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全幅機跟APS-C有所謂的焦距轉換率,再加上焦距對於散景有特定的效果,所以說下面那一個是正確的?
1.散景效果是跟鏡頭性能有關,APS-C機身只是較小的CCD,單存的裁切,所以並不會強化散景效果.
2.焦距轉換率故名思義,就是會改變實際拍攝的焦距,因此APS-C機身會直接強化散景的效果.
同樣的鏡頭(定焦鏡或是變焦鏡轉到同一個焦段)+同一檔光圈
接到FF或APS-C片幅拍出來的景深相同
只是沒有裁切 或是有裁切的影像
用不能換鏡頭的數位相機
變焦拉到望遠端也可以拍出較淺的景深
而且是跟同樣焦段的單眼相機鏡頭相同的
只是因為片幅小而裁切出來的影像視野太窄
而把相機拿遠點拍就會變成比較深的景深了
而散景的模糊效果
在小弟認知中
會受到光圈葉片的形狀和鏡頭的構造而異
所以就算是同一個焦段的鏡頭
不同廠牌的光學設計
景深範圍外會有不同的的散景模糊效果
有錯誤請指正
APS-C拍出來的景深和FF相同 就差在裁切
會說APS-C景深較深的原因是...在相同的焦段下
測試者為了取得相同構圖 APS-C需要向後退來取得和FF相同構圖
導致因為對焦距離變遠 景深就變深 (被攝物離相機越近 景深越淺)
所以才會有APS-C比FF景深還要深的錯覺
但這時就會有人說 那我FF用35mm F1.4...
APS-C用24mm F1.4(換算"構圖"焦段是38.4mm)來比較
這種測試就已經是錯誤的概念
因為焦段不同 造成的景深本來就不同
鏡頭的焦段越廣 景深較深(看鏡頭上的景深尺就會了解)
所以 如果要測試景深效果 就是要完全相同的條件下測試
(相同光圈 相同焦段 相同對焦距離)
測出來就會發現景深都是一樣的
相信會有人說沒圖沒真相
所以我就拿起身邊的相機拍照
一台APS-C 一台FF
以下兩張照片是比較圖 其中FF的照片已經經過APS-C相同構圖裁切
對焦點皆為Alt鍵上 拍攝時已經上腳架 (鍵盤有點髒 請見諒)


各位看官覺得哪一張是FF拍的 哪一張是APS-C拍的呢??
其實第一張是使用5D2+40mm F2.8拍攝 在經過裁切而成
第二張是使用500D+40mm F2.8拍攝 無裁切
是否覺得景深是相同的呢?
我再把5D2的無裁切照片放上來

以及500D無裁切照片

由此可證,相同的焦段使用在FF與APS-C上時
在光圈與對焦距離相同的狀況下,景深是完全相同的。
Joken-J wrote:
由此可證,相同的焦段使用在FF與APS-C上時
在光圈與對焦距離相同的狀況下,景深是完全相同的。...(恕刪)
實驗結果似乎有誤
關鍵在於忽略了......模糊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