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們說說各位5D3各項風格設定的參數吧?例如人像風格
由於不喜歡後製也不善後製,因此拍風景必選風景-7.2.2.0;拍人像選肖像-7.2.2.0;美食,水果,動物選逼真-7.2.2.0
自400D,40D,5DII,5D3拍了20多萬張照片,一律只拍RAW檔,偶爾視需要在DPP小調一下,只是數量極少極少.
拍照就是要越簡單越好,搞了一堆後製,豈不找自己麻煩?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魯獅 wrote:
Canon機身必得設...(恕刪)
魯師大說的有理
最近我也開始反璞歸真
越來越不修圖了
"盡量"在拍攝的當下就準確的測光.水平和使用內建的風格檔來拍攝
雖然修圖過後照片更好看了
但卻發現沒修過根本不能看
老是覺得反正回家可以拉一拉 補救就好
可能因為這樣所以才覺得都沒進步
一直到前一陣子,不知道在哪裡看到的文章
文章裡最後說了一句"到底是在學攝影還是學修圖"
才突然頓悟了
當然他的意思並不是不要修圖
就像
攝影師其實跟廚師是一樣的
最後的修圖就像是擺盤能讓你的作品更加分的效果
而一開始的認識食材.調味.和烹飪的方式就像是拍攝的知識.原理.技巧般的重要
所以這一切都跟樓主的發問都沒關係....只是突然有感而發

但其實還是有關連的啦~
因為這功能我們都有,但卻不仔細的去認識,反正回家再調不就好了,所以永遠都不用明白風格的設定
很抱歉,我也不曾去熟悉過他,反正我拍風景就切換到風景風格
其餘都是標準,也都沒去調整過參數
抱歉

Justin999 wrote:
都是在電腦進DPP才調 在機身上調整沒甚麼意義
影像的前製和後製,跟每個人的性格有關,有人把拍照當成是一種藝術,必得把每張照片處理得漂漂亮亮的,當然這得很有耐性,也要有藝術修為,像我以前是個種田的莊稼漢,後來是拿螺絲起子的家電工和電信工,只會把工作做好而已,要我加入甚麼藝術美感?實在不會也沒那個美國時間,一個拍照工,經常得把當天拍的照片,回家後把檔名改為人家看得懂的主題名稱,轉換成jpg副檔後,立刻FTP給人家了,經常當天一拍就是數把張照片,要在幾個小時內更改檔名並上傳給人家,哪有時間後製呢?因此設相片風格的前置作業就不得不為了.
還曾經碰過幾位編輯,都會提醒我不能修片,說是怕公司的美編會丟了飯碗,照片儘量別修,讓美編有些工作做,因此連CMOS的塵點我也是一律當作沒看到.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