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CANON EF24-70 f4 IS L有無切換MACRO畫質比較

CANON EF24-70 f4 IS L 也拆光光
http://www.lensrentals.com/blog/2013/01/a-peak-inside-the-canon-24-70-f4-is
看來結構24-70II比較嚴謹一些! 24-70/4 IS比較精簡
24-70 II拆拆
================================

20130203新增內部結構釋義

今天弄了管EF24-70 f4 L IS來研究一下
黃色的MACRO端一旦啟動~
會把整個鏡片組往前推移~後鏡組推移約一個接寫環的距離

越放大~前變焦組越向內移~並且失光-1/3EV~-2EV
推到底放到最大(黃色建議對焦尺表區域內)-2EV

基本上結構+運作方法變焦鏡頭+接寫環(延伸管)運作方式是一模一樣
如果要放到最大~不縮光圈畫質都會很軟~f8比較建議

不嫌麻煩的買EF24-105+EF12就很夠用
不過70-200+EF12畫質會比EF24-105+EF12更讚

MACRO鏡就別拿來比了~那是不同層次的畫質
延伸管是給想省錢或者討輕便的用家最簡單的

以下為ISO640 f8 1/20所攝
[新增]CANON EF24-70 f4 IS L有無切換MACRO畫質比較
[新增]CANON EF24-70 f4 IS L有無切換MACRO畫質比較
100/%裁切~6D機身銳利4~

=========================================
20130204新增70mm端與切入MACRO畫質比較
70mm近拍畫質弱化很明顯~跟切入MACRO(延伸管機構開啓)是有感差異

參數:6D JPG直出/ISO160/F4/NATURE/sRGB/機身銳利設定3/E-TTL閃燈/MF/ IS關閉上腳架



2013-01-24 23:37 發佈
哇~~我最喜歡看這種脫光光的..阿..是拆光光的....

不過兩支都很貴..就看看就好
Canon5DII EF24-70F2.8 II,35MM F1.4,Sigma 85MM F1.4,EF70-200 F4 IS L
今天弄了管EF24-70 f4 L IS來研究一下
黃色的MACRO端一旦啟動~
會把整個鏡片組往前推移~後鏡組推移約一個接寫環的距離

越放大~前變焦組越向內移~並且失光-1/3EV~-1EV
推到底放到最大(黃色建議對焦尺表區域內)-1EV
基本上結構+運作方法變焦鏡頭+接寫環(延伸管)運作方式是一模一樣
如果要放到最大~不縮光圈畫質都會很軟~f8比較建議

不嫌麻煩的買EF24-105+EF12就很夠用
不過70-200+EF12畫質會比EF24-105+EF12更讚

MACRO鏡就別拿來比了~那是不同層次的畫質
延伸管是給想省錢或者討輕便的用家最簡單的

以下為ISO640 f8 1/20所攝


100/%裁切~6D機身銳利4~
70mm端與切入MACRO畫質比較
70mm近拍畫質弱化很明顯~跟切入MACRO(延伸管機構開啓)是有感差異
MACRO端明顯勝出!
參數:6D JPG直出/ISO160/F4/NATURE/sRGB/機身銳利設定3/E-TTL閃燈/MF/ IS關閉上腳架




angy2729 wrote:
CANON EF24...(恕刪)

angy2729 兄:

放大倍率=像/物~ 像距/物距
就個人所知道,接寫環設計本來是利用增加像距方式,所以是便於標準鏡頭以下才會較好放大倍率效果。

而這顆是在廣角端擁有最大放大倍率嗎?
所以這顆不能算是單純接環方式。

而微距鏡頭和一般鏡頭最佳畫值設定是不同,大部分都是會設定至少到1:10,當然如果是LEICA或ZEISS還是會以維持無限遠畫值作基準。
而就個人測試幾顆有微距功能變焦鏡頭,在稍遠距離畫值就會快速下降,所以這顆進入微距模式目前距離畫質變差也算是正常。

diffusionless wrote:
而這顆是在廣角端擁有最大放大倍率嗎?
所以這顆不能算是單純接環方式。

而微距鏡頭和一般鏡頭最佳畫值設定是不同,大部分都是會設定至少到1:10,當然如果是LEICA或ZEISS還是會以維持無限遠畫值作基準。
而就個人測試幾顆有微距功能變焦鏡頭,在稍遠距離畫值就會快速下降,所以這顆進入微距模式目前距離畫質變差也算是正常。...(恕刪)


EF24-70 f4 L IS設計只有兩個環~對焦環與變焦環
跟老舊手動的機械手動對焦鏡頭擁有第三個延伸管的轉動環設計是不一樣
70mm續往MACRO推入後~整個鏡片組往前推移
This isn't a new idea by any stretch of the imagination - it was pretty common on manual focus zooms in the 1980s.
這鏡頭放大倍率越大就跟變焦頭+延伸管放大作動方式一樣
變焦組往廣角推移+增加延伸管距離+適度修正對焦距離

原本的對焦距離尺表已經不適合拿來當參考
我擁有LEICA M 90mm f4
當裝入微距延伸管鏡頭會反轉180度~鏡頭下面印有精準的對焦尺表可以給MACRO參考

LEICA M 90mm f4與EF24-70 f4 L IS一樣
在相同放大倍率畫質相比
兩個設計都是一般對焦使用下的最近端畫質不如啟動延伸管

有點攝影知識的人都知道
一般鏡頭在最短對焦距離下都有著畫質嚴重下降的問題~這是因為相差色散等的修正是以正常使用的工作距離作優化
跟近代的電子對焦MACRO鏡頭設計的工作距離是不一樣導向

拿小號延伸管給標準變焦鏡頭用難免有失光降EV憂慮
可是可以將鏡頭轉到最佳畫質的中距離提升影像品質~
簡化的MACRO設計算是EF24-70 f4 L IS新意~價格沒有競爭力是另外一回事

另外~
這幾年CANON一直不太談自己鏡頭的浮動鏡片設計~
這攸關畫質提升的鏡片移動之謎~在所有數位化時代新鏡頭都彷彿消失了一樣~不再強調浮動鏡片設計

反而LEICA ZEISS等廠在手動機械鏡頭設計上大打這潮流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