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發揮鏡頭的解像力 - 反光鏡預升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誤解鏡頭解像力的好壞,尤其是低階 / 中階的鏡頭,甚至像EF 24-105/4 L IS這種KIT鏡,往往容易有偏見。

影響影像畫質的因素,主要在於焦點及震動,焦點有沒有準會影響成像,我想這點大家都很清楚。

而隨著相機畫素的增加,100%檢視照片,一張照片有沒有手震很容易看得出來,在沒有腳架的情況下,一張高ISO有噪點的照片,強過一張沒噪點,但是震動的照片。

如果拍攝環境允許,可以架腳架,再配合反光鏡預升,使用較佳的光圈,使用低ISO,焦點有對準的話,即使不是非常昂貴的鏡頭,也可以拍出細節豐富的照片。

中華民國駐阿根廷代表處,於2013年12月8日,在阿根廷布宜諾斯愛麗斯大教堂(Catedral Metropolitana de Buenos Aires)舉辦了"台灣音樂會" (Concierto de Taiwan)。

感謝代表處新聞組的邀請,協助拍攝音樂會。

由於會場已經有多位攝影師在媒體區拍攝,為了不影響代表處請來的攝影師及媒體記者的拍攝,因此我決定不卡位,以"交代場景"的方式來表現,遠離媒體區來記錄這個活動,並將"布宜諾斯愛麗斯大教堂"的建築介紹給國人。

這次的活動把台灣的美 / 文化及音樂呈現給阿根廷人,但是住在阿根廷近30年的我,也有義務將阿根廷布宜諾斯愛麗斯大教堂的美拍攝出來呈獻給國人。

這次用兩種方式拍攝:
1. 使用腳架:由於場地的關係,不方便到處移動腳架,因此上腳架的照片幾乎都在同一位置拍攝,ISO 100, AV., 反光鏡預升。

2. 手持拍攝: ISO 3200, AV.

使用器材:
Canon EOS 5D Mark II
EF 17-40/4 L
EF 24-105/4 L IS
EF 40/2.8 STM

拍攝完在電腦檢視,發現低ISO用腳架 + 反光鏡預升的照片,畫質比高ISO手持拍攝好太多了,感覺起來幾乎是兩支不同鏡頭拍攝的照片。

照片排列以拍攝先後次序排列,照片保存EXIF資訊,各位可以比較反光鏡預升及手持拍攝的影像差異:


1600大圖請看: http://i10.photobucket.com/albums/a149/Chaco293/Blog/06-2013/2013-12/131208_Concierto_5D2/1600/131208_IMG_1874.jpg~original



1600大圖請看: http://i10.photobucket.com/albums/a149/Chaco293/Blog/06-2013/2013-12/131208_Concierto_5D2/1600/131208_IMG_1877.jpg~original


1600大圖請看: http://i10.photobucket.com/albums/a149/Chaco293/Blog/06-2013/2013-12/131208_Concierto_5D2/1600/131208_IMG_1880.jpg~original


1600大圖請看: http://i10.photobucket.com/albums/a149/Chaco293/Blog/06-2013/2013-12/131208_Concierto_5D2/1600/131208_IMG_1893.jpg~original


1600大圖請看: http://i10.photobucket.com/albums/a149/Chaco293/Blog/06-2013/2013-12/131208_Concierto_5D2/1600/131208_IMG_1898.jpg~original


1600大圖請看: http://i10.photobucket.com/albums/a149/Chaco293/Blog/06-2013/2013-12/131208_Concierto_5D2/1600/131208_IMG_1900.jpg~original


1600大圖請看: http://i10.photobucket.com/albums/a149/Chaco293/Blog/06-2013/2013-12/131208_Concierto_5D2/1600/131208_IMG_1902.jpg~original


1600大圖請看: http://i10.photobucket.com/albums/a149/Chaco293/Blog/06-2013/2013-12/131208_Concierto_5D2/1600/131208_IMG_1905.jpg~original


