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光圈鏡頭以實際日常物距來測焦的問題?

關於大光圈鏡頭以實際日常會拍試的距離來測焦的問題?

小弟大膽的假設一個方法,

麻煩前輩們幫我檢視一下,

這個方法的可行性,

或是有忽略的那些細節,

不夠完備下會造成偏差~





先前看到前輩說焦點的前後景深比

焦前3 焦後7

小弟在想~要如何使用機身的調焦

來使鏡頭的焦點落於焦前3 焦後7的位置

關於大光圈鏡頭以實際日常物距來測焦的問題?

關於大光圈鏡頭以實際日常物距來測焦的問題?

第一步
先假設一目標的一個點~

先故意把~景深區往前調(清楚的區域往鏡頭~靠近的這邊調)

讓景深區(清楚區域)的後端,來到設定的點

假設來到-10

第二步
接著故意把景深區往後調(清楚的區域往目標~遠離的那邊調)

讓景深區(清楚區域)的前段,來到設定的點

假設是+20

那-10~+20中間的刻度差有30

已就是景深區總深度是30刻度

把景深區分成10等份

也就是1等份有3刻度


再來~些著第二步

把剛剛~~往後調的景深區~~在往前調,

3等份也就9格

這樣鏡頭的焦點就落於焦前3焦後7的位置了

把景深區端前段往前調(焦前比是3)
2013-10-01 21:41 發佈
也許可以參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zE50jCUPhM
不過這是說使用DotTune AFMA自動調焦的方法,交由機子測準焦,
如果有興趣可以直接掛ML用AFMA模塊這方法大致就能快速調焦.
個人認為如先調為失焦,再用等分法好像會比較繁瑣一點.可能還是歸零測焦,感覺會比較快知道移焦.

swda119248 wrote:
也許可以參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zE50jCUPhM
不過這是說使用DotTune AFMA自動調焦的方法,交由機子測準焦,
如果有興趣可以直接掛ML用AFMA模塊這方法大致就能快速調焦.
個人認為如先調為失焦,再用等分法好像會比較繁瑣一點.可能還是歸零測焦,感覺會比較快知道移焦...(恕刪)


恩恩~

感謝~
狙擊手EX wrote:
關於大光圈鏡頭以實際...(恕刪)

基本上,測焦是不太會涵蓋景深,因為實際上景深並不是固定,會隨著物距 焦距 光圈等參數變化而變。

所謂3:7只是一個經驗,並不是一個精確數值。





在測焦時候,最難的是怎麼知道現在是準焦?

一種是拿具有微細節資訊的物品作為測試判斷,另一種就是拿具有週期性變化的條紋再合焦時候的MOIRE紋路變化作為判斷。





+20--0---20,這裡面並不是距離或尺度單位,實際上就像鏡頭調焦是調電阻是一樣。
在NIKON D3 D300開始加入調焦時候就有說明
ニコンD300【第6回】AF微調節の使い方

看不懂日文可以參考:【原创翻译】尼康D300 AF微调功能的使用方法
diffusionless wrote:
基本上,測焦是不太會涵蓋景深,因為實際上景深並不是固定,會隨著物距 焦距 光圈等參數變化而遍。

所謂3:7只是一個經驗,並不是一個精確數值。
..(恕刪)


D大好~

謝謝指出盲點

小弟在想我這個方法應該只適用於~

遠焦鏡或是大光圈這類容易形成淺景深的鏡頭

不然在實作時~~

景深涵蓋範圍大於機身能調焦的前後各20刻度

那就沒辦法了得知~

景深含蓋幾格機身調焦的刻度。

3Q D大



狙擊手EX wrote:
D大好~謝謝指出盲點...(恕刪)


調焦上面調整刻度是不考慮景深,所以<景深含蓋幾格機身調焦的刻度>是很奇怪。
就像前面NIKON教學,原廠本身就已經說了在近距離是無法作為測焦距離。
一般50mm通常建議測焦距離為5m。



景深觀念是源自模糊圓,她通常是定義一個觀賞距離狀況,模糊分界本身就是源自人眼分辨力。
像是一般近距離時候,人眼分辨力大約是0.1mm,也就是250dpi(25.4/250=0.1016mm),也是一般輸出由來。



也就是景深是源自人眼解析力限制產生,也就是實際上焦平面大都是一個像差最小位置,有個連續變化,低過人眼解析就會覺得模糊。
diffusionless wrote:
調焦上面調整刻度是不...(恕刪)


那機身調焦的調整...只能憑眼睛去前後調整到感覺準就好

並沒有一定的依據去判斷說~~該前進或~是退幾格是這樣?

小弟太天真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