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EF鏡頭用在APS-C機身上解象能力會有差別嗎

APS-C的CMOS比較小,但畫素可能和FF一樣高,這樣如果EF鏡頭用在APS-C機身上,會影響拍出來的畫質嗎?

2013-09-21 16:34 發佈
seer_far wrote:
APS-C的CMOS...(恕刪)


你用有L加持跟沒有L的EF鏡在APS-C上面使用
你就感覺差異了
就我的感覺,EF 鏡雖然可以在APS-C (EF-s) 上使用,但多少會有點卡卡的,或不順手的地方。舉例: 24-105 若用在 APS-C 焦段可能少了廣角, 16-35 L 也只是小廣角,失去了超廣的用途。畢竟EF鏡頭,還是設計給FF使用的,APS-C 的畫質跟FF比,還是有差(起碼我是感覺得出來)。畫質的好壞,鏡頭跟片幅,應該都有點關係。
單就鏡頭來說不討論FF畫質與APS-C的差別(就是'假設'FF畫質等於APS-C的話)

理論上..FF鏡頭在FF機身上周邊畫質會比用在APS-C上差



附上CANON(中國)的網站..台灣的CANON網站怎麼沒這些資料啊..

如果不排斥簡體字..可以看看
CANON(中國)
其實APS-C機身比全幅機身更需要也更適合使用全幅L鏡,用了L鏡效果比裝在FF更佳.

怎麼說呢?
因APS-C專用鏡普遍解像力不佳,而APS-C畫素都很高,更能詮釋解像力更佳的L鏡.

由於鏡頭的周邊通常有色散,變形,畫質鬆散...的問題,而APS-C的CMOS只取鏡頭中央大約40%的精華部份,剛好把鏡頭周邊的缺陷都給捨棄了.

因此,APS-C機身更應該配L鏡才是.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同樣時間,同一支鏡鏡:EF 17-40mm/F4L USM,同一光圈,三腳架拍攝,
比APS-C 及FF畫質是否有差異?
結果看來好像有差.大家可以做看看.



同樣時間,同一鏡頭EF 17-40mm/F4L USM,同焦距,同一光圈,三腳架拍攝.
相比心APS-C 與FF畫質是否有差???
看來似乎有差的.



Huang Tze Ken wrote:
同樣時間,同一鏡頭E...(恕刪)


一定有差,但是通常不會放到這麼大看圖的好壞~
因為如果局部就放大到這麼大,那可想而知,整張圖是很大的,已經比一台24吋電腦螢幕的面積都還大的多,通常沒有人會看圖片看到這麼大張的~
所以要在意圖片的畫質表現,除非是工作需求要大張圖片輸出的面積,否則應該以想像中最多大約一張A4紙張大小的面積去審視圖片畫質好壞也就夠了~
seer_far wrote:
APS-C的CMOS...(恕刪)

樓主:

給您一些光學觀念。

一般來說成像圈越大,其鏡頭解析是越難提高,也就是成像圈越大本身解析通常是比較差些。

所以一般日系135鏡頭的MTF用10$30 lp/mm,而等校倍率2X的M43鏡頭往往會用20$60 lp/mm,就是這樣來。




也就是隨然用一個大成像圈可以扣掉邊緣解析較差問題,但同樣為呵了可以設計較大成像圈,同時也會讓鏡頭解析設計會下降些。

這個也是為何鏡頭或相機發展史是從大片幅開始到小片幅。




只是一定會有疑問,既然越大片幅的鏡頭解析力是較差,那為何影像解析與細節還會比較好呢?





因為不同成像圈的鏡頭,在拍攝同樣畫面時候,越大片幅實際上是拿較長焦距鏡頭,獲得實際投影較大影像。


再來就是繞射像差問題,也就是越大片幅本身同時在繞攝像差關係,縮光圈衰退就會往越小光圈移動。
像過去大型相機就有Group f/64,F64光圈對於35mm系統來說是嚴重繞射光圈影響光圈。

而現在新鏡頭設計,再提高開放光圈素質的同時,也會同樣使得繞射光圈較早就發生。

像是LEICA R180 2.8 APO
可以看到F8反而MTF開始往下降。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