1600大圖請看: http://i10.photobucket.com/albums/a149/Chaco293/Blog/06-2013/2013-12/131208_Concierto_5D2/1600/131208_IMG_1920.jpg~original


1600大圖請看: http://i10.photobucket.com/albums/a149/Chaco293/Blog/06-2013/2013-12/131208_Concierto_5D2/1600/131208_IMG_1930.jpg~original
2013-12-12 12:19 發佈

1600大圖請看: http://i10.photobucket.com/albums/a149/Chaco293/Blog/06-2013/2013-12/131208_Concierto_5D2/1600/131208_IMG_1993.jpg~original


1600大圖請看: http://i10.photobucket.com/albums/a149/Chaco293/Blog/06-2013/2013-12/131208_Concierto_5D2/1600/131208_IMG_1995.jpg~original


1600大圖請看: http://i10.photobucket.com/albums/a149/Chaco293/Blog/06-2013/2013-12/131208_Concierto_5D2/1600/131208_IMG_2004.jpg~original


1600大圖請看: http://i10.photobucket.com/albums/a149/Chaco293/Blog/06-2013/2013-12/131208_Concierto_5D2/1600/131208_IMG_2008.jpg~original


1600大圖請看: http://i10.photobucket.com/albums/a149/Chaco293/Blog/06-2013/2013-12/131208_Concierto_5D2/1600/131208_IMG_2014.jpg~original


1600大圖請看: http://i10.photobucket.com/albums/a149/Chaco293/Blog/06-2013/2013-12/131208_Concierto_5D2/1600/131208_IMG_2015.jpg~original

以下文字說明,摘自"中央通訊社"消息:

教宗感謝台贊助修繕阿根廷教堂

(中央社台北9日電)阿根廷國家大教堂是現任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曾服事的教堂,中華民國政府贊助主祭壇飾屏與拱頂的修繕工程,煥然一新,主理神父魯索說,教宗請他向台灣轉達誠摯謝意。

中華民國駐阿根廷代表處及阿根廷國家大教堂8日(當地時間)盛大舉辦台灣音樂會,由駐阿根廷代表李世明與阿根廷國家大教堂主理神父魯索(Alejandro Russo),共同揭開由中華民國政府贊助教堂主祭壇飾屏與拱頂的紀念牌後,揭開序幕。

魯索致詞,感謝中華民國政府協助飾屏及拱頂修繕工程,教宗並請魯索對台灣轉達謝意,教宗同時肯定並欣慰舉辦這項音樂會,促成台、阿音樂文化交流,希望提供音樂會錄影實況留念,期許透過音樂與上帝連結,更藉由這神聖連結,讓人類更加彼此相愛、包容。

李世明表示,因這項整建工程是教宗方濟各(PopeFrancis)極為關心的,在工程即將完工之際,且鑒於台灣僑社長年於僑居地奮鬥打拼、安居樂業,經常無私無求的奉獻與協助,很榮幸的於別具意義的聖母聖靈受孕日受邀舉辦這場台灣音樂會。

阿根廷國家大教堂是現任教宗方濟各就任前服事的教堂,也是阿根廷最重要的教堂,活動深具意義,除廣泛受到阿根廷媒體矚目,迄今刊登多達20餘篇的相關報導外,受到海內外人士慷慨贊助、共襄盛舉。

現場超過800位聽眾沐浴在台灣民俗歌謠的樂聲中,包括台灣知名編曲家冉天豪及李思嫻分享台灣民謠曲目、音樂會主殿堂兩側懸掛由藝術家陳羅克書法與繪畫作品所製的矚目舞台掛帘、僑界熱心且慈悲的「藍天白雲志工隊」先進協助維持現場秩序。1021209


阿根廷 / 中南美深度攝影: www.leandrocheng.com
照片真棒,很有空間感

反光鏡預升+腳架+快門線,確實是一個終極的穩定拍攝方法
但也要快門速度慢,才能明顯看出反光鏡造成晃動的影響
例如10秒、30秒、B快門之類的
(若1/60@17mm,應該沒辦法感受到差異)

現今鏡頭發展,無非是希望大家能儘量以手持方式,也能拍出銳利影像
所以才有了防手震系統與純淨高ISO影像發展
無反微單,似乎也是一解決之道

一些想法
歐耶~ 又是神人來貼圖了


每次看您的照片真的是相當的享受呢

說的好, 圖片也漂亮..

