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關於650D人氣與買氣?

650D從6/8發表,台灣6/19正式銷售以來,我一直持續觀察Mobile01上的討論及購買人氣,另外,從拍賣網站上觀察億華及東明,做了約略統計。
感覺上,650D的人氣明顯勝過上月發表,本月初上市的D3200,但似乎並沒有反映在買氣上,因為說自己已買了的人,或開箱文並不多。

由此,我有了一連串的發想,PO上版來與各位大大閒聊。

為了方便討論,我把單眼相機用戶分為:
A型用戶:初階入門
B型用戶:中階攝影愛好
C型用戶:高階神手
(先聲明,如此劃分只是為了方便討論,各位大大不要砲我說,會買初階機的人就一定只是入門新手,或誰說有了高階旗艦就是神手!)


首先,我可能誤以為一台好的相機,就像一台好的手機,甫上市就會引起搶購,因為手機是絕大部分人每天要使用的工具,但相機不是,而且買相機的理智似乎遠大於買手機的理智,比較不衝動,可能是覺得對手機的瞭解大於對相機的瞭解!所以相機是不會有搶購這回事,一切都是我的白癡!


相機銷售熱潮的時間點還沒到,據說暑假旅遊潮,才是相機熱銷的時候,尤其七月初還有一個大型消費展,所以根本是時間未到,大家都在等暑假有無便宜可檢?


有經驗的用戶還在觀察有沒有機瘟發生
現在3C用戶越來越精明,3C產品發生機瘟的事情時有所聞,就像前陣子的One X及這幾天的S3,每個人都不想當第一批白老鼠!影響了目前銷量?


Canon端出的牛肉不夠吸引人(或說無法讓A型用戶接受瞭解):
這次650D重要進化有三:
1.九點全十字,中央雙十字的對焦系統。
2.可翻轉電容觸控銀幕。
3.較前代強化的錄影功能。
說實在的,九點全十字,中央雙十字從中階下放的對焦系統,A型用戶可能可以完全理解的層面並不多,但從各家入門級DSLR比較上,規格確實是好看,所以可以吸引部分有做功課A型用戶及部分APS-C老舊機身的B型用戶。(對C型用戶而言,這套對焦系統應該是雞肋。)
可翻轉電容觸控銀幕,較前代強化的錄影功能,對A型用戶應該就是比較能夠直接理解的優點,但這兩個優點卻不太搞的過Mirrorless,如果主要購買目的放在觸控銀幕及錄影的A型用戶,他會買DSLR or Mirrorless(主要在對焦速度),實在蠻存疑的。所以,購買相機用戶,真的先想想自己的用途及主要攝影方法,才來決定相機購買方向。
650D這種入門級DSLR主要客層應該是A型用戶及部分B型用戶,Canon很明顯看的出想從Mirrorless客層裡挽回流失的DSLR客源,但是真的做的到嗎?值得觀察!


Kit組的策略不夠吸引人:
像我已經決定要買650D,(其實已經買了,可是又退掉,原因如下。),因為是650D+18-135mm IS STM目前牌價是38900,比起機身鏡頭分開買,少了3000多元,這3000多可以讓我再一顆canon 50mm f1.8綽綽有餘。
會買單機身及18-55mmKit組的人大有人在,但是誰會買18-55mm+55-250mm的雙鏡組呀!那還不如買一顆旅遊鏡!
B型用戶及C型用戶,出門帶了數顆鏡頭,這是非常有可能的,但A型用戶有可能嗎?摸熟機器加拍照都來不及,哪有時間換鏡頭?更因為這次650D針對STM鏡頭優化,再加上買另外兩種Kit組都無明顯價差,所以預備購買者都像我一樣在等七月650D+18–135mm IS STM開賣,影響了目前銷量?


