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朋友的婚禮都是利用DV進行連續性的拍攝動作
這次新入手了Canon 400D Kit組
拍攝後的照片,說真的跟預期的結果落差很大
應該是對相機的認識太少
缺點一:之前拍攝的照片,大家都是擺定姿勢後,在進行拍攝
而婚禮卻是一直在進行的,所以拍攝出來的照片大多有殘影
缺點二:小弟拍攝都習慣使用M,接著開內閃,所以會有回電時間
所以有些照片並無法連續
缺點三:殘影可能是本身手會晃動,所以,照片的殘影發生次數過多
如果改進缺點:使用M模式的時候,內閃不開,即可進行連續拍攝
這是我這次比較有收穫的地方
持相機的手應該要更穩 = = 啞鈴 我來了 XDDDDDDDD
因為照片拍的有點遜,所以就不放上來了
請問各位大大,可以就我上面所說到的缺點給點建議嗎???
萬分感謝~
For indoor wedding photography..
ISO 800 ,1/40~60, f2.8 would fit 85% situiation. (depend on available light)
....
So you have to buy 17-55/2.8 or 16-35/2.8 ....



文山小藍謅記: http://thomas-lan.blogspot.com 癲癇進修劄記: http://nyepilepsy.blogspot.com
焦平面很容易跑掉,所以有時得縮光圈求景深,但光圈一縮到4或5.6,
即使ISO開到800,有時也只剩1/30的快門,甚至更低。
於是只好用M模式,快門設1/60,光圈F4或5.6,ISO-400,
然後曝光不足的部份,通通交給外閃的ETTL,出力+1打跳燈。
殘影的照片,大部份都是低速快門1/30以下造成的,所以儘量用
M模式把快門設在1/60或1/80以上,用回電較快的外閃,來補現場光。
也就是說,外閃外閃亮晶晶,滿場都是小星星,補外閃吧。
其實有些時候,如敬酒時,新人家屬一字排開圍著圓桌,
此時新人家屬們並不在同一焦平面上,若使用F2.8光圈,
常常會只有中間的新人清楚,左右兩端的長輩是糊的,
這時還是得縮光圈到4或5.6,同樣的曝光不足部份,
用外閃打跳燈來補。
也是400D新手,只拍過兩、三場的小小經驗談。
http://www.flickr.com/photos/kaoht99/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