很多人都只看最好的..

其實 17-40 & 24-105 真的很划算..

在台灣二手行情則賤價到比 APS-C 鏡還便宜!

會用的..這兩支平價L就很好了.

不會用, 拿24-70也是糊一堆!!
http://www.flickr.com/photos/guess_tsai/
我就是那種低速快門(1/40秒以下),一律反光鏡預升+腳架+快門線拍照的.

即使更高快門,還是以反光鏡預升+腳架+快門線拍照為主,除非拍活動,才不作反光鏡預升的動作.

當過低快門或使用長鏡(70-300mm或400mm)時,手連碰腳架都不行,雖然用手扶著腳架會安全些,但呼吸會產生震動連動手臂到機身上影響到照片的清析度.

不是上腳架+反光鏡預升+手按快門線就沒事,當第一次壓按快門時反光鏡預升後,不能馬上壓按第二次快門,需等數秒後反光鏡升起的餘震完全消失後,才能壓按第二次快門線的快門.

如果照片不放大,一般看不太出來震動引起的模糊,如手持拍攝打開鏡頭或機身防手震,但當放大照片時,尤其高畫素機種,就很明顯看到因震動引起的模糊問題,因此我從不使用鏡頭防手震,寧可麻煩一點上腳架;當手持時以拉高ISO來提高快門速度用以抵制反光鏡震動和手震問題.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Tony_0126 wrote:
照片真棒,很有空間感

反光鏡預升+腳架+快門線,確實是一個終極的穩定拍攝方法
但也要快門速度慢,才能明顯看出反光鏡造成晃動的影響
例如10秒、30秒、B快門之類的
(若1/60@17mm,應該沒辦法感受到差異)

現今鏡頭發展,無非是希望大家能儘量以手持方式,也能拍出銳利影像
所以才有了防手震系統與純淨高ISO影像發展
無反微單,似乎也是一解決之道

一些想法

謝謝您的意見。

以前我一直用快門線配合反光版預升使用,但是從今年開始,開始使用反光版預升 + 兩秒鐘自拍來拍攝,除了方便不用裝快門線之外,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減少快門線因風晃動時造成的震動。

缺點是比較無法控制快門時機。

當然手持拍攝照片是最方便的,這篇的目的只是在分享,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輕微的震動,而錯怪鏡頭的解析力。
阿根廷 / 中南美深度攝影: www.leandrocheng.com

Myalegon wrote:
歐耶~ 又是神人來貼圖了


每次看您的照片真的是相當的享受呢

我不是神人啦,只是愛拍照的業餘攝友而已。
阿根廷 / 中南美深度攝影: www.leandrocheng.com

guess wrote:
說的好, 圖片也漂亮..

很多人都只看最好的..

其實 17-40 & 24-105 真的很划算..

在台灣二手行情則賤價到比 APS-C 鏡還便宜!

會用的..這兩支平價L就很好了.

不會用, 拿24-70也是糊一堆!!

說真的,Canon這幾支小三元的性價比真蠻高的,合理的價位,又有一定程度的畫質。

當然常有現場光拍攝需求,或是淺景深的需要,這時候大光圈鏡頭,或是大三元的優點就出來了。

台灣攝影論壇蠻有意思的,一般說來都會推貴的高級鏡頭。
阿根廷 / 中南美深度攝影: www.leandrocheng.com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