其實這篇PO文也有分析我自己在買相機時的一些心裡想法,所以我想問問:

如果你會買:
1.現在就會買。
2.7月才會買。
3.上市半年後才買。
4.上市一年後才會買。
5.下一世代產品上市才會買。

如果你不會買:
可不可以說說其他相機的優點?
2012-06-28 16:03 發佈
mindthink wrote:
650D從6/8發表...(恕刪)


我現在是NIKON D7000用家
不過也在觀望,想買650D

主要是翻轉觸控螢幕跟人像膚色我比較有興趣

18-135 STM 跟40MM/2.8
我看我朋友用18-135拍出來的,實在質感普普(如果新鏡只差在STM的話,我實在沒興趣)
40/2.8,光圈不夠大

拍人像我會選50/1.8
我應該算是B型用戶:中階攝影愛好
我不買的原因 很簡單啊!
等70D及7D2啊!
也順便等N家的D600!
650D 看"吉姆林"的測試報告
實在沒讓我有入手的慾望!
就只是入門機 看不出有何可口的牛肉?
反而"吉姆林"大大作的S家A77測試報告
到有讓我想入手的慾望!
買東西需要一個衝動
有人要跟我一起衝嗎
買二台看有沒有算便宜
我就在台北相機街附近上班..

mindthink wrote:
650D從6/8發表...(恕刪)

為何不是雞肉或豬肉
而是牛肉

mindthink wrote:
650D從6/8發表...(恕刪)


只覺得D3200跟650D開箱的真的不多,相較以前,

不知道是買的人不多還是大家越來越不願意PO開箱
LEICAQT & XT-10 & X70
剛準備踏入單眼坑的我剛好遇到了650D的發表

原本也是在等前輩們的開箱及測試

不過開賣到現在以來觀望著01 好像好評不是特別多

這倒是讓小弟有點怯步了

是不是一開始對650期望太高了呢?
會買650D跟D3200的 大多是入門者

大多是從消費型DC跳過來

因為對單眼不熟 當然會謹慎購買

不像5D3都是第一時間就上了

而且買了也不見得會發開箱文

因為自己對機器都不熟 不懂重點在哪
衝動的人還是有,只是大部分的人不管是你所列的哪個層級,都進化了也變聰明啦! 總會再觀望一陣子才會作最後的決定,何況 C 家的一些莫名其妙的狀況確是比其他家多。
我算B型
我最後的選擇是60D
實用的雙轉盤跟機頂螢幕

650D
1.九點全十字,中央雙十字的對焦系統。
其實我用60D幾乎都只用中央點
先對焦後構圖

2.可翻轉電容觸控銀幕。
外拍天氣好的時候
連畫面都看不到了
觸控?
有機頂螢幕
很少在看LCD
頂多看一下拍的怎麼樣
而且LCD是續航力的殺手

3.較前代強化的錄影功能。
對我來說這只是附加的功能
要錄影 還是去找$ony那些電子大廠的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我來說650D比較有吸引力的是

1.HDR
2.多重拍攝消除雜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IGIC 5
有人說用新晶片
ISO表現會更好
實測結果...
我直接引用一下
吉姆林 wrote:
尷尬的事情發生了...在「NR標準」時,ISO 100-3200的表現居然都是600D勝過650D,大概贏過半級至一級之間,不是說DIGIC 5的雜訊抑制比較強嗎?怎麼會這樣...看來對岸的測試結果確實無誤,真是料想不到啊。有關多重降噪的功能我從ISO 800才開始使用,各位可以留意650D在「NR標準」與「多重拍攝消除雜訊」之間的差異,前者在毛球的細節明顯比較多,但接著往下看時差異就不會那麼大了,畢竟細節都被抹光了,剩下只需要求純淨度就夠了。最後還是要分享一下自己對650D高ISO可用度的看法,大概ISO 1600為工作值、ISO 3200為堪用值,若啟用「多重拍攝消除雜訊」的話,可接受到ISO 6400。

跟我對近年相機發展的理解是差不多的...
畫素越來越高 (N家)
但是又要推高ISO
只好越抹越大 (這幾年根本就是在比誰會抹)

降躁方面 可能是有進步的
但是又因為增加畫素
結果跟前代一比
看不出明顯差異...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