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請問】高ISO 表現 6D 贏 5D2,其關鍵因素是?

6D 的高ISO 表現比 5D2 好,這應該是公認的事實。

在下好奇的是,是何種因素造成6D 表現比較好?
是因為感光原件的進化? 還是因為處理器的進化呢?

會這樣問是因為如果是感光原件的進步,使的高ISO 畫質更好,那我會覺得很棒;如果只是因為處理器的進步,靠軟體來抹除雜訊的話,那這種進步對我而言意義不大,因為我用電腦CPU 配合除噪軟體總不可能輸相機的CPU。

重申問題,6D 高ISO表現比較好,
是因為感光原件的進化? 還是只因為處理器的進化呢? 抑或有其他原因呢?

Thank you for your earnest answer~
2013-01-29 13:18 發佈
taiwan168888 wrote:
6D 的高ISO 表...(恕刪)


也許您可以參考:http://forum.xitek.com/forum-viewthread-tid-978187-extra-page%3D1-ordertype-2-t-1358995923.html

裡面分析的很詳細,不過要花點時間看就是了 @@
感光元件約改善30~40%, 因為在6D的感光元件用上gapless micro lens, 可以增加收光效率
其他部分是處理器的改善

taiwan168888 wrote:
因為我用電腦CPU 配合除噪軟體總不可能輸相機的CPU


這句話有些疑問...
當然不是否定你,而是如果自己做比起相機做"有效率"且"更好",那相機廠商真不該賺那七八萬的錢了...
而實際自己做比相機廠商處理的好的,並不多..(要不就是搞工到不行)

高ISO表現好我認為同時具備兩條件,一則是實際噪訊少、二是抹的好(細節保留多),各家廠商應該都是往這方面邁進才對...
而現今相機的高ISO表現,老實說我覺得有到瓶頸的感覺...
感謝樓上的回答,
我會說高ISO 的發展有極限,畢竟你不能在微光的狀態下期待多好的效果,微光下細節不可能比光線充足還好,與其追求高ISO 微光表現,不如找最大光圈鏡頭 (景深淺,通用性也不高..),要不然就是練習打光了。


taiwan168888 wrote:
感謝樓上的回答,
我會說高ISO 的發展有極限,畢竟你不能在微光的狀態下期待多好的效果,微光下細節不可能比光線充足還好,與其追求高ISO 微光表現,不如找最大光圈鏡頭 (景深淺,通用性也不高..),要不然就是練習打光了。


你的觀念跟我一樣,我也覺得關鍵因素就是 6D 的機身比較會抹而已,
CMOS技術這幾年沒啥重大突破,各家強調的高ISO能力,都是在比誰抹得比較高明而已,
除了我自己的感覺以外,Kent大大在LDS也做過實驗證實這一點 (5D3 vs 5D2)。

現今相機技術,在微光下的暗部細節表現最好的我認為是 Leica ,
雖然 M9 的 CCD Sensor 在大概 ISO 1600 以上就幾乎是殘廢了,
可是M9 搭 noctilux,在低ISO時所展現出的暗部細節跟銳利度,
即使是木眼都可以看出差距的,暗部細節豐富時,不用拉高ISO,
更能還原現場氣氛,所以高ISO並不是絕對。

只是相對各相機大廠來說,提昇相機抹雜訊的技術遠比在光學上下功夫來得容易太多了
成本也會低許多,大多數使用者是不會計較那麼多的,高ISO一抹,縮圖可接受,就買單了。

有聽過一句話:"白天是蔡司的世界,夜晚才屬於徠卡",現在深深的覺得真的是這樣...
至於為啥 Leica 能做到,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查查。

taiwan168888 wrote:
我會說高ISO 的發展有極限,畢竟你不能在微光的狀態下期待多好的效果


同意..

但高ISO應該要追求更低的雜訊。簡單說就是高訊噪比。如何在微光下進行高ISO拍攝還能得到高訊噪比且低噪的影像,是我們所追求的。
這方面就是追求更高效率的感光(量子效率)以及處理上的溫度控制。不然為什麼天文用CCD會這麼貴且需要用上液態氮去冷卻的原因了。

高ISO應該會有極限存在,只是我認為這個極限有點來的太快了。
chrisbb wrote:
現今相機技術,在微光下的暗部細節表現最好的我認為是 Leica ,
雖然 M9 的 CCD Sensor 在大概 ISO 1600 以上就幾乎是殘廢了,
可是M9 搭 noctilux,在低ISO時所展現出的暗部細節跟銳利度,
即使是木眼都可以看出差距的,暗部細節豐富時,不用拉高ISO,
更能還原現場氣氛,所以高ISO並不是絕對。...(恕刪)

底片時代的萊卡很讚,換成數位感光元件後,
老實說我個人並不覺得萊卡在數位機身上的表現有多搶眼,
電子性能落後不說,感光元件表現也非同時期最頂級的~
萊卡M8,M9能賣那個價錢,
機身體積與老鏡使用者才是最大因素吧?(再加上品牌設計)

(同尺寸的)感光元件的低ISO表現,
我個人覺得Foveon X3要明顯令人驚艷的多~
最新一代的Foveon X3感光元件甚至幾乎要越級打怪了(apsc vs FF)~XD
只不過它超過ISO200以後的表現,
在負面的意義上也是很驚人就是了~
小弟學淺,敢説一句!
6D高iso贏的,是打從raw已經贏很多,樓主提到的sensor進步還是處理器的進步有差嗎?
人家raw已經贏了就是你後制再好也贏不回了,你救得了多少,6D就是從起點上一樣再救得多一個量的多少,始終它贏得不是沫jpeg,而是raw已經贏定了!
輸了高iso是事實,其他的地方小弟就不敢多説了!
請教了,,,,
是用抹的

但沒進步嗎??

不見得

進步有很多點的

把ISO開到12800以上

看看第三方軟體開RAW

比對一下就知道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