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大問個問題..
變焦鏡 ( 變光圈 )
變焦鏡 ( 定光圈 )
如
100-400mm F4.5-5.6L 和 Sigma 100-300mm F4 同樣在 300mm F4.5 狀態下....Sigma 會勝出?
>變焦鏡 ( 定光圈 )
>如果一樣在 100mm F4 下 是否 定光圈鏡會勝出... 如果兩鏡在同焦段都在最大光圈是 F4.
其實canon的原廠定焦鏡並沒有100f4這種規格的鏡頭,所以不知樓主所問為何?
換一個問法:「以100mm的焦段,f4的情況下來比畫質」,我舉canon ef 100 macro和
canon ef 24-105 f4這兩顆鏡頭做例子,的確是100 macro的表現比較出色。
附上原廠的mtf圖(電腦模擬數據,僅供參考):

怎麼看mtf圖,附上「數位比較王」影友noty兄的大作:鏡頭之 MTF 圖與其代表的意思
**********************************************************
【座標軸】
垂直座標軸表示對比轉移率,完美的鏡頭能 100% 呈現實物的線條對比,
但世間沒有完美的鏡頭,故垂直軸的值從 0 到 1。
水平座標軸表示與底片中央點的距離,由於 135 相機的對角線長約 43.3mm,
故水平軸的值從 0 到 22mm 左右。
-------------------------
【黑線、藍線的意義】
圖中可見黑色與藍色的線:
△黑線:光圈全開,以這顆鏡頭而言就是 F1.4
△藍線:光圈 F8.0。
正常情況下,藍線的位置會比黑線高。
它們又可以再細分,由於意義相同,所以底下只說明黑線的部份。
黑線可以再分成黑粗線與黑細線:
△黑粗線:10 lp/mm 的對比轉移率
△黑細線:30 lp/mm 的對比轉移率
10 lp/mm(line pairs per mm)表示在 1mm 的範圍內填入 10 對與黑白相間的線條(故總共有 20 條線)。
正常情況下,粗線的位置會比細線高;因為填入的線條越多越密,鏡頭未必能清晰呈現每一條線。
再以黑粗線為例,又分成實線與虛線:
△實線表示測試目標為幅射狀的線條
△虛線表示測試目標為同心圓方向的線條
-------------------------
【怎麼看 MTF】
0. 如果是 1.5X 或 1.6X 的 D-SLR,片幅沒那麼大,水平座標軸看到 15mm 即可。
1. 相對應的黑線與藍線,通常藍線的位置比黑線高。
2. 通常黑粗線比黑細線的位置高,藍粗線比藍細線的位置高。
3. 實線與虛線的相對位置不一定,因鏡頭而異。
4. 粗線的位置越高,表示該鏡頭的對比越高。
5. 細線的位置越高,表示該鏡頭的解像力越高。
6. 肉眼對於對比的強烈程度較敏感,有時候會覺得對比明顯者比較銳利,
但事實上那些鏡頭的解像力不一定比較高。
7. 相對應的黑線(光圈全開)與藍線(F8.0)越接近,表示該鏡頭的素質越好。
8. 一般而言,粗線在 0.8 以上有優異的畫質、0.6 以上可接受、0.6 以下算糟糕。
9. 實線與虛線越接近,其散景較自然、好看,而不會呈撕裂狀。
10. 通常長焦鏡的 MTF 比廣角鏡的 MTF 要漂亮很多。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