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C家們再對於選購鏡頭時,都會希望有防手振的功能,但價格卻是比沒防手振的高很多,現在已有其他廠家都推出防手振的機身,這樣子相對的在購買鏡頭時,費用就可以減低不少,機身防手振與鏡頭防手振,不知哪個效果比較優??最後你們認為Canon會出有防手振的機身嗎??
目前看來不會...不然IS 鏡頭誰來買? , 而且IS鏡頭大都比一般的鏡頭好用 ,賣貴一點也是有人買 , 所以不會做機身防手震吧!要做機身防震 ,那裝上IS 鏡頭的話 , 誰先做防手震運算? 所以要做機身防震 ,我看還有很久的時間可以慢慢弄!!
Gary wrote:相信各位C家們再對於...(恕刪) 理論上市不可能的全片幅再弄躋身防守陣的話接環不夠大就要換了聽說SONY就是因為這原因沒有用全片幅而用1.13X的片幅加上研發機身防手震擺明就是打自己一個耳光變成那些IS鏡都是出假的而且以家能的個性一定是先研發高階系列的然後在下放技術高階系列沒有並必要節省成本所以基本上要專門為低階系列研發也是不可能的他們的研發質量是有限的說所以我覺得是不可能的
每家對於防手震的做法都不同。就我來看~Canon 出內建防手震的機身,機率極低~。其實觀察其他品牌就知道,有出現過防手震鏡頭的廠牌,就沒有防手震機身,反之也是一樣。要機身鏡頭都有......我看只能拿 O 家 E-510 配上 Leica 14-50mm 配一配勉強能算例外....。
不太可能...之前在美國 ,SONY就用"機身沒有防手震"這點揶揄Nikon和Canon而Canon後來也有發表申明進行反擊內容我忘記了, 大意是為了要做到更好的防手震效果而不在機身上做(如有錯誤 煩請其他大大指正)如果之後又出現了防手震機身那應該又會被炮轟了...最後, 我蠻好奇的...IS要和防手震機身互補很難吧...假設真的做出來的話Canon沒有把兩邊的溝通程式寫到不會出錯(這東西出錯就爽大了)那應該就好玩了~希望Canon也能做一下善事把IS放在廉價鏡頭上面學學Nikon, 先搞個一兩顆試探市場的反應
我覺得應該回歸問題根本究竟是機身防手振有效?還是鏡頭防手振比較有效?如果是前者比較好或是兩者差不多那Canon,Nikon再怎麼推鏡頭防手振終會有被淘汰的一天因為消費者付出的成本實在高出機身防手振太多如果是後者應該還是會有不少消費者為了求得更高品質而接受付出較高的成本那麼鏡頭防手振這條路還是可以繼續走下去不過到底是哪個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