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幾支鏡頭的比較

小弟的機身是600D,目前搭配的是Canon 18~55,最近有了點預算想換鏡頭,爬了文把目標鎖定在
Sigma 17-70mm F2.8-4 DC Macro OS
Sigma DC 18-200mm F3.5-6.3 II OS HSM
Canon EF-S 18-200mm F3.5-5.6 IS
想從這三支鏡頭擇一,
這三支的焦段小弟都可以接受,比較在意的是畫質,
爬文很多人說S 17~70銳利度不錯又有微距功能,是支CP直很高的好鏡;
至於S 18~200 ii多了片媲美螢石的FLD鏡片,畫質似乎提升不少,但比較少人發表開箱或使用心得;
而C 18~200則貴了點,跟剛推出不久的S 18~200 ii相比不知道哪支比較優。

雖然應該很少人同時擁有或使用過這三支鏡頭,但還是想請版上的前輩給些意見~
2012-09-09 1:44 發佈

LEECN wrote:
小弟的機身是600D...(恕刪)


LEECN wrote:
這三支的焦段小弟都可以接受,比較在意的是畫質,

SIGNA 17-70
旅遊鏡要縮到一個層度 才開始利!
LEECN wrote:
小弟的機身是600D...(恕刪)



如果是畫質的話,與其考慮17-70 這顆,不如用SIGMA 17-50 OS這顆


解像力高的F2.8恆定光圈配合防手震,雖然犧牲的20mm,但無論iso或快門都能獲得更多支援


F2.8大光圈的好處在使用上可以比旅遊鏡更能凝結動作..尤其小朋友或動物!!!
雖說提高ISO也可以提高快門,但能承受高ISO的機種又有幾台...加上F2.8的散景!!!


鏡頭這種東西在平日看沒啥差別,但環境越嚴苛越看的出價值阿!!


餐廳、室內房間、傍晚、展館、晚上的會場、樹陰底下或陰天。
旅遊不是完全都在太陽下..這是我旅遊常遇到的..對的到焦嗎?ISO是不是爆了!?

-------------------------

但是如果是考慮一鏡到底的話..那又是不同的類型了...



sigma 17-50 f2.8 os ex 真的是支好鏡!!雖然貴17-70一些些!!但值得
我也是17-70用過之後 跳到17-50的!數據雖然沒差異太大,但照片還差蠻大的..




NIKON D7000 + SIGMA 17-50 F2.8 OS 手持夜拍,提供參考一下....










另外

sigma 17-50 f2.8 os EX 蓋大樓



請服用!!



PS.旅遊鏡有人說拍到比沒拍到好!!但我還是認為還是畫質與便利的平衡才是上策!!如17-55
小弟我拿單眼是為了追求更高的照片質感與感覺,不然我拿台高倍數的DC不就好了..還便宜很多!!!!
【大圖請至凍先生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icemr/
當初就是看到S 17~50 F2.8裡頭也有兩片FLD鏡片,想說是不是因為這樣畫質才比較銳利清晰,所以才覺得S 18~200 ii在同樣的焦段下(18~70)畫質應該不會輸S 17~70,個人想法,如有錯誤還請指教
LEECN wrote:
當初就是看到S 17...(恕刪)



雖然同採用同類組鏡片,但因焦段倍率演算關係,
導致旅遊鏡與標準鏡不會只有差異在光圈與對焦。



至於這2支鏡頭比..都有相同光圈的比較圖。
(請搜尋至各鏡頭網站參閱)




詳細情況還請後面專業的大大補充。




PS.我還真希望N家出個17-50端有跟鏡皇水準的旅遊鏡..
光圈小一點..貴一點...都沒關係..只要畫質有達到水準!加上防手震!!
【大圖請至凍先生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icemr/
凍先生 wrote:
F2.8大光圈的好處在使用上可以比旅遊鏡更能凝結動作..尤其小朋友或動物!!!
雖說提高ISO也可以提高快門,但能承受高ISO的機種又有幾台...加上F2.8的散景!!!

同感。我也有買這顆,原因也是基於此。F2.8跟F.4就是有差,特別是光線不足的情況下,
不太需要擔心拉高iso後,導致雜點變多的問題,因為有時iso800或1600就夠用了,很少上3200這個很有挑戰性的iso等級,尤其是室內聚會更可以感受到它不用拉高太多iso時所產生的價值。而且誠如凍先生所說的,市面上的相機,能承受高ISO的機種又有幾台?如果玩數單不玩恆定光圈2.8,那還真的可惜了,因為只有使用這類鏡頭,才能能深深感受到數位單眼跟小DC的差異到底在哪裡,之前有幾次跟朋友出去玩,地點都是光線很暗的場地,之前拿比較次一等級的幫他們拍,都被笑比手機拍的還遭糕(好吧,我承認我技術不好)。結果後來我換sigma 17-50/f2.8去拍,竟然被說,耶~~~你拍照進步了耶,任憑我怎麼解釋,說是因為這顆鏡頭比較好,之前拿的那些鏡頭比較爛一點,但他們都不相信

一般鏡頭通常最大光圈不是可用光圈,而且焦距一拉長,光圈就得被迫縮小,拍照時的質感勢必會被拉低。
但恆定光圈2.8多半就是可用光圈,遇到許多光線不夠的場面,都不用怕變焦帶來的光線不足導致畫面品質下降的問題,拉長拉遠畫質都差不多,低光環境下拍起照來,完全可以很放心的交給它。更何況加了FLD人工螢石鏡片,也是用來抗高iso高雜點,還有"黑面蔡(臉色暗沈)"的利器,白天拍時,s17-70跟s17-50其實感受不太出差異,但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用來拍人時就有差了。人工螢石不是放好玩的啦,這也是我買這顆鏡頭最大的原因之一。

至於S18-200ii,一般來講,雖然FLD可以抑制黑面蔡,但我個人推測若光圈3.5-6.3恐怕效果不會那麼明顯。
只是可以讓望遠端減少紫邊及色散或畫面過軟的問題吧。大概是因為口徑做的比較小,望遠端光圈只有6.3,但因為加了1片FLD,可以有效抑差色散的問題。包含重量夠輕等優點加加減減後,性價比應該還算滿高的。

這個網頁可以參考一下。 Sigma 18~200mm F3.5-6.3 II DC OS HSM

這張是200端拍的,色散抑制及畫質提升還挺不賴的耶,感覺上至少比S18-250好多了。
18-250的250端真的是個悲劇XD。

等等會去相機行試鏡頭,請問有需要注意什麼細節嗎? 移焦之類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