彎有人在清唱「唐.喬凡尼」的。只有雄布朗宮與史蒂芬大教堂附近才比較有味道。















既然到了精品街,自然女王大人有戰利品,回飯店後我的DM精神又來了,趕快練習拍精品。


還算可以




隔天離開了維也納,前往莫札特的故鄉:薩爾茲堡,也是「真善美」的拍攝地。


運氣很好,接下來的幾天天空作美,陽光普照。陽光真是攝影者的好朋友,有了陽光,普通景色都有了生命。


「真善美」的場景,可惜現在在養護,不能進去演一下。


不用濾光鏡,縮個光圈就能有這樣的藍天。


薩爾茲堡街頭隨拍





















名指揮家卡拉揚的故居。


據說當初二戰時德軍入侵,希特勒就站在這個窗戶後發表演說。


不愧是莫札特的故鄉,連小朋友都有音樂氣息。


街頭藝人也......


莫札特的雕像,廣角端的趣味。女王大人說:看起來好像漫畫中,勇者要跟高高在上的大魔王挑戰的分鏡

我想這是不自量力吧......


接近黃昏的陽光配上雲彩,縮光圈讓教堂頂部只剩剪影,自以為還滿有味道的。


太陽下山,想拍一些有奇幻風格的照片,但感覺好陰森阿。








夜拍薩爾茲堡舊城區,挑戰不架腳架。全幅真的很強,但是高iso顆粒感還是太重了。輕便旅行果然要有所犧牲。




離開薩爾茲堡後前往此行最後一個景點:奧地利的哈施塔特湖區。這裡是我覺得最值得去的地方,太漂亮了!


湖邊的房子也古色古香








拍起來立體感很棒,真的很美










偷拍一下同行的新婚夫妻。我很喜歡偷拍這一類生活中的互動,這才是最自然的,心裡會很感動。


「讓我代替月亮來懲罰你吧!!」,感謝女王大人和同行團員回應我的古怪要求,可是映著光線仰拍很好玩阿......


偷拍湖邊小跑步的女孩,可是被發現了......

附帶一提,她爸媽原來就在前面不遠,她還跟爸媽告狀XD。

晚上住宿另外一座湖旁的景觀飯店,房間看出去湖光山色!






湖邊還有「施華洛世奇」,試拍一下,羽毛也一清二楚呢


山湖景色雖美,有時仍顯平淡,來隻不速之客,畫面感覺更有趣。


太陽剛下山,天色配上山的剪影及湖面倒影,真美。


然後....就經新加坡回台北了




兩隻腳辛苦了!




全幅機真的感覺可以得到更多的細節,也許是錯覺,感覺好像變得比較會拍耶(真是太自我感覺良好了)。

不過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全部弄清楚,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讓我好好發揮這組合的能力阿。(意思是又想出去玩了。但開始在想2470 f2.8 LII 會不會更好用呢XD)
2014-03-18 11:30 發佈
很有心機, 也很有心的貼子.
影得很美, 環境也美.
拍得真好啊!但....


千萬別讓我家女王看到,千萬別讓我加女王看到,千萬別讓我家女王看到。
拍得好棒啊! 還有上班時看這個實在太痛苦了~
kpsboy wrote:
自結婚之後,恰逢工作...(恕刪)
很棒的旅遊分享!!請問樓主是什麼時候去的?小弟3/31要去蜜月,行程則是跟樓主一樣,請問衣服如何攜帶.....謝謝
kpsboy wrote:
自結婚之後,恰逢工作...(恕刪)
這很難建議耶,因為我們是過年的時候去的

我想三月底四月初溫度應該已經高了不少

大陸型氣候比較乾燥,所以我們去的時候溫度大約在3℃ ~ -5℃

只是穿一般衣服再加一件可防風的大外套而已

身體感受大概跟臺灣10℃差不多,給您當參考


被毒到了,想從考慮買xt1改到6D_24-70
拍的寫的超棒的只好按下收藏了~~~
s0902 wrote:
被毒到了,想從考慮買...(恕刪)
~抓住感動的瞬間,按下心中的快門~Nikon~
默默的要說,不是台灣人愛喂小動物,是那邊的麵包實在太難吃,
而且冬天覓食不易,愛護動物~所以⋯⋯呵呵
話說4/3-4/7要去日本北海道,請問你家女王大人有沒有興趣?
那邊的Prada沒有比較便宜,別擔心!!
拍得真好,先推一個!!

另外小弟也在考慮24-70mm F4,從您提供的photozone來看,
有提到縮光圈會移焦,特別是在70mm端近拍時,

想請問您在使用此鏡時有遇到這樣的困擾嗎?



http://www.flickr.com/photos/jynu_/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